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如图,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 D.丙带负电
2、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
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电荷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3、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
4、用梳子梳头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不相同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B.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粘”着一层灰尘
C.两个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
5、电脑显示屏容易吸附灰尘,是否因为带有静电呢?小科用一个带负电的泡沫塑料球靠近显示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可见,显示屏(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
6、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C.校园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 D.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7、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食用油 B.氯化钠注射液
C.玻璃杯 D. 塑料尺
8、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的物理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
A.光年 B.秒 C.千米每小时 D.摄氏度
10、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B.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C.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变红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如图,摩擦过的气球因带了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排斥,说明气球带________ 电(选填“正”或“负”)。
2、如图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实验,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相互吸引的是图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______(选填“强”或“弱”),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赣南脐橙甲天下,寻乌脐橙甲赣南,寻乌脐橙以肉质脆嫩、浓甜芳香闻名。剥橙子时,我们能闻到浓浓的橙香,这属于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
4、有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A、B、C,已知A带正电,A与C互相吸引,B与C互相排斥,则B球带______电,C球带______电。
5、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______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______电(填“正”、“负”)。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
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
(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_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
(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水柱长度L1/cm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液柱减小的长度△L/cm 酒精质量的含量β/%
1 76.2 98.1 1.9 20
2 96.8 3.2 40
3 44.0 96.4 3.6
4 35.0 97.4 60
5 16.7 98.4 1.6 80
①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___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____cm.(酒精密度0.8g/cm3)
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
(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 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
3、分子的直径太小了,物理学家就想到一种测量分子直径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即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小宇同学把煤油装在滴定管里,记录到煤油滴了400滴时,管内煤油减少了0.4cm3, 其中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是3m2,试粗略估算煤油分子的直径.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图知,当甲靠近乙小球时,相互吸引,因为带电物体还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乙靠近丙时,发现排斥,说明乙和丙一定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乙是带正电的,丙也带正电。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故A正确;
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自由电荷包括正负离子、自由电子,故B错误;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C错误;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家庭装修用的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这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家里的电风扇的扇叶和空气摩擦,扇叶和空气带有异种电荷,扇叶带电后具有吸引轻小灰尘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分子引力作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是摩擦起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泡沫塑料球带负电,若显示屏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小球与屏幕之间会产生引力,小球也会被吸引,如题图所示;若显示屏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则泡沫球对屏幕会产生引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同的,泡沫球也会被屏幕吸引,即显示屏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A.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
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由于樟脑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B不符合题意;
C.校园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C不符合题意;
D.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灰尘肉眼可见不是分子,灰尘飞舞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食用油不容易导电,食用油是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注射液是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
C.玻璃杯不容易导电,玻璃杯是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塑料尺是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AD.原子由处于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故A正确,D错误;
BC.原子核及电子是原子的构成部分,且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C错误。
故选A。
9、A
【详解】
A.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属于长度单位,故A符合题意;
B.秒是时间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千米每小时是速度的常用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A.打开香水瓶盖后,屋里充满了香味,这是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说明卫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 电 负
【解析】
【详解】
[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过的气球会吸引细细的水流,说明摩擦使气球带上了电荷。
[2]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气球带负电。
2、 丙 强 得到
【解析】
【详解】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相互吸引的是图丙。
[2][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
3、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1][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剥橙子时,我们能闻到浓浓的橙香,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负 负
【解析】
【详解】
[1][2]A、B、C都是带电的,A与C互相吸引,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AC带的是不相同的电荷,A带正电,所以C带负电;B与C互相排斥,BC都带相同的电荷,则B、C都带负电。
5、 负 正
【解析】
【详解】
[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细线将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由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塑料吸管和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吸管带负电,若相互排斥,则吸管带正电。
三、计算题
1、 C 55.0 50 2.6 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详解】
(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选C;(2)①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第2次实验水面水面的刻度55.0cm.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柱的质量m水=ρ水V水=ρ水SL1,酒精柱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ρ酒精SL2,则酒精质量的含量:β=×100% =×100%=×100%,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水柱长度L1=44.0cm,酒精柱的长度L2=100cm 44.0cm=56.0cm,代入上式可解得:β≈50%.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L=100cm 97.4cm=2.6cm.②将表中的数据(1.9,20)、(3.2,40)、(3.6,50)、(2.6,60)、(1.6,80)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点睛(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2)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水柱和酒精柱的质量,利用β=×100%求出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用100cm减去混合后液柱的长度即为液柱减小的长度△L;②将表中的数据分别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得出△L-β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变化规律.
2、 (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 (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
【解析】
【详解】
解答: (1)热转印技术又叫热升华技术,热转印技术是在高温下使固态的油墨受热升华,变成蒸气,这样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2)升华是吸热过程,所以工艺过程中要对油墨加热,使油墨升华进入物体表面.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
3、3.3×10﹣10m
【解析】
【分析】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原理是:测出一滴油的体积V,把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直径,求出油膜的面积S,分子直径为.
【详解】
油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层,油膜的厚度等于分子直径,只要测算出一滴油的体积V和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就可以估测出分子直径的大小,这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分子直径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