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积累与运用题组训练(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īn) 庇护(bì) 青睐(lài) 苦心孤诣(yì)
B.酝酿(niànɡ) 模样(mó) 慰藉(jiè) 锲而不舍(qì)
C.睿智(ruì) 阔绰(chuò) 和煦(xù) 所向披靡(mǐ)
D.脊梁(jǐ) 黝黑(yǒu) 炽热(zhì) 读书得间(jiān)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她的眼神澄澈透明,让欺骗她的人心生愧疚之感。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安路,大路平顺。
C.网友戏虐地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舌尖上的博览会”。
D.纽约证券交易所隆重推出中国乳业概念股。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往往是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容易成为比较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切入口。 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具有多高的比较研究价值,而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有时却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 单纯着眼于相似性,或者停留在相似点的罗列,比较研究就会流于肤浅,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A.因为 但是 而且
B.尽管 虽然 但是
C.因而 但是 所以
D.因而 而且 所以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B.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C.在我党的历史上,抓作风、讲廉政并非首次,那么这回靠什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会不会沦为一阵风?
D.白浪滩头,乌篷船鼓棹呐喊:苍崖翠壁,杜鹃花焰焰欲燃;吊脚楼头,情歌热热辣辣,好一幅凤凰城经典画面。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7.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③①④⑤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①④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C.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D.《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二、句子默写
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卖炭翁》)
(5)《三峡》中侧面描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一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5)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1)_________;(2)_________。
1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13.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14.名著阅读
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将我等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之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A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林冲拿住A,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即时拿住A,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胞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A做了半世强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姓名) 文中吴用说那一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的《朗读者》 却别具一格,“慢下来”朗读,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家里人都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看边议论,见字如面的方式别是一种文化韵味。 董卿团队看来成了央视有意推出的文化品牌,节目也体现了人们对央视平台的期待。《朗读者》证明了文化类节目未必会“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
把名人或普通人的闪光点或想表达的内容,跟阅读的文本结合,透露着央视骨子里的人文关怀。看见普通的情感,也看见董卿的底蕴。重点在“者”,而不是“朗读'。
——网友李夏至
【材料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总结点评《朗读者》给电视人的三点启发。
启发一:《朗读者》通过模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个节目不只是读书节目,先是讲述人生故事,故事讲到了情感的高潮点之后,才来用文艺作品抒发当事人的情怀。
启发二:很多做节目的人一开始想到的就是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再好的想法都会放弃,但做文化节目首先要有情怀。
启发三:董卿有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睡觉前大概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是多年保持的-个习惯。主持人要想主持好节目,要想体现出独特的气质,离不开内在的修养。
15.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朗读者》体现了人们对央视平台的期待, 体现了央视的人文关怀。
B.《朗读者》更关注的是情感,及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C.《朗读者》是文化节目,要有情怀,更要重视经济收入。
D.《朗读者》体现了主持人董卿良好的文化底蕴。
16.请你从【材料二】中提取三个关键词,它们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关键词:春雨。课文题目《雨说》。
理由:这篇课文诗人借春雨拟人化的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述,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18.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试题分析:A.殷红(yīn)-(yān);B.模样(mó)-(mú)、锲而不舍(qì)-(qiè);C.正确;D.炽热(zhì)-(chì)、读书得间(jiān)-(jiàn)。据此,答案为C。
2.C
C.有误。“戏虐”应为“戏谑”。
3.B
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C.“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用在此处不合适。
D.“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写师生之间的乐趣不合适。
故选B。
4.C
试题分析:第一空,前后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重在表达结果,因而选用的是“因而”;第二空,从空后的“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可知,与前面的语句间是转折关系,应该选用“但是”;第三空,前后句间又构成因果关系,应该选用“所以”。据此,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因而-但是-所以。故答案为C。
5.C
A.“小到家庭”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它和后面的“大到国家、民族”是并列关系。
B.“准则”后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句意还没有表述完整;“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后面的句号去掉,因为括号中的内容是对引用内容的出处的说明,应紧贴这一内容。
D.“鼓棹呐喊”后面的冒号改为分号,和后两个分句形成排比;“热热辣辣”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表示分总关系。
故选C。
6.C
A.语序颠倒,“走过”放在“安慰着”后边;
B.结构混乱,去掉“让人瞠目结舌”;
D.搭配不当,把“推进”改为“提高”;
故选C。
7.C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友情”的阐述。②句是首句,引出了阐述对象“友情”;⑤句“这储蓄”是关键信息,其紧跟②句中“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前后衔接连贯,故②⑤相连;①从正面论述的角度,继续阐述对“友情”的理解,①句中“不可以”与④句中“而是”具有内在关联,前后并列关系,故①④相连;③句从反面角度,论述“友情储蓄”,是总结性的句子,故此③置于最后,排序为:②⑤①④③。故选C。
8.B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B项表述错误,韩愈,唐代文学家。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
9. (1)雨脚如麻未断绝 (2)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3)万里赴戎机 (4)心忧炭贱愿天寒 (5)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10. (1)不尽长江滚滚流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4)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5)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1. (1)“扇息火焰山过去”。 (2)“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亦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同样得分。)
12.(1)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2)自信、乐观、不惧艰险: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3)关心民众疾苦: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4)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3.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14.王伦;明为相劝,实为激怒林冲。
15.C
16. 模式 情怀 (主持人)修养
17.示例: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18. (1)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2)示例一:栏目二:读人 风流人物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示例二:栏目二:读情 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3)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