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课件
《泊秦淮》
文学常识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
诗词原文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译文
诗词译文
迷离的轻烟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夜晚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诗词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修辞: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将两个“笼”字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月下秦淮河边朦胧、冷寂的画面。
炼字: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
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现手法:借古讽今。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这两句看似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用典:借用“后庭花”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炼字:“犹”字形象地写出了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
歌女。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诗词鉴赏
思想情感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融景、事、情、意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名句理解
1、《泊秦淮》中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泊秦淮》中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达标训练
品读杜牧的《泊秦淮》,完成第1~3题。
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迷离的轻烟,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和两岸沉寂的沙滩。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荒淫误国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3、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借商女唱亡国之音《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贾生》
文学常识
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
文学常识
诗词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词原文
译文
诗词文
汉文帝求取贤才,在宣室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座席靠近听讲,
不问国计民生,却只问鬼神之事。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词译文
赏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求”“访”两字,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才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让人感叹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从“求”到“访”到“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崇器重。
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咨询,征求意见。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人能比。
诗词鉴赏
赏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一句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一词,使汉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问”与“不问”的对照,讽刺辛辣,感慨极深。
可惜。
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徒然。
指百姓。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思想情感
1.《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贾生》中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2、《贾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汉文帝访求贤才,与下文所问内容形成巨大反差,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感。
3、《贾生》中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不关心国计民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名句理解
达标训练
品读李商隐的《贾生》,完成第1~3题。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虚伪的求贤姿态的嘲讽和批评,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2、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求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话锋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达标训练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咏叹贾谊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地重视人才、任用人才。诗中的贾生,正如诗人自己,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文学常识
字廷秀,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杨万里
文学常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词原文
译文
诗词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你的去路。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词译文
赏析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首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幽默风趣。
骗得。
空欢喜。
诗词鉴赏
赏析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放”“拦”两个动词,赋予“万山”以人的行为动作,使万山活了起来,它仿佛给人设置了层层圈套,而人的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都体现出来。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同“正”。
诗词鉴赏
这首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显了“行人”被 “赚”后失落的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和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眼前的顺境迷惑。
思想情感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一定不要骄傲自满,而应不断进取的道理。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眼前的顺境迷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名句理解
品读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完成第1~3题。
1、末句的“放”和“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
2、第二句中的“赚”字运用得十分精巧,请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赚”在诗中是“骗”的意思,带有明显的自嘲调侃色彩,幽默风趣。行人以为“下岭”很容易,实则不然,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欺骗了,诗人点而不破,设下悬念,留待后两句解疑。
达标训练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哲理: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在眼前,我们要对前行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蒙蔽。诗中用“登山”“下山”来隐喻人生充满困难和阻碍的哲理。
《约 客》
文学常识
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南宋诗人。
赵师秀
文学常识
诗词原文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词原文
译文
诗词译文
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笼罩在阴雨之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油灯上的朵朵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词译文
赏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家家雨”描绘夏季梅雨的无所不至与绵绵不绝,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约而至的客观原因;“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诗词鉴赏
赏析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照应诗题,“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透露出诗人等待得焦急。“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来访的情景,也写了约客未至的怅惘。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诗词鉴赏
《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夏夜独自候客而客不至的情景。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喧嚣热闹,又何尝不是一种寂静清冷。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而又有几分无聊地“闲敲”棋子等待着客人,静静地看着被震落的灯花。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思想情感
1、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代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写的农村雨夜蛙声四起的景象现在已难得见闻了,令人感慨。
2、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因候客时间长而产生焦躁怅惘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名句理解
品读赵师秀的《约客》,完成第1~3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情。
C. 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候客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B
达标训练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这看似“热闹”的环境,实际上反衬出了夏夜的“寂静”。
3、请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至,他在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有约不来”,只能自己独自打发时光时内心的落寞、失望、焦躁、怅惘,可谓写一细节而尽传精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