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雅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B.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C.身体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
D.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2020·枣庄)“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下列生活方式,能为健康加分的是( )
A.被动吸烟的危害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
B.果汁饮料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代替饮水
C.酒精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痕,可多喝酒促进健康
D.感冒时可以自行到药店购买处方药进行治疗
3.下列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每天梳头发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鱼虾等,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4.(2020·北京)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作出正确行为选择。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远离毒品,拒绝吸烟和酗酒 B.避免干扰,尽量调大耳机音量
C.按时作息,形成良好生活规律 D.均衡膳食,保证合理营养摄入
5.(2020·株洲)以下“俗话”较符合健康生活习惯与行为的是( )
A.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B.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开心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6.(2020·天水)在下列健康评价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是( )
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我的身体很灵活
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7.(2020·赤峰)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指压近心端止血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8.(2020·沈阳)下列选项中,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B.怕生病, 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
C.暴饮暴食, 碳酸饮料当水喝
D.不吸烟、 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
9.(2020八上·虎林月考)下列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网瘾综合征 B.糖尿病 C.恶性肿瘤 D.甲肝
10.(2020·鸡西)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 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6 46 31 22 0
A.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快
B.酒精浓度越低水蚤心率越慢
C.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11.(2020·门头沟模拟)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量越大越好。
B.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食、暴饮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1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13.“毒品善伪装,千万别上当”。关于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吸毒使人免疫力下降,体质孱弱
B.服用含有毒品的“聪明药”,提高成绩
C.过量吸食毒品会引起急性中毒
D.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14.(2020七下·岑溪期末)当出现某些问题时,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
A.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B.将烦恼向亲友诉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15.(2020七下·德城期末)近年,陆续出现一些体育明星和歌星吸食毒品的新闻.下列关于吸毒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鸦片、吗啡等毒品具有镇痛效果,应该吸食
B.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C.明星吸毒,可见吸毒是一种潮流,可以追随
D.吸毒很易上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不可效仿
16.(2020七下·重庆期末)我国已颁布了戒烟令,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可提神并有助于社会交际
B.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青少年吸烟对肺的伤害更大
D.烟雾可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
17.(2020·海南)下表所列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时经常向棉絮滴加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D 观察叶片的结构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上表皮 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
A.A B.B C.C D.D
18.(2020八下·盐都月考)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19.(2019·巴中)作为一名宣传员,你能指出下列有关吸毒危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吗( )
A.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B.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C.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D.对社会影响不大
20.(2019·保定)“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TC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体
D.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二、综合题
21.(2020·宜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 ,新冠肺炎病人属于 ,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 。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至少答2条)。
22.(2020七下·郑州期末)近年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交警同志的帮助下,开展了“饮酒是否能影响人体动作准确度”的实验。实验时每组均为3人,测试者重复实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测试要求 组别 测试者饮 酒量(mL) 测试准确的次 数(平均值)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指向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0 20
二 50 18
三 100 9
四 150 5
五 200 3
六 250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饮酒量为0mL的测试者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2)上述六次测试,除 不同外,其余条件均 。
(3)为了 ,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人体 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 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80万人,我国将艾滋病的防治纳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初步构建起符合国际标准并适合国情的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检測体系,将HIV血液筛查窗口期由3周缩短到2周,实现了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由点到面的提升。
材料二:2018年5月25日玉林市教育局发出了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评比方案,旨在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走出困境,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主要是目前尚未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2)艾滋病的病毒存在于患者和携带者的体液中,主要传播途径有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 (选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4)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拒绝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_)
A.吸烟会影响他人的健康 B.吸烟是交友的需要
C.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的疾病 D.吸烟会降低青少年的记忆力
(5)李明同学是一个遵守纪律、成绩优良的学生,与同学相处融洽,但他遇到挫折时
就没心情学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他在 方面不够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 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仅属于健康含义中的心理健康部分,A错误
B. 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仅属于健康含义中的身体健康部分,B错误。
C. 身体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还缺少心理健康部分,C错误。
D. 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正确。
【分析】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就造成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因此被动吸烟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A正确。
B.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代谢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果汁饮料虽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但不可代替水,B错误。
C.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麻痹小脑,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还会麻痹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导致人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所以不可多喝,C错误。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可自行购买,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3.【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等是预防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每天梳头发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寄生虫病是由于感染寄生虫而引起的一类疾病,预防寄生虫病主要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4.【答案】B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耳机音量过大,会使鼓膜受到剧烈震荡,甚至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5.【答案】C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严重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A错误。
