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课标要求】 1.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单元概述】 这一单元主要阐述了建国后头三年的历史。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做好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准备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悟
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54”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54个民族,纪念五四运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单位;“2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1921年——1949年)。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2)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3)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3)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司令员:彭德怀
(5)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6)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7)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8)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9)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2、战斗英雄
(1)黄继光:上甘岭战役(2)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3、最可爱的人
(1)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2)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第3课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4)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三、互动互研、解难释疑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四、精点巧拨、归纳生成
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五、分层设练、拓展延伸
(结合中考指导 )
第2单元
[理解]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一、优化导入、揭示目标
文化大革命危害:(1)民主被破坏:集体领导原则被破坏,形成了极端的个人崇拜。
五、分层设练拓展延伸:(结合中考指导)
(2)法制遭践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公、检、法机关遭冲击,无政府主义泛滥。
(3)经济损失严重:国民经济严重破坏,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复习目标
[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悟
复习时数:一课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重点: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3、结果: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1954年。
2、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赎买等方式实现公私合营。
3、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次重大失误。
1、“大跃进”: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
五、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
1、铁人王进喜
2、“两弹元勋”邓稼先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六、“文化大革命”
1、开始:
(1)1965年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2)1966年“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全国大动乱:
(1)“一月革命”:1967年1月,王洪文等夺取了上海市党政大权。
(2)“二月逆流”: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和群众抵制“文革”的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
(3)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4)地方各级党委靠站边,被“革命委员会”取代
3、经济:(1)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损失巨大。
(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实行全面整顿,经济再度回升。
4、结束:(1)1976年清明节,“四五运动”。
(2)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
5、危害:(1)民主被破坏:集体领导原则被破坏,形成了极端的个人崇拜。
(2)法制遭践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公、检、法机关遭冲击,无政府主义泛滥。
(3)经济损失严重:国民经济严重破坏,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互动互研、整体感悟、1、“大跃进”: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
四、精点巧拨、归纳生成
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什么危害?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