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基础知识文学与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练
1.下列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B.《水浒传》中林冲在风雪山神庙后投奔梁山,受到寨主王伦刁难,只得下山去寻取投名状。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D.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现存七篇。
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C.“鄙人”“晚生”“不才”“愚兄”是谦辞;“贤侄”“高见”“莅临”“垂范”是敬辞。
D.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子等习俗。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 )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分国编次;《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均选自《战国策》。
B.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话剧剧本《屈原》是一部历史剧,作者郭沫若。
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文章注重推理,逻辑严密;类比恰切,雄辩有力。
D.《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是苏轼豪放词作的代表。
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我爱这士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D.《谈读书》的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作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5.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情节的概述或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简·爱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但她自尊、自立、自强,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水浒传》中林冲被设计陷害,误闯白虎堂,惹上官司,发配沧州,也没有反抗,有忍和懦弱的一面。
C.《骆驼祥子》中虎妞因难产死后,祥子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车,对人生不再抱有希望,彻底走向堕落。
D.《西游记》中唐僧虽佛法高深,却没有谋生能力。且多次不听取悟空的劝告,相信猪八戒的谗言,从而导致自己常常被妖怪捉去。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和《桃花源记》。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名著《西游记》中有“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成语中有“三山五岳”“三顾茅庐”等。
C.《大学》《尚书》《论语》《孟子》被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中国人公认的享有权威性的经典文献。
D.《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文中提到作者“仇猫”的原因之一是隐鼠之死。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
B.《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C.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
D.古代女子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
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塑造了众多特点分明、形象鲜明的人物,它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B.《简 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 爱为追求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而逆袭奋斗成功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特 勃朗特。
C.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
D.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 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9.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B.诗人张友正有诗云:“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这里的露,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于深秋的节气白露。
C.小雨学习时弟弟总爱来捣乱,正在复习特定年龄称谓的她忍不住对着弟弟呵道:“黄发小儿,休得淘气!”
D.张雷把妻子创作的书画送给老领导并附信:“拙荆在美术学院工作,此为其涂鸦之作,敬请笑纳。”
10.下列对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正红旗下》《四世同堂》,中篇小说集《月牙集》,短篇小说集《樱海集》,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其散文《济南的冬天》被选入初中教材。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书中塑造了周进、范进等八股迷。
C.《简 爱》是法国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后获得幸福的故事。
D.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典范,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被称为“及时雨”。
11.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教学相长”出自《礼记》,“一鼓作气”出自《论语》。
B.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D.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我为什么而活着》。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用“丝竹”代指音乐,用“桑梓”代指故乡。
B.《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的“弈”指投壶,是宴饮时一种游戏,即把箭投向壶中。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
D.乡试是省级考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称举人。
13.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变色龙》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它引人发笑,也令人深思。
B.《列子》中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旧题为列御寇著,《杞人忧天》节选自其中。
C.《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
D.从鲁迅的杂文集《朝花夕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历程。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其中,常见的敬辞有“令尊”“拜托”“惠存”“恭候”“奉陪”“贵庚”“垂青”“贤弟”“高见”等。
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文章《醉翁亭记》《卖油翁》。
D.“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这句话中画横线的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纪年法,如“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里的“元丰”,就是皇帝的年号。
B.莫泊桑,法国人,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我的叔叔于勒》出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另有《项链》《悲惨世界》等短篇小说。
C.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即:春天的开始,“立春”的上一个节气是“大寒”。
1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海澄。抗战爆发后,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火把”。
B.《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独立人格、爱情和尊严而奋斗挣扎的故事。
C.《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
D.《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些诗词历来脍炙人口,其中“渔家傲”“南乡子”是词牌名。
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祭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代称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
C.汪曾祺所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D.《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18.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散文集《朝花夕拾》。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朱赫来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
C.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第三年时陪国王巡视边疆,他假装生病,被鹰叼起来,被船发现后获救回到了英国。
D.《简·爱》中罗切斯特和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从国外赶回英国阻止这场婚礼举行的人是伯莎·梅森。
19.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B.从结构形式上看,“范进中举”“愚公移山”“曹刿论战”“白杨礼赞”这几个短语的构成方式完全相同。
C.小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求助于小龙,小龙说:“你放心,我一定鼎力相助!”
D.“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20.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B.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我们学过他的《春》和《背影》。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D.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试卷第1页,共3页
1.A
【详解】
A.蒲松龄的代表作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故选A。
2.A
【详解】
A.孟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非“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故选A。
3.A
【详解】
A.《陈涉世家》出自《史记》。
故选A。
4.A
【详解】
A. “‘河阳’指黄河南岸”错。河阳,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故选A。
5.C
【详解】
C.《骆驼祥子》中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随着小福子上吊自杀,吹熄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祥子彻底走向了堕落,最后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本项对祥子彻底走向堕落的时间节点“虎妞死后”表述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C.“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尚书》并非“四书”之一;
故选C。
7.D
【详解】
D.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于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拜手”不是古代女子的礼仪;
故选D。
8.C
【详解】
C.“见谅”的意思是请对方原谅自己的客套话,是对他人说的,不是自称,应为敬辞,所以说“见谅”是谦辞是错误的。故选C。
9.D
【详解】
A.有误,传统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B.有误,“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中的“苍苍”指深青色;“青春”指春天。这两句大意是:颜色深青的芳草无边无际,草叶含着露水珠儿,丛立在春天的原野上。据此可知诗句描写的春天的景色,选项中“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于深秋的节气白露”错误;
C.有误,“黄发”指代老人,不可用来指比自己还小的弟弟;
故选D。
10.C
【详解】
C.夏洛蒂 勃朗特是英国作家,并非“法国作家”;
故选C。
11.A
【详解】
A.表述不正确。“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出自《左转》,而非《论语》。故选A。
12.B
【详解】
B.《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的“弈”指下棋;“射”指投壶,是宴饮时一种游戏,即把箭投向壶中。故选B。
13.D
【详解】
D.《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杂文集。故选D。
14.B
【详解】
B.“社稷”一词,“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土、谷是人们首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因而也必然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所以"社稷"也常常便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故选B。
15.B
【详解】
B.《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选B。
16.A
【详解】
A.抗战爆发后,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其中没有“火把”;
故选A。
17.C
【详解】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不是汪曾祺;
故选C。
18.C
【详解】
C.有误,选项中的“小人国”表述有误,这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大人国梗概: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故选C。
19.A
【详解】
B.“范进中举”“愚公移山”“曹刿论战”是主谓短语,“白杨礼赞”是偏正短语;
C.鼎力相助,敬词。意思是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不能用于自己帮助别人;
D.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故选A。
20.A
【详解】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