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驿路梨花》课后作业(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驿路梨花》课后作业(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3 10: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驿路梨花》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荆棘(jí) 竹篾(miè) 修葺(qì) 火塘(táng)
B.晶莹(yíng) 喷香(pēn) 陡峭(dǒu) 露宿(sù)
C.麂子(jǐ) 暮色(mù) 撵走(niǎn) 驿路(yí)
D.菌子(jūn) 折损(zhé) 恍惚(huǎng) 简陋(lòu)
2.深山中的小茅屋的主人是 (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C.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照料小茅屋,她才是主人。
D.建造者和梨花姐妹是主人,其他照料小茅屋的人,也是主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4.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疫情影响多么严重,还是世界环境动荡不安,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②我不觉感到悲凉,这种不可 的凄凉之感,使我无论作何设想也提不起任何兴致。
③那篇报道有些内容失实,今天报上已经及时 了。
A.不是 驱除 更正 B.不管 祛除 更正
C.不是 祛除 更改 D.不管 驱除 更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二、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祖国,就要爱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抒写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词,更是传统文化园圃中的一朵奇葩。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某校七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以“走近古代爱国诗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假如你们班要探究唐代爱国诗歌,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同学们确立三个不同的探究方向。
7.假如七(1)班将以“走近古代爱国诗歌”为主题举办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你作为该班此次活动的主持人,你将邀请本年级的刘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你该怎么说?(100~120字)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⑩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8.选文第①到⑥段写了一次误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2个字)
9.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10.选文第⑤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1.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处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
(二)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
《驿路梨花》(节选)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看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搞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2.结合选文看第一、二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3.选文是按照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对小茅屋进行细致描写的。
14.文中“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主人”为什么要将字写得“粗大”?结合小屋的布置来看,你觉得小屋的主人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15.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
露从今夜白
诸荣会
①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
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代枭雄曹操对她流露出的感伤,为红颜易老、青春易逝;这是贵为天子的曹丕,面对她而生出的感慨,为天地的苍凉,为生命的无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是陶渊明为她的清丽、多情而对她生出的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诗圣杜甫遭遇国破家亡后,从她那儿得到的慰籍……
③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国文化中!
④诗意来自美好。白露是一个美好的节气,所有用来描写秋天美好的陈词滥调,诸如秋高气爽、月白风清、天高云淡、秋水长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来描写白露时节的天、地、山、川、人、物、风、雨……
⑤此时,天的色泽由浅蓝或湖蓝变成了一种瓦蓝,蓝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许多,徜徉其间的云朵,较之于先前既少了许多,又薄了许多,仿佛棉絮不太够而勉强做成的被胎,飘在了天空;其飘荡的速度是缓慢的,姿态是从容的。想来这都是因为风行进的步伐放慢了的缘故吧?此时的风不像春天的风浩浩荡荡,更不像夏天的季风和台风,总是一路向前,争取恐后,摧枯拉朽,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躁的特点,步子缓缓的,动静轻轻的,调门低低的,其风格如中年人行事,举止得体、从容稳妥、恰到好处。是的,季节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该是中年中之中年了,花花草的春天,醉入花丛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经的沧海;看眼前的大地之上、秋光之下,那些娇嫩、艳丽的花朵,经过一个夏天的激烈竞争,该争得和能争得一席之地的,早已用累累的果实确立了自己的存在;而没能争得的,早已零落成泥。人生与自然之从容境界,莫过于真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然秋至白露,该是“花落”“云舒”时了吧?