B.过多饮酒会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脏等器官,不利于身体健康,B错误。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利于身体健康,C正确。
D.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先洗干净、买经过检疫的猪肉等,切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答案】A
【考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就是健康”,而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所以,B我的身体很灵活、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都是身体上的健康,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是评价人的心理健康,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社会的适应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含义,可结合健康的概念来分析,熟知: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作为学生,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7.【答案】C
【考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正确。
B.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应指压近心端止血,正确。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大量服用抗生素,会是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错误。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再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是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都是成单,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
8.【答案】D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 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的免疫力降低,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是药三分毒”,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暴饮暴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细胞受到极大的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 碳酸饮料当水喝不利于身体健康,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B不符合题意。
D、 不吸烟、 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题,此题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9.【答案】D
【考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加速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网瘾综合症等一些慢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再是传染病。甲肝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属于“现代文明病”。
故答案为:D 。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0.【答案】D
【考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由表中可知当酒精的浓度分别是0( 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6、46、31、22、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浓度太高甚至会导致水蚤死亡。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解题关键是实验数据的分析。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酒精会使水蚤心率减慢,甚至会导致水蚤死亡。
11.【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过量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健康。符合题意;
B、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多运动、合理饮食、不吸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不符合题意;
C、为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符合题意;
D、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2.【答案】A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调节自己的情绪,必须采取正确的健康方式,适度开展体育锻炼、多和家人交流、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都能有效的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出现焦虑情绪,而沉迷网络游戏既浪费时间,又伤害身体、视力,不能缓解焦虑的情绪。
故答案为:A。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13.【答案】B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
故答案为:B。
【分析】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4.【答案】D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15.【答案】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鸦片是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吸食鸦片很容易使人成瘾。青少年应坚决拒绝毒品,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不可效仿。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不要盲目追随潮流,绝不沾染。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待毒品的态度,可结合毒品的危害来分析。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对社会造成危害,还可能感染艾滋病等疾病。
16.【答案】A
【考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吸烟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A说法错误。
B、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能诱发肺癌,可见B说法正确。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时,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青少年正处在发育期,对肺影响更大,可见C说法正确。
D、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其进入的途径是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可见,烟雾可以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吸烟的危害,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甚至引起癌症。
17.【答案】D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不符合题意。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不符合题意。
C.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C不符合题意。
D.观察叶片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要观察到表皮、叶肉、叶脉, 因此需要取带有叶脉的横切叶片。
18.【答案】B
【考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由神经系统的组成为:
其中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例如喝醉酒的人,由于酒精的麻痹作用,小脑不能准确的协调身体的运动,以至于走起路来东倒西歪。
故答案为:B。
【分析】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神经系统,会让中枢神经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
19.【答案】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0.【答案】C
【考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A、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A不符合题意;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是后天建立的针对乙肝病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原,C符合题意;
D、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运动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 疫苗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属于抗原)。
3、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
21.【答案】(1)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控制传染源;出门带口罩,不聚会等
(3)病毒营寄生生活;抗原;抗体;特异性
(4)心理;社会适应;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考点】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因此新冠肺炎病人属于传染源,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传播途径。 (2)对新冠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是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等。(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所以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病毒营寄生生活。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是人体经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4)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合理即可)。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护易感人群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病毒营寄生生活。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是指人体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2.【答案】(1)作对照
(2)饮酒量;相同
(3)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4)神经系统;低
【考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对饮酒量为0mL的测试者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照,通过对照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唯一变量原则。(3)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4)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分析】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23.【答案】(1)疫苗
(2)性传播
(3)不会
(4)B
(5)心理
【考点】健康的概念;艾滋病及其预防;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2)(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4)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交友需要的是以信交友,以诚待人。可见B不符合题意。
