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下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共30张PPT)+教案 (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下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共30张PPT)+教案 (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2 00:43:42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PPT
统编版 四年级 下
第五单元
新知导入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写景的文章,你学到了哪些写游记的方法呢?
新知讲解
怎样将你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有顺序地向他人介绍呢?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按照游览的顺序
抓住景物特点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写出自己的感受
新知讲解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新知讲解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交流平台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新知讲解
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新知讲解
如何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看看作者分别是怎么写的?
《海上日出》太阳变化的顺序:
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新知讲解
在描写的景物中,作者只详细写了一个或两个景点,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把重点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
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作者通过写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新知讲解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新知讲解
《海上日出》一文中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重点描写了天气晴好时、太阳走进云堆中及天边有黑云时这三种景象,语言简洁,生动传神,真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新知讲解
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回顾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游记的方法和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游记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新知讲解
人们常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刚才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究竟有没有真正地掌握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呢?咱们去“初试身手”栏目看看大家的表现吧!
新知讲解
植物园参观路线图
新知讲解
读了题目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我们先根据示意图,画出植物园的参观路线图,再按顺序说一说。
读一读
新知讲解
弄清方向
确定入口和出口
选定参观景点
画路线图
如何设计路线图呢?
新知讲解
南门
郁金香园
天鹅湖
芍药园
松林
纪念馆
望湖亭
东南门
方案示例1
新知讲解
北门
天鹅湖
纪念馆
望湖亭
郁金香园
芍药园
松林
方案示例二
新知讲解
南门
郁金香园
天鹅湖
芍药园
松林
纪念馆
望湖亭
东南门
方案示例3
新知讲解
从一处景点到达另一处景点,怎样说,才能说清楚呢?
除了要说清楚从哪儿到哪儿,还要说清怎么走。
新知讲解
议方法
我们可以直接写清楚起点和终点,然后加入方位词写清地点的转换,每到一处景点时要说清楚方位,要用过渡句来连接或运用合适的动词,如“穿过、登上、沿着、来到”等,来说清楚位置的变化。这样,别人才会听得更明白。
新知讲解
示例
美丽的植物园
星期天,我和我的同学去参观植物园。
北门口下了车我们便迫不及待进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放眼望去一棵棵一排排整齐有序,葱郁挺拔。这时一阵迷人的花香扑面而来,顺着花的香味朝西边飞奔而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好大一个芍药园!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一株株竞相开放,花一瓣瓣一层层地绽放着,花心还可见许多晶莹的露珠,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带我们融入芍药的海洋,置身其中仿佛我们也在飞舞。出了芍药园就是神
新知讲解
秘的天鹅湖了。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湖水宛如一面明镜,白云宝宝和太阳公公像在湖面上玩游戏。一阵风吹过,湖水荡起微波,宁静和谐。虽然它叫“天鹅湖”但是湖面上却一只天鹅也没有。带着些许疑问我们绕过天鹅湖登上了植物园最高的亭台-------望亭湖,这时才发现湖的形状宛如一只天鹅!瞧,这只“天鹅”昂首朝向西南方的天空,尾部正对东北方的纪念馆,木桥则将它的头和身子连在一起,越发的惟妙惟肖。原来这才是“天鹅湖”真正的由来,我们的疑问也得以解开。
临走前我们还参观了纪念馆,和许多游客们一样在那里拍照留念,最后恋恋不舍得离开了。
合作探究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交流实践
我们可以根据要写的景物,确定按什么顺序写,如,观察一处固定的景物,可以按照方位的顺序写;观察变化的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
新知讲解
想一想:哪一处景物最吸引你?
确定内容
人文景观:
附近的博物馆、公园、小区、学校……
自然景物:
山川湖泊、花草树木、日出日落……
新知讲解
你要按照什么顺序向他人介绍景物呢?
确定顺序
人文景物可以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说,自然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新知讲解
在校园东北角的花坛里,有两株紫薇。每到五月份,紫薇那长长的枝条上就开出一串串的花朵。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红云笼罩在枝头。那颜色,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艳丽。走近了,你会发现那枝条上不是一朵花,而是许多朵花,它们挨挨挤挤的,你靠着我,我靠着你,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朵花呢!再靠近些,你会发现一朵紫薇花有五片花瓣,每一片都像少女的大裙摆。在五片花瓣中间,有几根细丝伸出来,有的笔直,有的弯曲,细丝顶端有黄色的花粉,这些细丝就是花蕊。看着这一树灿烂的红花,谁能不驻足观赏呢?