⑥时至白露,夜间的露水会凝聚枝头草尖,不会再被蒸发成热气,风不再狂暴,雨不再瓢泼;呢喃的秋虫,“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将寂静乡村夜晚鸣唱得更加寂静;而乡村的夜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人变得沉静而嗜睡,就连雄鸡的司晨也如梦呓一般,常常不能把人叫醒;晨起,清风拂面,自有一种凉意轻浸肌肤,又浸进心头。走向田野,鞋袜和裤角会不经意间被露珠粘湿,而一同被湿的还有心境;怀着这样的心境,或许会发现平时视而不见的野菊,此时正在向你微笑,平时充耳不闻的鸟鸣原来竟是那么的动听。采下一枝野菊花别在胸前的,竟然是一位附近的村姑;锄禾的老农,锄累了会抬头望一望远山……这些乡巴佬、泥腿子,此时竟也成了诗人一般,竟也低头寻觅,抬头望月;竟也笑对鲜花,闲看流云。呵,白露让所有辛劳和忙碌的人们,即使只是庭前独酌,也能获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获得一种超逸;即使只是田头小憩,也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旷远。白露,常让人收获一份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心情。
⑦不过,白露并不是一个丰收的节气,真正丰收的时节,要待到寒露、霜降,甚至要等到秋后初冬。在白露,那个总缠着农人的“忙”字,还不是这个节气的主题,因为该忙的已然忙过,该有的必然将有,只需等着就行了。
⑧既然只需等着,就得慢慢的,因为时至秋天,地球和太阳的运转似乎也慢了不少,“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古训驱使着的只争朝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俗话驱使出的风风火火,都已过去,转慢了的地球,这才让夜间的露水在草尖凝聚成珠,且挂在草尖不至于跌落,而使之在早晨的阳光下白亮亮地闪光,闪出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这个诗意的名称。
⑨“慢慢走,欣赏呵!”这是美学家朱光潜对于世人的告诫。的确,再美好的风景,如果走得太快,终究无法收获诗意。历代的诗人们,正是在这特殊的节气中,与自然与季节一起放慢了脚步,这才使这个节气充满了诗意。
⑩是的,不要急,也不必急,时至白露,一切自有定数,一节自会定型。白露正是一个定型的节气——是果,都将由桨变成粉,由酸变成甜,由青变成红;是实,都将由空变成满,由瘪变成饱,由青变成黄;是生命,都将由稚嫩变得坚强,由轻狂变得稳重,由青涩变得成熟……人当然亦如此,在一年一年的忙碌与等待中,青春从生命中流逝,这确实让人无奈和感伤,但是,如果在这之后,人还不能变得有正型、有味道、有内涵,这人生还有什么收获可言呢?
(有删改)
16.文章以“露从今夜白”为题有什么好处?
17.自选角度赏析第⑤段的划线句子。
此时的风不像春天的风浩浩荡荡,更不像夏天的季风和台风,总是一路向前,争取恐后,摧枯拉朽,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躁的特点,步子缓缓的,动静轻轻的,调门低低的,其风格如中年人行事,举止得体、从容稳妥、恰到好处。
18.为什么作者说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9.本文的语言典雅秀丽,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 周
文/尚书华
①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
②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得,就这位。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
③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吗?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我哪会?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身上谁也抢不去。”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
④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
⑤临出门时他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⑥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老周说他正忙个小活儿,一会儿就到。
⑦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儿。有了上一次接触,这回我俩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彼此都觉得亲切实在。他跟我说:“这回咱不能只用胶水粘上,还要再排上一圈儿钢钉,双保险。”我听了表示赞同,主动给他打下手,边干边聊。
⑧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钣金工,打个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这些物件都是过日子离不开的,我这手艺很吃香呐!”我捧着他说:“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
⑨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唉!好汉不提当年勇,谁年轻时没点光荣的事。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这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
⑩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吗?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
我的话又让他高兴起来,一口气把剩下的几块板面都粘贴上了。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人哪,多大岁数算老?不想干活儿了,得靠别人养活了,这才是真的老了。”
也许是这一番话又引起了更多的感慨,老周的话一下多了起来。他说:“我这一辈子,就认准了吃手艺这碗饭。其实,我不是因为缺钱才出来干活儿的。我老伴儿走得早,姑娘我自己拉扯大,她大学毕业去了珠海,在那成了家,生活上不再用我操心。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无忧无虑,按说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
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儿。”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
“这回该给你多少钱?”我有了上次的经验,故意这样问。“一百二。”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咱们好兄弟明算账,一百元是我的手工费,二十元是胶水和钉子的材料钱。”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
我还想再跟他说点啥,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
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那幸福来自他对劳动的真心热爱,对自己手艺的一份自得、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日,有改动)
