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2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27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1 14: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蜀 西魏 北周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东周

秦汉时期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1分钟)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重点)
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自学指导(7分钟)
隋朝建立、统一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隋朝统一的意义?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影响?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科举制度的作用?
隋朝灭亡的标志?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北 周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将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凝结在一个政权之下。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措施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人口164万,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控制了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隋炀帝
604年—618年在位
开凿了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有如此功绩的隋炀帝,为什么在千百年来,都是作为暴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口诛笔伐?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的
时间
开凿者
中心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
隋炀帝
洛阳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涿郡(今北京)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江都
洛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三点
四段
五河
大运河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作用
大大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积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征发了大量民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开通大运河
申遗成功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2、经济繁荣,具备了经济实力;
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张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李有才的简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角色扮演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初步创立
正式确立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科举制度的影响/意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605年-606年 营建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修筑长城和驰道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
——《贞观政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②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隋末农民起义:
爆发地点:
发展状况:
斗争结果:
山东
席卷全国,形成了许多反隋队伍使隋朝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学完隋朝的基本史实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王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是?
秦朝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成由节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堂练习(5分钟)
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B
课堂练习(5分钟)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此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一统
C.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D.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课堂练习(5分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由此可见从魏晋南北朝到隋朝选官的标准( )
A.主要看重门第
B.主要看重资历
C.由看中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看重学识才能
D.由看中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看重家世门第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