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1 16: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一、单选题
1.2021年10月22日至26日举行了第2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丰富多样的“太空蔬果”。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改变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
A.果实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太空蔬果”的口感发生了改变
C.太空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太空蔬果”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2.人类很懂得运用植物的生殖来繁殖植物,请问下列哪一项繁殖方法最容易产生变异,所以可以用来改良品种 ( )
A.播种水稻收获种子 B.蜜桃的嫁接 C.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D.椒草用叶繁殖
3.根据遗传变异的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果实大的花生品种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出现果实小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B.兄妹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射线导致小白鼠细胞的基因改变,此改变的基因会遗传给后代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但其基因与正常人相同
4.水稻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下列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稻”细胞内同样有12对染色体,24个DNA分子
B.在育种过程中进行了人工选择育种
C.培育“海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普通甜椒培育成“太空椒”与此培育方法相同
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B.性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C.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D.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6.生豆芽菜时一定要遮光,这样长出的豆芽为黄白色,生豆芽时长时间光照,豆芽就会变成绿色。根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豆芽在光照前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豆芽叶片呈现绿色由环境决定
7.下列关于实验与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时,每次取完棋子后,不可以将棋子放回
B.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要随机选择3粒花生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可以计算两个品种的种子长度的平均值来比较
D.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时,“捕食者”可以刻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8.下列实例中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太空育种 B.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C.培养抗虫棉 D.试管婴儿
9.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遗传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②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③遗传只能在某些生物种类中出现 ④变异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现象
⑤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B.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会患隐性遗传病
C.男性和女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一定不同
D.辐射导致小鼠耳细胞的基因突变,此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
11.日常谚语或诗句当中往往蕴藏着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
B.一山不容二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C.花的结构中具有生殖细胞的结构为花药和胚珠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2.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
A.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的高产奶牛
B.一对毛色正常的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
C.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的
D.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从中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
13.有利变异是指(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
14.以下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普通的甜椒诱变成太空椒
B.家兔体色有纯白色黑色等
C.肤色正常的人皮肤被晒黑
D.杂交培育出矮杆高产水稻
15.下列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白兔妈妈生下了黑兔幼崽 B.受射线照射的高产太空椒
C.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D.转基因超级鼠
16.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普通冬小麦,其体细胞中含42条染色体,因其耐寒且果实中富含淀粉,而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培育过程中使用的是杂交育种方法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普通冬小麦染色体数目增多属于可遗传变异
D.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二、综合题
17.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病种多、发病率高。日前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问题:
(1)从遗传变异角度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此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________(“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从理论上讲,第一代的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第Ⅲ1和Ⅲ2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危害,危害是________。
18.学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后,王小乐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出一张遗传图谱,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的长相与父母都有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2)据图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从下列婚配组合及结果选填一项)。
A.爷爷×奶奶→爸爸 B.外公×外婆→妈妈 C.爸爸×妈妈→王小乐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若控制它的基因用A、a表示,则爷爷和小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4)小乐的爸爸妈妈正准备要二胎,他们生下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______;他们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19.在第十二届海交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春上米首次出现,吸引了很多参观者。这种大米是由日本绢光米与台湾本土大米杂交而成的。春上米与其他大米相比,具有黏度强、米粒白和气味香等特点。
(1)大米黏度的强与弱是______性状的_______表现形式,此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人们能够用台湾本土大米与日本绢光米杂交来培育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的______多样性。
(3)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大米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请你判断这种变异能否遗传,并说出判断的理由: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1.人工选择育种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如人工选育高产奶牛等。
2.杂交育种不同种群、不同基因组成的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如杂交水稻等。
3.诱变育种通过采用射线照射和药物处理等手段,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如太空椒、无籽西瓜等。
4.转基因育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并使得被转入细胞表现出新基因的特性,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如转基因猪等。
【详解】
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的培育是利用太空中射线的照射,进行诱变育种,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故选C。
2.A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详解】
A.播种水稻收获种子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变异性,符合题意。
BCD.蜜桃的嫁接、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和椒草用叶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这是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变异性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如果将大花生品种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小花生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小花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
B.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兄妹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B正确。
C.射线导致小白鼠细胞的基因改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C正确。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是因为白化病人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的,故白化病人的基因与正常人不同,D错误。
故选D。
4.D
生物中的育种方式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它们利用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详解】
A.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有通常有一个DNA分子,所以水稻的DNA分子数是12对(24条),A正确。
B.育种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但选择的方向是取决于人类的需求,可能和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B正确。
C.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培育“海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
D.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与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海水稻”不同,D错误。
故选D。
5.C
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生物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子代的性状与亲本相同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详解】
