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导入新课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你知道什么是“四个全面”吗?近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了解这一辉煌的历史。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梦,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重点)
2.知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难点)
3.掌握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难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国梦宏伟蓝图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
1
2
新发展理念
3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4
开启新征程
5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首次提出:
(2)深刻阐述: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
2.概况:
(1)提出时间:
2012年11月
(2)提出者:
习近平
(3)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4)基本内涵:
①国家富强(前提)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
②民族振兴(核心)
“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所以说,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梦。
③人民幸福(根本)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
(5)实现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6)实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求富梦”
“维新梦”
“共和梦”
“科学梦”
这些道路行不通!
“独立梦”
“富强梦”
“复兴梦”
原因:走中国道路符合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历史证明只有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3.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
(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十九大将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2035-2050,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提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内容: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2)全面深化改革(动力)
①提出: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总目标:
③全面部署: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脱贫致富
棚户区改造
安居工程
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全面依法治国(保障)
①提出:
②总目标: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从严治党(关键)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3.意义:
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内容:
绿色
共享
开放
协调
创新
3.目标: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发展动力问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创新
突破诸多技术难关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营
发展不平衡问题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协调
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
内外联动问题
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
公平正义问题
增进人民福祉
共享
高铁
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
网购
4.意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高速增长
2010-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0-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3)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月7日发布的数据,中国2019年在《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提交了近5.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位居世界第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交了4411件专利申请,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在短短20年间增长了200倍。
—— 整理自“参考消息网”2020年4月9日报道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4)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连环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
2016年1月16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成立。在自贸区内,对外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和便利。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的重要支点。
2013-2019年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意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五、开启新征程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1.成就: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
2.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3.奋斗经验: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至上
③坚持理论创新 ④坚持独立自主
⑤坚持中国道路 ⑥坚持胸怀天下
⑦坚持开拓创新 ⑧坚持敢于斗争
⑨坚持统一战线 ⑩坚持自我革命
系统完整 相互贯通
揭 示
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
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
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课堂小结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宏伟蓝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发展理念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开启新征程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课堂练习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 )
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四项基本原则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C
B
3.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对外开放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先后有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内的50多名省部级以上高官,因贪污受贿等原因落网,这充分体现了(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C
5.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
A.对外开放政策 B.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C.新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