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 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D C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A B D B C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C A C D B B A
31.(14分)
(1)住宅区;该功能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明显最大。(4分)
(2)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靠近公路枢纽,交通便捷。(4分)
(3)BD(2分)
(4)靠近铁矿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4分,任答两点)
【解析】(1)本题考查功能区的判读及理由。读图可知,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区。(2)本题考查大型批发市场的选址理由。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需选址在交通便利且低价较低的地带。读图,N地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靠近公路先,交通比较便利,适合布局大型批发市场。(3)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读图,①位于河流的上游,适合布局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A错;②靠近风景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环境较好,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B对;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及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③地靠近河流上游,布局化工厂会污染河流,根据风频图可知,该地布局化工厂会污染城区,C错;④位于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布局卫生防护带可减少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D对。故选BD。(4)本题考查钢铁厂布局的区位因素。钢铁厂的布局应考虑环境、原料、交通等因素。读图,M地靠近铁矿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2.(14分)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严重。(任答2点得4分)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分)
(2)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2分)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流入。(2分)
(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流出。(4分)
解析:第(1)题,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和人口数量较少等方面进行分析。
33、解析:(1)从四地的地理位置条件看:A地靠近城区市场,交通便利,有河流经过,可布局易腐烂、需保鲜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B地交通条件、土地价格和市场条件相对弱化,但好于平原区的D地,可发展乳肉家禽畜牧业;D地地处平原,从地形、土壤和土地价格上看,宜发展粮食种植业;C地位于丘陵地区,适宜作为果树林区。(2)由于城市发展,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增多,使河流水质变差,处于城市河流下游的E地,蔬菜的灌溉水源易受到影响,城市西北方位于河流上游,有洁净充足的灌溉用水。(3)由于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光热、降水条件优越;从人文因素看,该地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发达,可以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
33.(12分)
答案:(1)② ③ ④ ① (每空1分,共4分)
蔬菜等副食品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2分)
(2)E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易受到污染。(2分)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2分);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发达(2分)静海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校联考试卷
高一地理 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7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一般情况下选择城市的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优美 B.土地价格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益
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当地域文化作用于消费领域时,也是润物细无声。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人们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不同。下图是关于地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偏爱进口的东西 ②广州人信任港、台
③上海人更喜欢国产 ④北京人有潜在的贵族意识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4.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下表是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其中0-5km为核心区,5-15km为内城区,15-25km外城区,25-35km边缘区,35km以外为郊区。
结合表中数据相对位完成下列各题。
5.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 ( )
A.建筑物密度较小 B.植被覆盖率更高
C.第二产业产值高 D.地表径流汇集快
6.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km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 ( )
A.居民住宅 B.大型医院 C.公共景观 D.工业仓储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丙地土地租金较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位于市中心 B.处在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C.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D.大学和研究院(所)聚集地
8.据图判断,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 D.处在人口密集区
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10.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欧洲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1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小城市人口迁入一线城市推力的是 ( )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安稳的生活 D.物质回报实惠
16.“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7.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水平高
C.气候条件优越 D.人均消费水平低
18.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 D.科学技术水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完成19~20题。
19.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地形崎岖,不易开挖地基
20.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读图,回答第21~22题。
21.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
A.餐饮业 B.旅游业 C.家电生产 D.软件开发
22.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是( )
A.区位条件引起的扩散 B.经济导向引起的集聚
C.政府规划引起的集聚 D.政府规划引起的扩散
我国海尔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
24.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原因是(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
呼和浩特位于北纬40—60°之间,是世界上最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地方。某企业于上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本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在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26.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27.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
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市场需求量大
29.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
A.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D.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30.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 )
①河湖广布,水系稠密 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 ③交通落后 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4分,32题14分,共40分)
31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乙功能区是______ 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4分)
(2)N地拟规划大型批发市场,其选址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①-④地功能布局合理的有 。(双选)(2分)
A.①污水处理厂 B.②高级住宅区 C.③化工厂 D.④卫生防护带
(4)M地拟建钢铁厂,试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6分)
(2)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4分)
(3)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 (4分)
3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文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 地理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14分)
(1)乙功能区是______ 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4分)
(2)N地拟规划大型批发市场,其选址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①-④地功能布局合理的有 。(双选)(2分)
A.①污水处理厂 B.②高级住宅区 C.③化工厂 D.④卫生防护带
(4)M地拟建钢铁厂,试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4分)
32.(14分)
(1) (6分)
(2) (4分)
(3) (4分)
33.(12分)
(1)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文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