A.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除了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外还有其他基因,B错误。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C正确。
D.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生物的性状并非肉眼都可见如血型,D错误。
故选C。
6.B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生物的许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白色豆芽和绿色豆芽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其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题此一是考查学生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评价、修改、完善能力。 二是考查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
【详解】
A.利用围棋组合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方法步骤: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表示卵细胞。学生三人一组,一位同学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记录两枚棋子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后记录,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记录10次,取平均值,A错误。
B.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并随机取,建议不要少于30粒,B错误。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计算两个品种的种子长度的平均值来比较,可以减少偶然性,C正确。
D.该实验在模拟的取食过程中,与背景(环境)颜色不一致的纸片(猎物)首先被取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背景颜色一致。因此“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捕食者”不能特意捕食某种颜色的“猎物”,D错误。
故选C。
8.C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详解】
A.太空育种是普通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在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的诱发使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经选择培育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A不符合题意。
B.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杂交育种技术,B不符合题意。
C.抗虫棉目前分为转基因单价抗虫棉和转基因双价抗虫棉。转基因单价抗虫棉是将种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的一种抗虫棉花,C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男女不孕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D错误。
故选C。
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及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9.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详解】
①遗传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正确。
②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确。
③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错误。
④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现象,错误。
⑤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现象,正确。
故选A。
10.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代和子代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详解】
A.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都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有少量遗传物质,A正确。
B.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但不是一定会患病,B错误。
C.男性产生的精子可能含X染色体,可能含Y染色体,卵细胞中只含X染色体,所以男性和女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
D.正常情况下,发生在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遗传给后代,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则突变基因会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A。
11.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虎是营养级别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才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B正确。
C.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支持花药的作用),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里含有精子,所以花粉里有雄性生殖细胞(精子);雌蕊包括柱头(接受花粉,不含生殖细胞)、花柱(支持柱头不含生殖细胞)和子房,子房内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所以胚珠内有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C正确。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具有定的限度,D正确。
故选A。
12.C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
A.高产属于变异,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的稳定遗传的高产奶牛,这是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一对毛色正常的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这属于遗传物质的改变,类似于人类白化病,这是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的,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引发基因突变,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属于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叫做不利变异。
【详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是否有利,是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不是对人是否有利。
14.C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之分。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
A.普通甜椒经卫星搭载后培育出太空椒等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家兔体色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有白色黑色之分,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是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利用杂交技术,杂交培育出矮杆高产水稻,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C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BD.白兔妈妈生下了黑兔幼崽、受射线照射的高产太空椒、转基因超级鼠,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
C.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故选C。
16.D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详解】
A.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普通小麦培育过程中使用的是杂交育种方法,正确。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正确。
C.染色体数目增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正确。
D.生物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错误。
故选D。
17.(1)变异
(2)隐性
(3)1/8
(4)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大大增加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一对正常夫妇省一个患病女孩,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所以此现象称为变异。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患病女孩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表明父母都含有患病基因,而父母正常;因此患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正常的是显性基因,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故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假设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正常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患病的基因组成是bb,正常亲代遗传给子代患病(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正常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3)
由(2)的遗传图谱可知,第一代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4,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1/2,所以从理论上讲,第一代的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4)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因此Ⅲ1和Ⅲ2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Ⅲ1和Ⅲ2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18.(1)变异
(2) 单眼皮 A
(3) 相对性状 Aa aa
(4) 50%
50%
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1)
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小乐的长相与父母都有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据图中信息爷爷×奶奶→爸爸判断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3)
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若控制它的基因用A、a表示,爷爷是双眼皮生了单眼皮的爸爸,因此爷爷的基因型为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因此基因型为aa。
(4)
小乐的爸爸单眼皮,其基因型为aa,只能产生a一种精子,小乐的外公是单眼皮,外婆是双眼皮,妈妈是双眼皮,因此妈妈的基因型为Aa,可以产生A、a两种卵细胞,由遗传规律含有基因a的精子与含有基因A和含有基因a的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即该对夫妇每生育单眼皮是50%,生男生女的概率相等,因此生下男孩的概率为50%。
19.(1) 同一 不同
(2)基因##遗传
(3)能,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染色体数目改变)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变异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
由分析可知,大米黏度的强与弱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此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小麦和水稻)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物种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的基因有所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所以人们能够用台湾本土大米与日本绢光米杂交来培育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
(3)
由分析可知,生物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大米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所以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