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个案)
?
复备人所在单位
寿阳三中
?
复备人
尹艳萍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16
课时
1
?
课 题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修改栏
?
?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国民经济出现转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过程、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过程
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访问长辈等社会调查活动,掌握整理、口述史料和体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史料和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认识十年内乱的发 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通过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 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通过讲述二月抗争,认识面对大动乱的局势,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进行抗争,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无 私无畏的凛然正气;通过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
学 习 重 点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造成的危害、“二月逆流”
?
学 习 难 点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多媒体
?
教法、学法
引导点拨 小组合作
?
优化导入
揭示目标
?
?
?
?
?
?
?
?
?
?
指导自学
整体感悟
?
?
?
?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版并发行了一本被国际社会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在短短的十年中,这本书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500多种版本,总印数达到50余亿册。如果按当时全世界30亿人计算,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就有1.5册。这本书甚至成为当时中小学生学习的唯一的教科书。不仅如此,在那段时期的人际交往中,也要像对口令暗号似的引用此书中的语句相互对话。如:上街买菜时,要正色对售货员说:“‘要节约闹革命’,我买二斤菠菜。”售货员要回答:“‘为人民服务’,这是你的二斤菠菜。”否则买卖不能成交。更让人想象不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就因为在一个会议上,把这本书上下拿颠倒了,就遭到了猛烈的批斗,被说成了是“反毛泽东思想”,“反革命”。我想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本书──它就是被称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为什么会发生“ 文化大革命 ”?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正式和结束的标志?
(3)“炮打司令部”中的“司令部”指的是什么?
(4)“文化大革命”中的 “二月抗争”是怎么回事?
(5)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指?是如何粉碎的?
?
自我评价:我得了( )颗★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
互动互研
解疑释难
(1)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文革有何危害?
A、政治上长期动乱(1966—1976)
B、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
C、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D、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
?
?
形成结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当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开始好转时,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使中国陷于“全面内乱”达十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直到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才结束了这场动乱。
?
?
?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
精讲点拨
归纳生成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呢?
(1)??????? 社会应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
(2)??????? 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3)??????? 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必须建立监督机制。
(4)???????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5)????? 要保持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必要前提。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分层优化
拓展演练
?1.某校举办“文革往事”的讲座,准备请亲身经历过的老师当主讲人,下列最符合条件的主讲人是( )
A.1958年出生的王老师 B.1976年出生的张老师
C.1978年出生的李老师 D.1980年出生的郑老师
2.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
①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③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④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文革”期间,有人写了一首诗:“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烂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此诗的矛头指向( )
A.林彪反革命集团 B.江青反革命集团
C.“文革”中的造反派 D.“文革”中的红卫兵
4.“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怒斥四人帮,悼念( )
A.毛泽东? ??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6、阅读
“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
①诗中的“鬼”、“豺狼”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和“笑”??
②“扬眉剑出鞘”的含意是什么?
?
?
教师评价:你得了( )颗★
?
板书设计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5—1976.10)
文革爆发的原因:
主观: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
客观: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利用
根本:“左倾”错误的极端发展
文革开始:两个文件——“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高潮:全国大动乱
????? “一月革命 ”
????? “二月逆流”
结束: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课后反思
?
?
?
?
?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个案)
?
复备人所在单位
寿阳三中
?
复备人
尹艳萍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8
课时
1
?
课 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修改栏
?
?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
过程
方法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
学 习 重 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学 习 难 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多媒体
?
教法、学法
引导点拨 小组合作
?
优化导入
揭示目标
?
?
?
?
指导自学
整体感悟
复习巩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时间,结束的标志,我们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导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许多遗留下来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清除“文革”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成为共和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你知道我国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吗?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 1976年10月也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怎样打开新局面?就是本课涉及的内容了。
?
学生阅读38页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完成40页“练一练”,然后通过“接龙”活动当场巩固记忆:(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自我评价:我得了( )颗★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
互动互研
解疑释难
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当时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因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做的决策和指示。)
2、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A.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 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 。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3、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 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4、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
?
?
?
形成结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
精讲点拨
归纳生成
师生共同思考归纳: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使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2、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分层优化
拓展演练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④ 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是( )
①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们是指?你是怎样理解的?
?
?
?
?
教师评价:你得了( )颗★
?
板书设计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一阶级斗争为纲”____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冤假错案 ---- 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