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岳麓版七下)(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岳麓版七下)(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01 22:41:37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这部电视剧主要记载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谁?他要去干什么?这部电视剧是以谁为原型创作的?他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在这一时期,对外交往方面还有哪些事情发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游
1.遣唐使
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朝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
陆 路
海 路
可到达朝鲜半岛
可达朝鲜半岛、日本
沿丝绸之路可到达
中亚、西亚
从广州
出发
经林邑,西
至狮子国,
绕天竺,达
波斯湾
经吐蕃可到天竺,
经南诏可至骠国
从长安出发
向南
向西
向东
从登州、
扬州出发
长安
广州
市舶司
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
广州是最大
的外贸港口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
市舶司,管理对外
贸易,市舶司是我
国历史上最早设置
的管理对外贸易的
官署。
——唐朝的对外交往
日本遣唐使
  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遣唐使离开日本
日本长卷古画《东征传绘卷》片断
  从630~895年的260多年中,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来中国,其中三次因故中止,一次仅到朝鲜,两次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一次为特派使团迎接遣唐使回国。日本真正的“遣唐使”为十二次。
著名人物: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
日本官方派出遣唐使
空海
空海纪念碑
空海石像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在西安之阿倍仲麻吕像
阿倍仲麻吕诗碑(江
苏省镇江)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遣唐使的作用: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日本青龙寺
使节、留学生来唐
吉备真备曾任两次遣唐使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奈良时代政治家、学者
※ ※ k g s z t d h b p m y r w


a あ
ア か
カ が
ガ さ
サ ざ
ザ た
タ だ
ダ は
ハ ば
バ ぱ
パ ま
マ や
ヤ ら
ラ わ



i い
イ き
キ ぎ
ギ し
シ じ
ジ ち
チ ぢ
ヂ ひ
ヒ び
ビ ぴ
ピ み
ミ い
イ り
リ い



u う
ウ く
ク ぐ
グ す
ス ず
ズ つ
ツ づ
ヅ ふ
フ ぶ
ブ ぷ
プ む
ム ゆ
ユ る
ル う



E え
エ け
ケ げ
ゲ せ
セ ぜ
セ て
デ で
デ へ
ヘ べ
ベ ぺ
ペ め
メ え
エ れ
レ え



o お
オ こ
コ ご
ゴ そ
ソ ぞ
ゾ と
ド ど
ド ほ
ホ ぼ
ボ ぽ
ポ も
モ よ
ヨ ろ
ロ を

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黑色为平假名 蓝色为片假名)
吉备真备借鉴汉字楷书
创制了日文的楷书字母
即“片假名”
2.鉴真东渡
  1980年4月13日,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由日本运抵上海虹桥机场,14日下午抵达扬州大明寺,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扬州市各界人士参观鉴真大师坐像
   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是扬州大明寺住持。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上,是扬州最著名的古刹。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武帝大明年间,故名大明寺。现存建筑为清朝时所建。
大明寺
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鉴真坐像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两国在扬州共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为兴建鉴真纪念堂奠基。1973年,纪念堂建成,由门厅、碑亭、回廊和正堂组成,建筑形式着意仿唐,门、亭、廊、大殿古朴有据,气氛肃穆。堂内殿中有鉴真坐像,神态安祥而坚毅。两侧挂有四幅绢本壁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庆七星岩、日本鹿尔岛大字秋目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展示了鉴真生活和历经过的地方。
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
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遇险
——鉴真东渡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次数 概        况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
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
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
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 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东渡示意图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唐代建筑圆通寺
日本平安时代
建筑平等院
3.玄奘西游
 玄奘简介
  玄奘(602~664),名陈祎,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经过艰苦努力,他精通了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十六年后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
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
印度佛教圣地菩担伽耶
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西行路线图
  此图是根据宋人所绘《玄奘西游像》而刻在一块石碑上的。
  后来,石碑遭破坏,人们根据原石碑的拓片重新凿刻,以后又根据石刻像做成画像,着色后现供奉在陕西长安县兴教寺内的殿堂里。
  645年,玄奘携657部
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玄奘取经回长安
《大唐西域记》书影
  慈恩寺的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相传是为了保存玄奘由天竺带回的佛经而扩建,最上层即为玄奘藏经之所,故又称“经塔”。
学习佛经
传授佛法
天竺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日本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放进取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对比表
贡 献
到达地方
目 的
优秀品质
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走进中国
遗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访问的原因
遣唐使的作用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突出代表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
鉴真东渡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玄奘西游
玄奘的贡献
1. (2010·重庆中考)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
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
贡献,他是( )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D
2.(2010·长沙中考)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
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
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D
3. (2010·广东学业考试)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
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C
4. (2010·泉州中考)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
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