2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②段“我”到零工市场找修理师傅,“我”选中周师傅是因为他浑身散发出的自信。
B.文章对话较多,口语化较强,生活气息浓厚,使读者具有更高的参与感。
C.老周的幸福感来源于对劳动的热爱,对自身拥有的手艺的自信,以及对金钱的漠视。
D.选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使故事亲切自然,更具真实性,有利于表达“我”对周师傅的赞美之情。
21.揣摩第④段中两个加点的“愣”字反映的人物心理。
22.选文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老周的人物性格,并说说老周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B.喷香pèn;
C.驿路yì;
D.菌子jùn;
故选A。
2.D
试题分析:选D。建造者、梨花姐妹和其他照料这小茅屋的人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3.A
B.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
C.搭配不当、把“反映”改为“反响”。
D.减少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A。
4.D
句①:“疫情影响多么严重”“世界环境动荡不安”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管……还”;
句②:驱除:赶走,除掉(指人、事、物或不良情绪);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结合语境“凄凉之感”,这是一种情绪,因此用“驱除”;
句③:更正: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更改:改换,改动(指大面积的改动、改换)。结合语境“报道有些内容失实”既然“失实”,就必须大面积地改动,因此用“更改”;
故选D。
5.C
C.句中是陈述语气,故问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C。
6.唐代爱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唐代爱国诗歌背后的故事;唐代爱国诗歌对我们的影响;唐代爱国诗歌的教育意义;唐代爱国诗歌的艺术手法;唐代爱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唐代爱国诗歌的体裁分类;唐代爱国诗歌中的意象;唐代爱国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7.答案要点包括称呼、问候、自我介绍、此行目的及结语的客套话。
8.我们误将梨花妹妹当作梨花。
9.(1)“深深”突出了老人行礼的动作(弯腰幅度之大),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既写了梨树林挡住突然出现小姑娘的情景,又写出了小姑娘天真活泼的神态。
10.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1.①哈尼姑娘梨花;②自然界的梨花;③既指自然界盛开的梨花,也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1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描写了哀牢山的自然环境,突出山的高大、连绵,暗示了山路的险峻和翻山的艰难;衬托出“我们”天晚找不到村寨投宿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及“我们”的惊喜做铺垫。
13. 远 近 外 内
14.为了醒目,易于被客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表现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诚意。(意思对即可)
15.这句话写“我”梦中的梨花,属于虚写(虛实映衬)把梨花林和梨花姑娘融合在一起,人花相映,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赞颂了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意思对即可)
16.本文的标题直接采用杜甫诗句,巧妙点出了写作对象,展现了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并为作品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7.示例一:对比,写白露时节云飘荡的速度和姿态,并用春夏之风与白露时节的风作比较,是为了突出白露时节自然界的从容。
示例二:比喻,把白露时节的风比作中年人,形象地写出了此时的风自然柔和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18.①白露时节的自然风景是美好的,充满缓慢、宁静、从容的诗意; ②秋至白露让人联想到人到中年所拥有的从容状态,充满生活的诗意;③白露让所有辛劳和忙碌的人们获得沉醉、超逸、旷远的诗意;④白露让人们领悟到慢慢欣赏才能收获诗意的人生道理;⑤曹操、曹丕等文人墨客逢白露节气而生诗情,留下许多关于白露节气的诗句;⑥白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一个该忙的已忙过、该有的终将有的节气,它呈现了中国文化中崇尚的一种心态修为: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不必着急强求,人生终有忙碌后的收获。
19.①句式整散结合,排比、对偶等句式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古典雅致;②多用四字短语,表意凝练,内涵丰富,使文章语言典雅;③运用叠词写风,使语言更显形象雅致;④多处引用或化用诗文,引人联想,增加文采,更显典雅秀丽;⑤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本文语言更加生动秀丽;⑥文章大量使用具有古典韵味的意象,所用的词语大多清新优美,文学色彩浓郁,使作品语言呈现典雅秀丽之风。
20.C
21.第一个“愣”字生动地表现了“我”听到老周只收五十元时意外的心情,第二个“愣”字表现了老周听到“我”要付八十元的意外心情,这表现了老周朴实、诚信的品质。
22.内容上,老周送“我”名片的细节表现了他细心、体贴的特点;结构上,为下文“我”电话联系老周维修棚顶作铺垫。
23.老周的性格:①自尊自信,由老周不像别的维修师傅急着推介自己,说自己“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等内容可见;②正直朴实,由维修水管后只收五十元,“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等内容可见;③热心体贴,由老周送“我”名片,让“我”不必再跑市场可见;④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由“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可见。
老周的“幸福感”源自:①对自己手艺的自信;②正直、朴实的品质;③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劳动不辍,服务于民;④赶上好时代,有社保,衣食无忧,热爱劳动;⑤有学习、进取精神,聪明,手艺好;⑥生意好,生活充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