示例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将吸引人的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还通过设计游览路线,写游览顺序的活动,运用了所学方法。让我们对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写作中去。
作业布置
观察你家附近的一处景物,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完后试着修改所写的片段,再誊抄下来。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总结学过的名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为后面的习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愉快习作。
【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的写作顺序非常清晰,写作方法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都有体会,因此他们在“交流平台”中会有序地归纳、总结、消化、吸收。而“初试身手”创设了-种情境,让学生画出参观路线图,按顺序介绍。
【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参观或看到的景物。
【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写景的文章,你学到了哪些写游记的方法呢?
2.引入新课。
怎样将你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有顺序地向他人介绍呢?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3.板书: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4.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A.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B.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3)如何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海上日出》一文中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①《海上日出》太阳变化的顺序:
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②重点描写了天气晴好时、太阳走进云堆中及天边有黑云时这三种景象,语言简洁,生动传神,真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在描写的景物中,作者只详细写了一个或两个景点,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把重点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①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作者通过写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师指导: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5)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回顾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游记的方法和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游记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写游记的方法,为指导后面的“初试身手”与“习作”做铺垫。)
二、初试身手
1.参观植物园。
(1)师过渡:人们常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刚才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究竟有没有真正地掌握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呢?咱们去“初试身手”栏目看看大家的表现吧!
(2)课件出示植物园参观路线图。
(3)读一读,明确要求。
①师指名读题,引导思考:读了题目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②预设:要求我们先根据示意图,画出植物园的参观路线图,再按顺序说一说。
(4)看一看,知晓图片内容。
①师指导:弄清植物园的方位,有几个大门,园内有哪些景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②同桌互相讨论,重点弄清景点的方位。
(5)想一想,怎样参观更合理。
①师引导:你打算从哪个门进入植物园?你打算先参观哪个景点,再参观哪儿,最后参观哪儿?从哪个门离开植物园?你认为怎么安排路线最科学、最合理?
②小组讨论,轮流发言,互相提出建议。
(6)画一画参观路线。
①师指导:同学们,要带领同学参观美丽的植物园,必须得有一定的顺序。刚才在小组交流参观路线时,同学们提了不少好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介绍同一个植物园,每个人的思路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在下笔之前要考虑周全哟!那么,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你设计的参观路线吧!
②生根据示意图,画参观路线。(板书:画一画)
③生展示参观路线。
预设1:南门→郁金香园→天鹅湖→芍药园→松林→纪念馆→望湖亭→东南门。
预设2:北门→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芍药园→松林→北门。
(7)说一说参观顺序。
①我们可以直接写清楚起点和终点,然后加入方位词写清地点的转换,每到一处景点时要说清楚方位,要用过渡句来连接或运用合适的动词,如“穿过、登上、沿着、来到”等,来说清楚位置的变化。这样,别人才会听得更明白。
②生交流,师生评议。
2.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听明白。
(2)明确要求。
①师指名读题,相机引导:读了题目后,你知道了什么?
②预设:按一定顺序与同学交流附近的一处景物。
(3)说话指导。
①确定内容。
a.师:有人说“风景要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最美丽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到我们周围熟悉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一定会发现美丽的风景。想一想:哪一处景物最吸引你?
b.生确定要介绍的景物。
c.师点拨指导:可以是人文景物,如附近的风景名胜、公园、小区、学校……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花草树木、日出日落……
②确定顺序。
a.师:怎样介绍景物才能让别人听明白呢?交流时必须要按一定的顺序。你要按照什么顺序向他人介绍景物呢?
b.生讨论后交流。
c.师小结:人文景物可以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说,自然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4)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将吸引人的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还通过设计游览路线,写游览顺序的活动,运用了所学方法。让我们对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写作中去。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有很多,讨论交流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好办法。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后作业
观察你家附近的一处景物,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完后试着修改所写的片段,再誊抄下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