(5)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雅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B.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C.身体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
D.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答案】D
【考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 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仅属于健康含义中的心理健康部分,A错误
B. 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仅属于健康含义中的身体健康部分,B错误。
C. 身体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还缺少心理健康部分,C错误。
D. 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正确。
【分析】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2020·枣庄)“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下列生活方式,能为健康加分的是( )
A.被动吸烟的危害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
B.果汁饮料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代替饮水
C.酒精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痕,可多喝酒促进健康
D.感冒时可以自行到药店购买处方药进行治疗
【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就造成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因此被动吸烟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A正确。
B.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代谢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果汁饮料虽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但不可代替水,B错误。
C.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麻痹小脑,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还会麻痹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导致人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所以不可多喝,C错误。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可自行购买,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3.下列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每天梳头发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鱼虾等,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等是预防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每天梳头发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寄生虫病是由于感染寄生虫而引起的一类疾病,预防寄生虫病主要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4.(2020·北京)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作出正确行为选择。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远离毒品,拒绝吸烟和酗酒 B.避免干扰,尽量调大耳机音量
C.按时作息,形成良好生活规律 D.均衡膳食,保证合理营养摄入
【答案】B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耳机音量过大,会使鼓膜受到剧烈震荡,甚至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5.(2020·株洲)以下“俗话”较符合健康生活习惯与行为的是( )
A.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B.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开心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答案】C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严重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A错误。
B.过多饮酒会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脏等器官,不利于身体健康,B错误。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利于身体健康,C正确。
D.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先洗干净、买经过检疫的猪肉等,切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2020·天水)在下列健康评价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是( )
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我的身体很灵活
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答案】A
【考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就是健康”,而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所以,B我的身体很灵活、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都是身体上的健康,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是评价人的心理健康,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社会的适应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含义,可结合健康的概念来分析,熟知: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作为学生,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7.(2020·赤峰)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指压近心端止血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答案】C
【考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正确。
B.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应指压近心端止血,正确。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大量服用抗生素,会是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错误。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再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是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都是成单,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
8.(2020·沈阳)下列选项中,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B.怕生病, 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
C.暴饮暴食, 碳酸饮料当水喝
D.不吸烟、 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
【答案】D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 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的免疫力降低,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是药三分毒”,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暴饮暴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细胞受到极大的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 碳酸饮料当水喝不利于身体健康,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B不符合题意。
D、 不吸烟、 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题,此题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9.(2020八上·虎林月考)下列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网瘾综合征 B.糖尿病 C.恶性肿瘤 D.甲肝
【答案】D
【考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加速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网瘾综合症等一些慢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再是传染病。甲肝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属于“现代文明病”。
故答案为:D 。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0.(2020·鸡西)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 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6 46 31 22 0
A.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快
B.酒精浓度越低水蚤心率越慢
C.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答案】D
【考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由表中可知当酒精的浓度分别是0( 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6、46、31、22、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浓度太高甚至会导致水蚤死亡。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解题关键是实验数据的分析。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酒精会使水蚤心率减慢,甚至会导致水蚤死亡。
11.(2020·门头沟模拟)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量越大越好。
B.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食、暴饮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答案】A
【考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过量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健康。符合题意;
B、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多运动、合理饮食、不吸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不符合题意;
C、为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符合题意;
D、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答案】A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调节自己的情绪,必须采取正确的健康方式,适度开展体育锻炼、多和家人交流、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都能有效的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出现焦虑情绪,而沉迷网络游戏既浪费时间,又伤害身体、视力,不能缓解焦虑的情绪。
故答案为:A。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13.“毒品善伪装,千万别上当”。关于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吸毒使人免疫力下降,体质孱弱
B.服用含有毒品的“聪明药”,提高成绩
C.过量吸食毒品会引起急性中毒
D.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答案】B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
