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轮中考化学人教第九单元:溶液习题(有)答案
人教第九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氯化钠溶于水,其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内的液面几乎保持不变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氯化钠晶体
C.硝酸铵晶体 D.生石灰
4、以下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鱼儿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氧气易溶于水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洁精去除油污是乳化,汽油洗油污是溶解
D 近几年很多铁制品由不锈钢替代 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抗腐蚀性能好
A.A B.B C.C D.D
5、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 5gCuSO4 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物质A的饱和溶液不可能再溶解物质B
B.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7、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20 ℃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40 ℃时,将5 g KCl加入10 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D.50 ℃时,将50 g KN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KNO3固体析出
8、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的.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40% B. 30% C. 20% D. 10%
9、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量取、计算、混匀、装瓶
C.称取、计算、混匀、装瓶 D.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0、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
A.碘酒中的碘 B.糖水中的糖 C.泥水中的泥沙 D.生理盐水中的盐
11、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两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12、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3、将50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⑴t2℃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是_____g;
⑵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⑶将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15、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
1. 16、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8
(1)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 .
(2)20℃时,将20g NaCl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稀释36%的NaCl溶液的方法来配制10%的NaCl溶液.
(3)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 ______ .
(4)80℃时,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20℃时,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KNO3溶液的浓度小于NaCl溶液浓度
C、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KNO3>NaCl.
17、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乙,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8、请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溶液。
(1)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颜色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质由分子构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质由离子构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溶剂不是水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____________的溶液。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三、实验题。
2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内容]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0 ℃时,用量筒各取5 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 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解 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量筒各取5 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 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 ℃,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有较多KNO3未溶解,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计算题。
22、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 ⑴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要加入蔗糖多少克?⑵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需要加入水多少克?
2022年二轮中考化学人教第九单元:溶液习题(有)答案
人教第九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答案】D。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氯化钠溶于水,其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C
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内的液面几乎保持不变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氯化钠晶体
C.硝酸铵晶体 D.生石灰
【答案】B
4、以下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鱼儿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氧气易溶于水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洁精去除油污是乳化,汽油洗油污是溶解
D 近几年很多铁制品由不锈钢替代 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抗腐蚀性能好
A.A B.B C.C D.D
【答案】A。
5、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 5gCuSO4 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答案】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物质A的饱和溶液不可能再溶解物质B
B.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答案】D
7、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20 ℃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40 ℃时,将5 g KCl加入10 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D.50 ℃时,将50 g KN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KNO3固体析出
【答案】C
8、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的.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40% B. 30% C. 20% D. 10%
【答案】D
9、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量取、计算、混匀、装瓶
C.称取、计算、混匀、装瓶 D.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答案】A
10、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
A.碘酒中的碘 B.糖水中的糖 C.泥水中的泥沙 D.生理盐水中的盐
【答案】C。
11、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两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12、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B
13、将50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答案】C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⑴t2℃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是_____g;
⑵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⑶将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 75; 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 乙>甲>丙
15、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
【答案】减小
2. 16、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8
(1)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 .
(2)20℃时,将20g NaCl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稀释36%的NaCl溶液的方法来配制10%的NaCl溶液.
(3)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 ______ .
(4)80℃时,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20℃时,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KNO3溶液的浓度小于NaCl溶液浓度
C、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KNO3>NaCl.
【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饱和;不能;降温结晶法;A、B
17、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乙,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答案】(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 (4)小于
18、请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溶液。
(1)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颜色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质由分子构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质由离子构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溶剂不是水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蔗糖溶液 (2)医用酒精 (3)硫酸铜溶液
(4)蔗糖溶液 (5)食盐溶液 (6)碘酒(答案合理即可)
19、(1)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____________的溶液。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答案】(1)一定温度 溶剂 不能再继续溶解
(2)一定温度 溶剂 继续溶解
(3)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再溶解该物质
(4)溶质 溶剂 蒸发溶剂 溶剂 冷却
2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1)量筒 (2)7.5;42.5 (3)左
(4)【答案】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 (6)100
三、实验题。
2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内容]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0 ℃时,用量筒各取5 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 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解 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量筒各取5 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 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 ℃,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有较多KNO3未溶解,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温度、溶质和水的质量 温度 不同
(2)温度 溶质的种类及质量和水的质量 不相等
四、计算题。
22、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 ⑴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要加入蔗糖多少克?⑵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需要加入水多少克?
【答案】需要加入蔗糖12.5克。需要加入水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