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
2.农工商业的发展
3.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什么时候?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经济萧条经济发展经
济
重
心
南
移(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了开发。
(2)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3)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4)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5)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6)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历 史 上 的 北 人 南 迁宋代水利工程
——木兰陂遗址吴越国王钱镠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宋人《农耕图》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太湖围田围田(圩田)2.农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农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有哪些,你能归纳出来吗? 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兴盛3.商业的繁荣农具的改进
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纺织业 制瓷业
采矿业 造船业货币的发展
城镇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繁荣北宋铁锄秧 马翻 车牛转翻车水稻: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江南新开辟了许多茶园。两宋时水稻的推广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宋代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八仙介寿图》宋罗衣宋锦袍宋朝织机南宋棉毯蜀锦南宋棉毯蜀绣哥窑冰裂纹碗 景 德 镇 瓷 器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玉荷瓶(景德镇瓷器)孩儿枕煤被大量开采和使用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罗盘针宋朝的对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这么发达?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何地?它的出现,有何积极意义?北宋纸币南宋纸币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3.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北宋东京城宋代城市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还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宋代的“瓦肆”中有哪些娱乐项目,你知道吗?傀儡戏铜镜宋蹴鞠铜镜宋代相扑图丁都赛戏曲雕砖说书木偶戏斗蟋蟀卜卦规则:不用球门,以踢出花样动作为输赢。比赛时场地要用丝围子围起来,蹴鞠者在其中轮流踢球,以动作失误和不够规范计输赢筹数。如踢给对方的球不到位,输一小筹,踢出了场地则输一大筹,踢出的球不够高、太毒、太重、不该转身的转身了,都要输筹。最后以得筹多者为赢。白 打邻河的茶肆中顾客不少,对街还有浴室和轿铺。宋烹茶图宋代月饼模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经济中心南移原因魏晋南北朝的开发
南方政局的稳定
北方人口南迁
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的支持表现农业:水稻 棉花 茶
手工业:制瓷 纺织 造船
商业:城市 贸易 纸币 1. (2010·福州中考)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C2.(2010·青岛学业考试)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3. (2010·聊城学业考试)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A4. (2010·南京学业考试)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参考答案:
(1)张择端;东京(开封)
(2)瓦子;邸店;轿子
(3)交子;市舶司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假如你是国家的主席,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1、重视发展经济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5、重视对外贸易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