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7. 快乐地舞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7. 快乐地舞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11 16: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舞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生常见并乐于参与的艺术活动。本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对舞蹈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地展现他们的快乐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能仔细观察舞蹈者的形象、回忆并绘画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跳舞者的各种优美姿态。
教学准备:课件、油画棒、彩砂纸
教学过程:
欣赏感受,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这几天,各个班的学生都在为艺术节准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优秀的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板书课题 舞蹈)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轻松地交谈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习探讨、综合体验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补充课题 快乐的)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
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那些优美的动作?谁能到台上来模仿一个你喜欢的舞蹈动作?(一名学生做动作)其它学生观察他的姿势
2、老师看到你的姿势真优美,老师想把它画下来,(师示范讲解)
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
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像,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
3、看了老师画速写的方法,谁能根据画家的舞蹈速写,将舞蹈动作用单线添画完整、
(三名学生上台添画)
师小结: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自然参与的过程中知道了:,通过头、身体、四肢的变化会产生优美的舞蹈动作!学习用骨架图的方式表现不同的人物舞姿。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
4、作品欣赏(课件出示)
(1)高原之歌 中国画
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作品,此作品中舞者的民族服饰、特有的舞姿展现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藏族舞蹈。作品不仅表现了舞蹈者优美舒展的舞姿,也带大家领略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
(2)比一比,不同的背景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秧歌舞,版画,画面主体一致,改变了背景的色彩,差别却很大。
师小结 :画面中颜色的重要性,正确使用颜色不仅能美化画面,而且能帮助表达与渲染舞蹈快乐的气氛。
(3)学生作品欣赏
师:画面中除了描绘舞蹈者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舞姿外,还画了些什么来丰富画面效果,烘托快乐的气氛?
学生观察(了解人物的表情、发型、服饰、以及道具灯光等细节对画面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舞蹈的种类很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记忆表象,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有个性的表现。)
三、回忆构思 大胆表现
1、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我与学生玩定身法的游戏《我们来跳舞》将舞蹈动作定格成静止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的趣味中,兴致勃勃地模仿,在歪歪脖子、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动动腿的时候,再次感受优美的舞蹈动作。)
2、提出了作业要求,让学生在新的纸材——彩砂纸上大胆作画,尽情宣泄自己的创作热情。
根据记忆和想像,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画火柴人(定动态)
添画衣服 、道具
添画背景
强调构图(顶天立地)
提示(跳舞时服饰、头发、道具等都会随之舞动)
(设计意图:学生画出了各异的动态线条,并尝试让人物形象更加充实生动!)
交流评价 欣赏提高(从姿态、动感、表情上进行点评)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 学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并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2、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画人物速写的方法,课后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生活中的快乐。
板书设计:
快乐的舞蹈
画火柴人(定动态)
添画衣服 、道具
添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