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终极攻略22:题型专练-因果型选择题 学案(解题指导+最新模拟专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历史终极攻略22:题型专练-因果型选择题 学案(解题指导+最新模拟专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2 15: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略22 因果型选择题题型精选最新模拟专项练习
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历史结果,在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因果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要分清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有:(1)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2)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1、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疯狂的股票投机活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德意日法西斯的殖民扩张
D.美国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
【答案】B
【破题步骤】
确题型 由题干关键词“是因为”可判断出这是因果型选择题。
审题干 一审限定词:“1929年”“美国”。二审中心词: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明题意 明确题意:这个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辨选项 A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故不符合题意;C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最终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故不符合题意;D是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选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会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必然会发生经济危机,因此,这个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故B符合题意;A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故不符合题意;C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最终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故不符合题意;D是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南通·一模)隋唐时期,洛阳日益成为南粮北运的水陆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的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
A.孝文帝迁都洛阳 B.大运河的开通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外交流频繁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唐时期,洛阳日益成为南粮北运的水陆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的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B项正确;孝文帝迁都洛阳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江南地区的开发与洛阳无关,排除C项;中外交流频繁与洛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黑龙江大庆·一模)宋初大将曹翰在《退将诗》中写道:“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 )
A.宋朝轻视文化教育 B.宋朝经济水平低
C.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宋朝没有战争,社会安定
【答案】C
【详解】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C项正确;宋朝重文轻武,并非轻视文化教育,排除A项;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合宋朝史实,排除。故选C项。
3.(2022·广东江门·一模)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刷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宋朝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
C.宋朝科举制发展和完善 D.宋朝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勾栏、瓦肆,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平台。宋代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宋朝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项正确;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与杂剧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宋朝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不是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排除B项;宋朝科举制发展和完善不是杂剧出现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江苏扬州·一模)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明清出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主要原因是
A.锦衣卫的设立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军机处的设立 D.削弱地方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以前丞相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但是明清时期丞相制度被废除,从而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皇权高度集中,因此“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正确;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但是与清朝不符,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前期雍正皇帝采取的措施,但是与明朝不符,排除C项;皇帝独裁凸显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2·山东济宁·一模)下图是1842—1846年英国对华贸易情况,造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年代 输出总额(英镑)
1842 969381
1843 1456180
1844 2303619
1845 2394827
1846 1791439
A.大量赔款投入到产品输出上 B.同清政府协定关税带来的增长
C.割占香港岛的获益 D.大量进口中国茶叶等商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842—1846年英国对华贸易情况”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依靠其所获得的特权,即协定关税,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出口,导致1842年到1845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增长较快,B项正确;“大量赔款投入到产品输出上”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排除C项;“大量出口中国茶叶等 “与”1842—1846年英国对华贸易情况”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河南南阳·一模)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从而大大促进列强在华投资的增加,A项正确;《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列强在华投资增加的原因,并不是强调“门户开放”政策,排除C项;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与“列强在华投资增加”这一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江苏无锡·一模)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标志着西方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因此材料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1895年宣告破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成为合法,实业救国思潮的掀起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2·陕西宝鸡·一模)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说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项正确;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是辛亥革命成果之一,但题意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排除A项;民族工业的产生的是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湖南常德·一模)下表是不同时期《新青年》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在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出现的频率最高,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9—1918.2 1919.1—1922.7 1923.6—1926.7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
C.抗日战争的进行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不同时期《新青年》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在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出现的频率最高”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项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排除A项;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C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192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材料体现出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
A.北伐将士英勇作战 B.国共两党的合作
C.共产党的模范作用 D.工农群众的支持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枪与笔联合起来”体现出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战场表现,排除AC项;题干也没有提及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2·辽宁丹东·一模)抗美援朝的原因有( )
①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②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③侵朝美军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④美国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抗美援朝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爆发后,①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②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③侵朝美军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④美国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于是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①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A、B、D三项不全面,排除。故选C项。
12.(2022·山西临汾·一模)1920年,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创办了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上海水泥厂)。解放前,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其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新中国经济的推动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人民公社时期的人民生产积极性激增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改造为公有制的企业,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升了企业的产量,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水泥厂在1920年就成立了,而不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成立的,排除B项;人民公社从1958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2·福建·模拟预测)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与国营经济”在国民收入中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1956年,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济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所以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比例大幅度提高。B项正确;土地改革完成后,依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C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2·山西·一模)“到1959年时,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同仁堂)职工人数由190人增加到539人……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密制丸药由140万丸增加到6864.2万丸………虎骨酒由3万斤增加到30.5万斤……”,这么多的“增加”是因为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C.实施了公私合营 D.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到1956年,同仁堂实施了公私合营,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产量剧增,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同仁堂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手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5.(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 B.克伦威尔的个人专权统治
C.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克伦威尔的个人专权统治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排除B项;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2·黑龙江·一模)美国的诞生源于18世纪的一场重大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会与王权矛盾尖锐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国殖民统治产生矛盾,即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AD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排除;殖民扩张与掠夺与美国独立战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7.(2022·河南新乡·一模)恩格斯评价《法国民法典》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为法律的惟一的现代民法典……成为世界各国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你认为恩格斯这样说是因为《法国民法典》( )
A.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 B.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的《民法典》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动产或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并以具体的条文排除封建法规,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依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故选C项;《权利法案》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独立宣言》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8.(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20世纪初,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德国的11倍。到了一战前,德国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强大起来的德国同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这表明一战爆发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
C.德国崛起于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
D.巴尔干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情绪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初,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德国的11倍。到了一战前,德国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强大起来的德国同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可知,一战前英、德两国的殖民地面积与工业产值地位不匹配,故反映一战爆发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德国崛起后,与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巴尔干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情绪”,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2·安徽·一模)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社会主义苏联 B.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
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D.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
【答案】C
【详解】
根据“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私人企业的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说明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非为了遏制苏联和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排除AB项;此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2·江苏苏州·一模)在1932年2月美国国会委员会上有这样的陈述,“他今年秋天杀了3000只羊,把它们抛到峡谷里,因为用船运一只羊需要1.10美元,而他卖一只羊当时还不到1美元。他说,他已养不起这些羊了,只有将他们抛进山谷。”出现材料中描述情景的原因是( )
A.爆发了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出台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它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出台是在1933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政治的多极化趋势是在1991年以后,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