故答案为:B。
【分析】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4.(2020七下·岑溪期末)当出现某些问题时,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
A.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B.将烦恼向亲友诉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答案】D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15.(2020七下·德城期末)近年,陆续出现一些体育明星和歌星吸食毒品的新闻.下列关于吸毒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鸦片、吗啡等毒品具有镇痛效果,应该吸食
B.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C.明星吸毒,可见吸毒是一种潮流,可以追随
D.吸毒很易上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不可效仿
【答案】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鸦片是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吸食鸦片很容易使人成瘾。青少年应坚决拒绝毒品,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不可效仿。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不要盲目追随潮流,绝不沾染。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待毒品的态度,可结合毒品的危害来分析。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对社会造成危害,还可能感染艾滋病等疾病。
16.(2020七下·重庆期末)我国已颁布了戒烟令,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可提神并有助于社会交际
B.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青少年吸烟对肺的伤害更大
D.烟雾可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A
【考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吸烟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A说法错误。
B、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能诱发肺癌,可见B说法正确。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时,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青少年正处在发育期,对肺影响更大,可见C说法正确。
D、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其进入的途径是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可见,烟雾可以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吸烟的危害,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甚至引起癌症。
17.(2020·海南)下表所列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时经常向棉絮滴加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D 观察叶片的结构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上表皮 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
A.A B.B C.C D.D
【答案】D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不符合题意。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不符合题意。
C.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C不符合题意。
D.观察叶片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要观察到表皮、叶肉、叶脉, 因此需要取带有叶脉的横切叶片。
18.(2020八下·盐都月考)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答案】B
【考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由神经系统的组成为:
其中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例如喝醉酒的人,由于酒精的麻痹作用,小脑不能准确的协调身体的运动,以至于走起路来东倒西歪。
故答案为:B。
【分析】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神经系统,会让中枢神经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
19.(2019·巴中)作为一名宣传员,你能指出下列有关吸毒危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吗( )
A.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B.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C.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D.对社会影响不大
【答案】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0.(2019·保定)“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TC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体
D.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
【考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A、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A不符合题意;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是后天建立的针对乙肝病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原,C符合题意;
D、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运动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 疫苗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属于抗原)。
3、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
二、综合题
21.(2020·宜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 ,新冠肺炎病人属于 ,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 。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至少答2条)。
【答案】(1)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控制传染源;出门带口罩,不聚会等
(3)病毒营寄生生活;抗原;抗体;特异性
(4)心理;社会适应;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考点】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因此新冠肺炎病人属于传染源,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传播途径。 (2)对新冠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是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等。(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所以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病毒营寄生生活。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是人体经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4)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合理即可)。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护易感人群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病毒营寄生生活。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是指人体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2.(2020七下·郑州期末)近年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交警同志的帮助下,开展了“饮酒是否能影响人体动作准确度”的实验。实验时每组均为3人,测试者重复实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测试要求 组别 测试者饮 酒量(mL) 测试准确的次 数(平均值)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指向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0 20
二 50 18
三 100 9
四 150 5
五 200 3
六 250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饮酒量为0mL的测试者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2)上述六次测试,除 不同外,其余条件均 。
(3)为了 ,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人体 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答案】(1)作对照
(2)饮酒量;相同
(3)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4)神经系统;低
【考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对饮酒量为0mL的测试者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照,通过对照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唯一变量原则。(3)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4)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分析】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 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80万人,我国将艾滋病的防治纳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初步构建起符合国际标准并适合国情的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检測体系,将HIV血液筛查窗口期由3周缩短到2周,实现了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由点到面的提升。
材料二:2018年5月25日玉林市教育局发出了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评比方案,旨在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走出困境,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主要是目前尚未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2)艾滋病的病毒存在于患者和携带者的体液中,主要传播途径有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 (选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4)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拒绝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_)
A.吸烟会影响他人的健康 B.吸烟是交友的需要
C.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的疾病 D.吸烟会降低青少年的记忆力
(5)李明同学是一个遵守纪律、成绩优良的学生,与同学相处融洽,但他遇到挫折时
就没心情学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他在 方面不够健康。
【答案】(1)疫苗
(2)性传播
(3)不会
(4)B
(5)心理
【考点】健康的概念;艾滋病及其预防;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2)(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4)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交友需要的是以信交友,以诚待人。可见B不符合题意。
(5)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