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略27:否定型选择题题型精选最新模拟专项练习
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主要特点:
(1)从题干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达否定式的提示语或限制词,如“不是”“不包括”“没有”“不可能”“不正确”“错误的”“无关”“不符合”“不属于”“表述错误的”等。
(2)从能力要求上看,除考查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别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容易产生失误。
解题通法:
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1.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洋务运动改变中国经济结构体系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A
【破题步骤】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1849—1911年,西方列强并没有放松对华侵略,故A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根据材料表格中农业税比重逐年减少,工商杂税逐年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图表数据表明了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工商业迅速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于民建设厂的限制,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还有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故BC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模拟预测)在学习和研宄历史的过程中,要对众多历史事件、历史要素进行关联分析。下列史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解放战争一一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一一人民政权巩固
C.三大改造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大跃进运动一一工业大国之梦实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出现了“左”倾错误,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没有实现工业大国之梦,D项符合题意;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前提条件,A项不符合题意;1952年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B项不符合题意;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2022·湖南张家界·一模)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历史概念,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说法正确,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B项说法正确,排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D项说法正确,排除。故选C项。
3.(2022·山东德州·一模)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包括( )
A.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B.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
C.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西藏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巩固了新生政权,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不准确。1959年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不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4.(2022·江苏泰州·一模)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下表中说法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 地区 事件
A 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B 西藏 元朝时设宣政院,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 台湾 明朝时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香港 1997年回归祖国,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事务。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建事务。排除A项;元朝时设宣政院,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B项;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设香港特别行政区。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江苏·睢宁县树人中学一模)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年份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A.到1952年,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B.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C.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D.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迈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区域合理,B项符合题意;1952年工业总产值小于农业总产值,A项不符合题意;1952年——1957年间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工业总产值最终超过农业总产值,C项不符合题意;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迈进,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6.(2022·天津红桥·一模)下列关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因此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是1954年宪法中制定,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B项不符合题意;五四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7.(2022·湖南张家界·一模)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对应错误的是( )
A.本茨—汽车富尔顿—汽船 B.莱特兄弟—飞机斯蒂芬森—火车
C.瓦特—珍妮机诺贝尔—现代炸药 D.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珍妮机的发明人是哈格里夫斯,诺贝尔发明了炸药,C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本茨发明了汽车,富尔顿发明了汽船,A项对应正确,排除;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B项对应正确,排除;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D项对应正确,排除。故选C项。
8.(2022·安徽·模拟预测)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①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③日本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迅速恢复 ④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①正确;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表述太绝对,排除②;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排除③;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④正确。①④正确,C项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9.(2022·江苏泰州·一模)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中外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C.1861年亚历山大三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引领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领导人是亚历山大二世。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排除B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增强了自身实力,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广西河池·一模)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的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下列对于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道路的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B.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改革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阻碍 D.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俄国农奴制改革面临的主要是统治危机,俄国没有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两国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两国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由此可见,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和日本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阻碍,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B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1.(2022·广东·模拟预测)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B.《英国人富尔顿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C.《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和产力》
D.《工业革命是从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开始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英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新突破。美国著名工程师富尔顿发明汽船,B项符合题意;而ACD项表述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2022·湖南娄底·一模)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法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十二铜表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B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CD项中的说法表述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13.(2022·云南昆明·一模)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有很大局限性
B.雅典民主政治在梭伦执政时期达到了顶峰
C.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
D.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具有很大局限性,A项说法正确,排除;雅典的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官吏通过选举产生,C项说法正确,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决策机构,D项说法正确,排除。故选B项。
14.(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有误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鼓励人们追求幸福生活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不是单纯地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借复兴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D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鼓励人们追求幸福生活,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5.(2022·江苏无锡·一模)不管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有他们独特的文明标志。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汉漠拉比法典》——欧洲法学的渊源 B.伯利克里当政——雅典民主达到高峰
C.金字塔——大河流域的文明杰作 D.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成文法典,而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古罗马《十二铜表法》,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B项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杰作,而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项不符合题意;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促进了半岛的统一,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