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
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
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身边事
12月1日这一天,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佩戴红丝带,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呢?
学习目标
1、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描述艾滋病的危害。
3、关注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HIV,也叫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
探究竟 调查
1.全班同学自愿结合成若干组,每组选出组长。
2.确定调查内容,如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过程及症状、易感人群、对人类的危害、怎样预防艾滋病等。
3.各组分别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纸、杂志、科普书籍,可以从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收集资料,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到学校医务室、附近的防疫站或医院访问医务人员,从中获得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4.各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结果填入下表。
关于艾滋病的调查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艾滋病
HIV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
每毫升中HIV的平均数(个)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液
羊水
唾液
18000
11000
7000
4000
1
---体液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HIV侵入人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对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免疫功能缺损。
初期(2-6周):不明原因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
潜伏期(2-10年):无临床症状。
终期(2-3年):肝脾肿大、恶性肿瘤、呼呼吸困难、中枢神经
系统麻痹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母婴传播
1.性传播
3.血液传播
(吸毒、器官移植、非法采血等)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常识,不接受被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不吸毒等。要做到遵纪守法,严肃道德行为,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思考讨论
以下行为会不会传染艾滋病?
不会传染!
注意
正确对待艾滋病
不要歧视,从精神上给与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得到关爱!
政府的关怀
颁布《艾滋病防治条例》
“四免一关怀”政策
社会的关怀
学校教育
思考讨论
当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后怎么办?
艾滋病试纸
(血液、唾液)
当堂练
1.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 )
A.免疫系统
B.消化系统
C.血液系统
D.神经系统
A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或血制品
B.危险性行为
C.注射器和针头
D.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
D
试试看
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艾滋病的信息资料,制作墙报或举办图片资料展览。
开眼界
神秘病毒的出世
(1)概念:
(2)病原体:
(3)传染源:
(4)传播途径:
(5)预防措施:
(英文缩写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携带者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小结
随堂演练
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包括( )
A.静脉注射毒品
B.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C.不安全的性行为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D
2.对待艾滋病患者,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A.不要与艾滋病患者谈话,远离他们
B.对它们应采取歧视和冷漠的态度
C.对他们要善待与宽容,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同情
D.他们是罪人,应该把他们隔离
C
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艾滋病主要通过握手等体表接触传播
B.艾滋病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C.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
D.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
24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
学好生物,学会的生活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