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略29:列举题题型精选最新模拟专项练习
历史列举题的题型功能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它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基本能力。它相对问答题语言要简洁明了一些,几乎与中考历史材料题处在同一层次的考试区分历史列举题是命题的好方式,许多省区的中考历史试题都沿用此种方式命题。
历史列举题的命题结构形式般表现出: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归类形式的列举,有合并同类相异的列举,有结合概括综合性的列举,有比较对比型的列举,其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具有很强的明彻性
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是:认真审题。审出范围,审出类别,审出具体内容,方可作答。
作答时,按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展开,点到为止,即做到简洁明了。 答题时要求规范,系列化、条理化
形式一 横向列举题
横向列举题主要以考查某单元、课的系统知识为王,横向列举题的答案要点分布在知识“块”中,跨度不大,答案重内在的联系,或是前后相承关系,或是因果关系。横向列举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组图和识记能力,类似问答题中的简答题。解答横向列举题要求在平时复习时,要认真地逐单元、逐课逐段地阅读教材,牢记知识点,掌握每个单元、课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要点。
形式二 纵向列举题
纵向列举题以考查学生的知识“点”为主。答案散见于各单元、课中,甚至所有教材中,跨腹较大。纵向列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是否分门别类,融会贯通。考查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尤其是联想能力。解答纵向列举题要求先对历史知识进行綜合归纳,然后提炼要点。纵向列举题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自己熟悉掌握基础知识后的运用能力。
形式三 组合列举题
解答组合类型的列举题从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确,即确定题目主题,每道列举题前面都有一句引言,阅读引言中的限定词归纳考题主题,明确考查范围,一般情况下,列举题都是一个小专题。通过确定主题,缩小范围明确目标。
第二步:提,即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确考查点。阅读每小题的题干,提取中心词明确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步:明,即明确求答的要素。通过阅读题干,在横线前后找到相应的求答词,明确所填内容的属性,如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的名称等。
第四步:填,即填写答案。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回归所学知识,填写正确答案。填写时一定力求简练、准确,不出现错字或别字。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翻阅教材或者教辅资料求证。
1.组合列举题。(1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屠场”和“地狱”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代号“霸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八路军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6)1937年______________事件爆发,日本全面侵华。_________年,日本投降,今年是日本投降__________周年。
(7)1947年领导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战败的军事集团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凡尔登战役;
(2)诺曼底登陆;
(3)百团大战;
(4)斯大林格勒战役;
(5)非洲独立年;
(6)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1945年,70周年。
(7)尼赫鲁;
(8)轴心国集团。
【破题步骤】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于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二战时期,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为1944年6月开始的诺曼底登陆。
(3)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进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4)1942年至1943年苏德之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苏军胜利而结束,至此,苏军开始向德军发动进攻,斯大林格勒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转折点。
(5)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今年(2015年)是日本投降70周年。
(7)1947年领导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领导人是尼赫鲁。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战败的军事集团是由德、意、日三国形成的轴心国集团。
1.(2022·吉林·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二中学校模拟预测)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对应的国际组织名称。
(1)一战前,与三国同盟对立的军事组织——
(2)一战后,巴黎和会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
(3)二战中,与法西斯同盟对立的军事组织——
(4)二战后,提高西欧国家国际地位的区域组织——
【答案】(1)三国协约。
(2)国际联盟。
(3)反法西斯同盟。
(4)欧洲联盟。
【解析】
【详解】
(1)一战前,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在美国倡导下,1920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国际联盟盟约》,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性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它表明人类开始寻求以建立国际机构的形式,来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英法操纵国联。
(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1年成员国签定《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提高了西欧国家国际地位。
2.(2022·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一模)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及发明家各一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蒸汽时代。瓦特;史蒂芬孙。(任意一位即可)
电气时代。爱迪生;戴姆勒;本茨;莱特兄弟等。(任意一位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明家有瓦特、史蒂芬孙、富尔顿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发明家有爱迪生;戴姆勒;本茨;莱特兄弟等。
3.(2022·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一模)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1)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______ 。
(2)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______ 。
(3)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______ 。
【答案】(1)《十二铜表法》。
(2)《罗马民法大全》。
(3)1787年美国宪法。
【解析】
【详解】
(1)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4.(2022·吉林·一模)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第一”。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一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汉谟拉比法典》
(4)《独立宣言》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南京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性质的文件。
(2)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巴比伦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依据所学可知,《独立宣言》是美国立国文书之一,宣布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这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5.(2022·吉林·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二中学校模拟预测)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使雅典奴隶制达到高峰——
(2)创立“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4)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5)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
【答案】(1)伯里克利。
(2)屋大维。
(3)亚里士多德。
(4)麦哲伦。
(5)罗伯斯庇尔。
【解析】
【详解】
(1)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雅典达到全盛,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还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他提出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4)1519年-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掌握法国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6.(2022·吉林·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二中学校模拟预测)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4)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5)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答案】(1)《十二铜表法》。
(2)《罗马民法大全》。
(3)《独立宣言》。
(4)1787年美国宪法。
(5)《拿破仑法典》。
【解析】
【详解】
(1)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
(4)为了改变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状况,1787年,美国独立的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其主要内容是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权力架构。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5)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7.(2022·吉林·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二中学校模拟预测)根据提示写出相应事件
(1)1912年1月1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是______。
(2)召开于长征途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
(3)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______。
(4)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遵义会议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故1912年1月1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根据所学知识,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召开于长征途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3)根据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故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根据所学知识,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开始。故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8.(2022·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列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两次即可)
【答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解析】
【详解】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故答案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9.(2022·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一模)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秦朝时期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隋朝时期开创的选官制度——
(4)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
【答案】(1)长城(或秦长城)
(2)《史记》
(3)科举制度
(4)筒车
【解析】
【详解】
(1)联系所学可知,公元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打败匈奴后,为防止其再次南下,派人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和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是筒车。
10.(2021·吉林松原·一模)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
(2)祖冲之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3)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4)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答案】(1)长安
(2)《大明历》
(3)唐朝
(4)巨鹿之战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著有《缀术》,创立大明历,制造千里船,水碓磨等,可知祖冲之创作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大明历。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自、杜甫和白居易.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农民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