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和积极地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具学具:课件、多媒体、直尺、一元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身上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知道是什么吗?(课件:金箍棒)小朋友甜甜非常喜欢齐天大圣,有一天他看了一本关于齐天大圣的书,然后就做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依次出示情境图。)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你从甜甜的梦中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同学们真棒,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问题吗?
一毫米有多长?
一分米有多长?
一千米有多长?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板书:毫米、分米的认识)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一毫米有多长。同学们,你们认为一毫米有多长呢?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情景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直尺上面一小格是一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光盘的厚度、小刀刀片的厚度、尺子边的厚度、铅笔尖的粗……)
同学们都很积极,现在我们一起在直尺上面找出一毫米,大家用手指一指。谁能指给大家看一下呢?
感受一毫米。
拿出你手中的一分钱的硬币,竖着放在尺子上,看看它有多厚?用手摸一摸,然后用手势表示一下一毫米大约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一毫米有多长(多让学生观察、感受、思考一毫米究竟有多长。)
认识一分米。
你认为一分米有多长呢?能不能从我们身边找出大约一分米的东西?(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手机的长度、粉笔盒高、墙上的插座的长、我的手掌长、数学课本的宽度……)
那你能不能从直尺上找出一分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感受一分米。
(1)借助直尺,用手势笔画一下一分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分米是多长。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那大家知道毫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吗?
拿出直尺,观察一下一毫米和一厘米的长度,想一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学生会说10毫米=1厘米、1厘米=10毫米)
观察一厘米与一分米的长度,想一想怎么在直尺上面找到的一分米,(学生会说10厘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个长度单位?你能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吗?(学生根据经验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毫米<厘米<分米<米)你能根据我们排列的顺序找出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吗?(生可能会说出,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十倍。)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一题
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吗?与同桌交流一下。(生互相交流,然后师生互动练习。)
2、自主练习第二题
(先估一估,然后动手测量一下。)
帮小马虎改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总结:
说说今天你都学习了什么?你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了吗?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薛城双语实验小学
殷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