中考专题——天宫课堂考点解读中考专题 课件(28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题——天宫课堂考点解读中考专题 课件(28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1 15:00:4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天宫课堂中考专题
教学目标
一、浮力消失实验
现象:
在地面上,乒乓球放在水面,会浮在水面。但当王亚平在太空中,将乒乓球送入水中,球却静止在水中
教学目标
一、浮力消失实验
原理: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在太空中,重力消失了,自然浮力也就没有了。太空中的物体不受到重力,因此物体也不受浮力,只能静止在水中。不光是乒乓球,如果你在太空中,将一个铁球放在水面,它也不会沉下去。重力和浮力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
一、浮力消失实验
1.如图所示,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时隔8年再次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富光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乒乓球不受浮力
B.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
C.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沉入水中
B
教学目标
二、水膜张力
现象:
王亚平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膜。随后,她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小纸花,纸花在水膜上缓缓绽放,水膜却依然完好。当王亚平不断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长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
教学目标
二、水膜张力
在地球上,水的表面张力受到重力的干扰。一旦膜大了,水的重力会把这张膜‘撕破’,这就是用同样的方法不能在地面上形成稳定的大的水膜的原因。但是在太空中,水珠没有了重力的干扰,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块完整的膜。而由于表面能与表面积成正比,为保持稳定,液体趋向于球体,这就是水膜不断注水,渐渐形成水球的原因。
原理:
教学目标
二、水膜张力
1.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成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她女儿做的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引力
教学目标
三、水球光学实验
现象:
水膜经由注水变成大水球后,上面映出王亚平倒立着的人像。当她往水球中注入空气,水球上形成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注入空气部分映出的脸是正的,而空气周围充满水的部分,脸仍然是倒立的。
教学目标
由于水中光的折射率小于空气中光的折射率,所以水球可以看作一个凸透镜能会聚光线。王亚平站在远处,我们眼睛看到的是她倒立缩小的像。往水球中注入空气,空气球部分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原理:
三、水球光学实验
教学目标
1. 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开讲。下图为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叶光富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小明看了之后认为,这可能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的折射角度不一样造成的。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小明的认为”属于(  )
B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分析论证 D.合作与交流
三、水球光学实验
教学目标
2. 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外侧部分形成的
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
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
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三、水球光学实验
教学目标
四、泡腾片实验
现象:
在这项实验中,当学生们在地球上将泡腾片放进水杯,容器底部产生细密的小气泡,不断浮上水面。但当王亚平往水球里塞入半片泡腾片,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离开水球,而是一直附着在容器内部。
教学目标
在地面上,水的自重而产生的压强在气泡周围不均匀,总体上,下侧压强比上侧压强大,净力为向上的浮力,浮力大于气体自重,气泡上浮。在微重力的空间站中,压强差不明显,浮力无法体现。此时水的表面张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气泡被表面张力约束,不会逸出到水球外。
原理:
四、泡腾片实验
教学目标
1.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们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王亚平在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接着做了泡腾片实验。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天宫课堂”中水滴呈球形 B.水球不易被压缩
C.航天员闻到泡腾片的香味 D.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走动”
C
四、泡腾片实验
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 。
分子在永不停息
的运动
教学目标
五、冰雪实验
现象:
在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为“热球”。
教学目标
五、冰雪实验
原理:
温度变化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上升,溶解度上升,下降后溶解度降低,多余的溶解质量会以固体(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来。
教学目标
1.如图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触碰乙酸钠溶液球后,液体球迅速“结冰”,成为一个白色固体小球,这个过程( )
A.叫做凝固 B.叫做凝华
C.吸收热量 D.可以制冷
A
五、冰雪实验
教学目标
六、液桥实验
现象:
叶光富将水分别挤在两块液桥板上,水球状似倒扣着的碗。液桥板合拢,两个水球 “碗底”挨“碗底”;液桥板分开,一座中间细、两头粗的 “桥”将两块板相连;王亚平再将液桥板拉远,液桥变得更细、更长,仍然没有断开。
教学目标
六、液桥实验
原理:
在太空,可用液体搭一座桥。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更加凸显,“天宫课堂”的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
教学目标
1.如图所示,“天宫课堂”的第二课,在“液桥”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变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则液桥的长度会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______的影响。
引力
六、液桥实验
变短
重力
教学目标
七、水油分离实验
现象:
王亚平用力摇晃一个装有水和油的瓶子,让水油充分混合,瓶中一片黄色。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瓶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油滴仍然均匀分布在水中。后来又甩动瓶子,水油明显分离,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教学目标
七、水油分离实验
原理:
水和油之所以“难舍难分”、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失重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在地面上,水和油是分层的,总是水在下面,油在上面。但是在空问站中,由于几乎没有重力影响,密度大的不再下沉,密度小的也不再上浮,水和油泥在一起,看不出二者的界限。通过旋转,可以实现水和油的分层,分离是由于水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较大,可以理解为离心作用使得浮力重新出现了。
教学目标
1.地面课堂的同学将瓶中的水和油插匀后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水和油逐渐分层,油在上层是由于油的密度较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分层过程中瓶内油的重力势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七、水油实验
减小
教学目标
八、冰墩墩抛物实验
现象:
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 “冰墩墩”摆件,一向憨态可掬的“墩墩”姿态格外轻盈,接连几个 “空翻”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了叶光富手中。
教学目标
八、冰墩墩抛物实验
原理:
太空拋物实验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达的现象。在太空,由于在空间站舱内,物体几乎不受重力作用,不论往哪个方向拋,几乎都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物体只受到微弱的空气阻力作用,速度方向和大小的变化都很微小。
教学目标
1. 2022年3月28日,北京四中的同学们非常高兴,同学们收到了航天员王亚平来自太空的回信和祝福。恰在几天前,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中,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太空抛物实验”,她将冰墩墩抛出后,冰墩墩飞向对面的叶光富老师。如图所示,虚线OA、OB、OC分别表示三条运动轨迹。其中能正确反映冰墩墩运动轨迹的是______(选填“OA”、“OB”或“OC”)。
OB
八、冰墩墩抛物实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