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 木兰诗》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 木兰诗》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3 08: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
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
一、知识梳理
1.文章中心概括
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2.写作特点
(1)浓郁的民歌特色。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叙事详略得当。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3.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①著我旧时裳 “著”通“着”,穿
②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贴
③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计,同伴
(2)古今异义
①木兰当户织
古义:门 今义:门第
②阿爷无大儿
古义:父亲 今义:父亲的父亲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④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⑤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⑥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⑦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强壮,强大
⑧策勋十二转
古义:次 今义:旋转
(3)一词多义
①市:东市买骏马(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②将:将军百战死(高级将领)
出郭相扶将(搀扶)
③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上)
④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
⑤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⑥策:策勋十二转(记)
策马扬鞭(鞭打)
执策而临之(鞭子)
⑦何:问女何所思(什么)
水何澹澹(多么)
(4)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愿为市鞍马
市:原意为集市,文中指买
策勋十二转
策:原意为竹简,文中指登记
②名词用作状语
当窗理云鬓
箕畚:原意为云彩,文中指像云一样的
(5)重要句子翻译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译文: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溅溅”的流水声。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木兰)疾行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越过关隘山川。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将士们的铠甲。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壮烈牺牲了,有些凯旋而归。
⑤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天子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还赏赐很多财物。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译文:在窗前梳理云一样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花黄。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译文:雄兔的脚乱扑腾,雌兔的眼眯缝着。
⑧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当雄雌两兔一起挨着奔跑的时候,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6)问题探究
①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答: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思念亲人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②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答: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突出战事紧迫。
表现出木兰的精明干练。表明木兰对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夸张,对偶,互文、对偶。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练,字字千金。
④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具有怎样的情操?
答:运用夸张。写出了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了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⑤第六自然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答:排比。表现了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⑥“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明木兰出征的路线,突出了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以及宿营地点的荒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的夜间环境的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思亲的女儿情怀,刻画了一位鲜活的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赴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⑦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古今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其次,与故事情节也密不可分。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建功立业后,却又辞官还乡。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⑧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的过程。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完美心灵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这一详一略之间,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二、同步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 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2. 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答案】1. 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 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丛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开始写木兰准备出征,“东市买骏马……”四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这里并不是一处买一样东西,而是到各处去购买马具,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的赏析。“不闻爷娘唤女声”意思是“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浓浓暗夜,木兰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包围着木兰的只有溅溅的水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传达出木兰内心的孤寂与凄凉,突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她女子的身份。
【点睛】译文: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乙文运用叙述的语言,介绍了木兰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的故事。内容与《木兰诗》相同,但语言上有很大差别。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乐府民歌富于音乐美的语言特色。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市买骏马(      )
(2)著我旧时裳(      )
(3)长而益精(      )
(4)木兰乃易男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5.甲文中与乙文中“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中与之旨趣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文中木兰的形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3.(1)集市 (2)穿 (3)更加 (4)换
4.(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木兰于是女扮男装,买好马鞍和马匹,替父亲出征。
5.暮宿黄河边 暮至黑山头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相同之处:甲、乙两文都突出了木兰的爱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不同之处:甲文还讴歌了木兰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参考译文】
【乙】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不断精深。(当时)正赶上可汗征兵,她父亲的名字也在征兵的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被编入出征队伍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于是女扮男装,买好马鞍和马匹,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赏赐百千强
(2)著我旧时裳
(3)愿为市鞍马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8.翻译下面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10.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11.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答案】7.(1)有余 (2)通“着”,穿 (3)买 (4)只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1)句意为: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强,有余。(2)句意为:穿上我以前的衣服。著通着,穿。(3)句意为: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市,买。(4)句意为: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但,只。
【答案】8.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策勋,计功。十二转,很大的功。强,用余。故译为: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答案】9.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可作答。根据文本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作答。
【答案】10.成语:扑朔迷离。含义: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与理解。文中涉及的成语为“扑朔迷离”,意思是“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答案】11.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的形象,在代父从军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解答时需要读懂全文,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木兰是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她替父从军体现了孝顺的中国传统美德。木兰在战场上厮杀和男子无异,体现了她的勇敢。这些美好的德行是本诗流传至今,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