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试题(B)六年级下语文(部编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rán fàng zhǎn lǎn guāng jǐng jié rán bù tóng
tōng xiāo jiǎo zi tānɡ chí zhāng dēng jié cǎi
腊八这天,吃着nóng chóu( )的là bā zhōu
(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ì wei( )。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īn qi( )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ào chē( )、赛luò tuo( )。yuán xiāo( )节更热闹,人们rán fàng( )biān pào( ),看花灯,分外开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4分)
( )腊八粥 ( )新衣( )庙会 ( )毛驴
( )醋大蒜 ( )年画 ( )爆竹( )灯笼
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6分)
(1)连线。
《寒食》 春 节 赏月、吃月饼
《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
《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③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 ) 七八 ( ) 万 ( ) 更新 ( ) 然不同
( ) 灯结 ( ) 哄 ( ) 大笑 能( )善 ( )
两 ( ) 三 ( ) 青面 ( ) 牙 优哉 ( ) 哉
1.这只小牛( )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上处处( ),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 )的。你如果想要获得登上巅峰的快乐,就应当加倍努力。
五、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6分)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元旦 中秋节
2.旬 年 时 月 周 日 季
3.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七、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8分)
(1)过新年,小孩子(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可以放鞭炮。
(2)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 )是深褐色,(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八、默写古诗《寒食》。( 3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2、( ), 遍插茱萸少一人。
3、(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间,( )。
4、( ),冷露无声湿桂花。
5、百川东到海,( )
6、今夜 月明 人尽望,( )。
7、《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本文按(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8、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 )”。( )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9、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 )。
10、《腊八粥》的作者是( ),课文写了( )和( )两件事。
阅读检阅台。(18分)
课内阅读。(12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2分)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1分)
各形各色(ABAC)( )( )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1分)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3分)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2分)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 )多,( )多,为的是突出( )。(3分)
课外阅读。(6分)
春节文化的生活德育智慧(节选)
赵丽娟
春节作为沿袭传统农耕生活的节日,其最原始的意义是在岁末年初之时,将经过一年辛勤农业劳动收获的物品祭祀众神及祖先,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渴望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吉祥。因此,春节本身就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产物,理应以物质文化生活为基础。
有歌谣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春节的幕布正式拉开。祭灶时家家户户都要献麻糖:一方面用贿赂的手段甜了灶王爷的嘴,另一方面粘住灶王爷嘴使其只能“上天言好事。”腊月最后一天(除夕日),则是展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喷火口:红红火火的窗花、剪纸、春联,叱咤威武的门神画像,迎接诸神的神像、焚香、祭品、鞭炮,全家团聚的饺子、金鱼、花糕、公鸡,为初一准备的红包、糖果、点心、新衣服等等悉数登场。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春节狂欢的最后时刻:喧天的锣鼓、绚丽的烟花、高悬的灯笼、香甜的汤圆,渲染着热闹的节日氛围,自此春节行至尾声。
总之,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期,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集中地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物质生活世界的集中反映。
(选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 ) 祈求( ) 呈现( )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锣鼓 ( )的烟花 ( )的灯笼 ( )的汤圆
3.根据课文判断对错。
(1)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 )
(2)春节期间有三个重要的日子:腊八、祭灶日、除夕。( )
(3)祭灶日要吃麻糖。( )
(4)汤圆、灯笼是元宵节的标志。( )
4.为什么说“春节本身就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产物,理应以物质文化生活为基础。”?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 画出来。
5.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乐园
小练笔(10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①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②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百花园。(30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燃放 展览 光景 截然不同 通宵 饺子 汤匙张灯结彩
浓稠 腊八粥 腻味 亲戚 轿车 骆驼 元宵 燃放 鞭炮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4分)
(熬)腊八粥 (穿)新衣 (逛)庙会 (骑)毛驴
(泡)醋大蒜 (贴)年画 (燃放)爆竹 (打)灯笼
三、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6分)
(1)略(2)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零 碎 象 截 张 彩 堂 歌 舞 面 刀 獠 游
1.优哉游哉 2.张灯结彩 3.截然不同
五、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6分)
1.元旦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木材资源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示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
(4)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七、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8分)
(1)不但 而且 (2)不是 而是
(3)之所以 是因为 (4)虽然 但是
八、默写古诗《寒食》。( 3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 每逢佳节倍思亲。
2、遥知兄弟登高处
3、河汉清且浅 脉脉不得语
4、中庭地白树栖鸦
5、何时复西归
6、不知 秋思 落谁家。
7、老舍 时间
8、活化石 唐东杰布
9、万事如意年年高
10、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十、阅读检阅台。(1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 zhēnɡ jié pù zhuàn (2分)
2. 半遮半掩 绘声绘色 (1分)
3. 一律 (1分)
4.: , , ; 《 》 《 》 , (3分)
5. 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初一、十五;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2分)
6.数量,种类,“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3分)
(二)课外阅读。(6分)
1. 辛劳 请求 展现
2. 喧天 绚丽 高悬 香甜
3.(1)√(2)×(3)√(4)√
4. 春节作为沿袭传统农耕生活的节日,其最原始的意义是在岁末年初之时,将经过一年辛勤农业劳动收获的物品祭祀众神及祖先,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渴望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吉祥。
5.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二十三这天开始,到元宵节结束。最重要的习俗是送灶王爷、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闹元宵。
十一、小练笔(10分)
十二、习作百花园。(30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