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浮力 小结与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浮力 小结与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1 19: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小结与复习
第十章 浮力
浮力的概念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识结构
1.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2.几点讨论
(1)区分:浸在、浸入、浸没、没入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 F浮 = G -F
(4)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
一、浮力的概念
知识梳理
2.几点讨论
(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对物
体压力的合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
力差,而不能理解为一定是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
(3)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F浮= F向上-F向下
二、浮力的产生条件
三、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F浮 = G排液
F浮 = m排g = ρ液 g V排(决定式)
3.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 F浮=r液 gV排 r液——液体的密度;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 F浮= r液 gV排 —— 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 r液、V排有关,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G
F浮
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
上浮: F浮> G物
下沉: F浮< G物
悬浮: F浮=G物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2.推导出实心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上浮: ρ液> ρ物
下沉: ρ液< ρ物
悬浮: ρ液= ρ物
3.漂浮物体:V排F浮=G物 , ρ液>ρ物
G
F浮
4.应用
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一、常用的一些概念和规律
1.密度的概念
2.浮力的概念
3.力的平衡条件
4.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浮沉条件
二、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1.注重物理图形的再现
2.注重物理过程的展开
3.研究对象的选取
4.善于排除干扰因素和分析隐含条件
5.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浮力综合题解题方法小结
课堂小结
1.甲、乙两个实心球质量相等,放入水中后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各自体积的1/3和1/2,则( )。
A.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是3:2
B.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4:3
C.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1
D.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4:3
B C
随堂训练
2.一长方形木块,质量为27 g,漂浮于密度为0.9×103 kg/m3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高度为8 cm,木块底面积为0.75 cm2,木块密度是 kg/m3。
0.75×103
3.有一木块竖直地浮在水面上,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把露出的体积切掉,则 ( )
A.木块将全部浸没在水中
B.木块剩余部分4/5浸没水中
C.木块剩余部分1/5浸没水中
D.木块下沉至水底
B
3
4.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下沉入水中,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
A. 液面下降
B. 液面上升
C.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变
D. 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3
【解析】
以试管和小球为研究对象:
球在试管内,试管漂浮:F浮1=G
球沉底,试管漂浮: F浮2+F支=G
∵总重G不变, F浮1=F浮2+F支 ∴ F浮1>F浮2
根据F浮=ρ水gV排 ∴ V排1>V排2 液面下降
试管V排变小,h变小,根据p=ρgh p变小
同理:
当小球取出放入水中漂浮或悬浮
F浮1=F浮2,V排1=V排2  液面不变
5.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将如何变化?
当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m水= m冰
冰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冰化成水的体积
∴液面高度不变
【解析】冰漂浮在水面上,F浮= G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