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十二课《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十二课《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16:24:3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十二课《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鹳鹤(huān) 镗鞳(tà)
D.涵澹(d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自以为得其实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此余之所得也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②________外面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还是按约定的时间赶到了病人家里。
③家庭养花,________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________能陶冶人的情操。
A.进而 不管 既 又 B.因而 尽管 既 又
C.因而 不管 不仅 而且 D.进而 尽管 不仅 而且
二、综合表达
8.简要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①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②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③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三、阅读理解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对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物之逆旅 ②百代之过客 ③会桃花之芳园 ④序天伦之乐事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2)下列对“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真是有所凭借的
B.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真是有原因的
C.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确是有所凭借的
D.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确是有原因的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心态的一组是(  )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同《兰亭集序》一样,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堂弟们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不足以掩盖其豪情逸兴。
C.本文重点写景,辅以叙事、抒情。作者以诗笔行文,充满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诗一样飘逸俊爽。
D.本文引用了不少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6)本文和《兰亭集序》同是记叙宴饮之乐的序文,但表达的生命观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径》,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眼睛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项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从小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王羲之喜欢鹅,有个道士养的好鹅,他很喜欢,便替道士抄了一遍《道德经》,换他的鹅。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③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
【解析】【分析】A项,“鼓桴”的“桴”读fú;C项,“鹳鹤”的“鹳”读“guàn”;D项,“无射”的“射”读yì。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题中所给的字有习惯性误读字、多音字,这就需要考生在课下阅读时仔细辨认、认真积累、多次复习。
2.【答案】D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考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考生课下多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答案】A
【考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C项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考查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语的理解。正确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反复记忆古今异义的词语,在考场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可以将记忆中的意义带到语境中,检查语句是否流畅、合乎逻辑。其中,合乎逻辑即符合上下语境更重要。
4.【答案】C
【考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5.【答案】B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A.舟:名词作状语,乘船。B项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C.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D.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文言实词活用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该题重点考查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一般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另外,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不同的成分词性不同。
6.【答案】C
【考点】文言句式;归去来兮辞并序
【解析】【分析】C项是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做该类题时,一定要首先掌握文言句式的四大类型,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参考类型仔细核对,就能得出答案。
7.【答案】B
【考点】近义虚词辨析;归去来兮辞并序
【解析】【分析】第一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排除掉A和D;第二句前后两个分句是条件关系,就可以排除掉C项,因为“不仅”是递进关系。正确答案是B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分析辨别运用能力,做该题时,首先要辨别句子中两个分句的关系,然后回想适合这宗分句关系的关联词语,再从所提供的选项中提取正确答案。
8.【答案】宋元明三代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考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具体考的是归纳概括语段的中心意思,阅读语段,文段层次清晰,按历史朝代分三层,各层都有中心句,归纳三层内容。题干给了提示:提炼筛选法。提炼筛选的信息有“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独特风格”,“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由此连缀必要信息,浓缩为一句话。即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故答案为:宋元明三代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点评】该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通读语段,把握大意,找关键词语,最后概括主要意思,注意字数的要求。
9.【答案】文章叙议结合;他注重实践;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承接“有特色的游记”,此处应填文章特点,结合文章特点,可填“文章叙议结合”;
第二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实地考查石钟山,故应填“他注重实践”;
第三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读书练字都要勤奋刻苦,故应填“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之类内容。
故答案为:①文章叙议结合;②他注重实践;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型,首先要阅读上下文,把握文意,确定空格处的内容。接着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关注句式特点、标点符号,关注提示性语句。最后组织答案。
10.【答案】(1)D
(2)D
(3)D
(4)C
(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说明了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6)王羲之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为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理解;兰亭集序;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②③④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⑵解答本题,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秉:拿着。良:确实。以:名词,原因。考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⑶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句流露出的是人生如梦而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考生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⑷“本文重点写景”错,本文主要是写“夜宴桃花园”。
⑸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语句不难看出,作者把“天地”比作“逆旅”,把“光阴”比作“过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结合句子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点明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即可。
⑹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兰亭集序》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然后与本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故答案为:⑴D;⑵D;⑶D;⑷;C;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说明了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⑹王羲之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为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点评】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虚词理解,内容理解和翻译。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注意语序。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要锻炼自己在翻译时判断采分点的能力。这是课文中学习过的课文,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作答即可。题目中涉及到另一篇课文《兰亭集序》,作答时要注意审题,看题干内容究竟是让针对什么内容进行比较。
11.【答案】(1)B
(2)C
(3)A
(4)①王羲之曾和志趣相同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②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落后于他。③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等候他。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兰亭集序
【解析】【分析】(1)“目”应为“看待,看做”之义。(2)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3)由“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可知,“从小有很好的声誉”错。
【附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落后于他。”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等候他。这样过了多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十二课《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鹳鹤(huān) 镗鞳(tà)
D.涵澹(d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答案】B
【考点】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
【解析】【分析】A项,“鼓桴”的“桴”读fú;C项,“鹳鹤”的“鹳”读“guàn”;D项,“无射”的“射”读yì。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题中所给的字有习惯性误读字、多音字,这就需要考生在课下阅读时仔细辨认、认真积累、多次复习。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答案】D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考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考生课下多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自以为得其实
【答案】A
【考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C项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考查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语的理解。正确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反复记忆古今异义的词语,在考场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可以将记忆中的意义带到语境中,检查语句是否流畅、合乎逻辑。其中,合乎逻辑即符合上下语境更重要。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此余之所得也
【答案】C
【考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答案】B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A.舟:名词作状语,乘船。B项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C.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D.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文言实词活用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该题重点考查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一般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另外,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不同的成分词性不同。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答案】C
【考点】文言句式;归去来兮辞并序
【解析】【分析】C项是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做该类题时,一定要首先掌握文言句式的四大类型,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参考类型仔细核对,就能得出答案。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②________外面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还是按约定的时间赶到了病人家里。
③家庭养花,________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________能陶冶人的情操。
A.进而 不管 既 又 B.因而 尽管 既 又
C.因而 不管 不仅 而且 D.进而 尽管 不仅 而且
【答案】B
【考点】近义虚词辨析;归去来兮辞并序
【解析】【分析】第一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排除掉A和D;第二句前后两个分句是条件关系,就可以排除掉C项,因为“不仅”是递进关系。正确答案是B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分析辨别运用能力,做该题时,首先要辨别句子中两个分句的关系,然后回想适合这宗分句关系的关联词语,再从所提供的选项中提取正确答案。
二、综合表达
8.简要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答案】宋元明三代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考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具体考的是归纳概括语段的中心意思,阅读语段,文段层次清晰,按历史朝代分三层,各层都有中心句,归纳三层内容。题干给了提示:提炼筛选法。提炼筛选的信息有“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独特风格”,“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由此连缀必要信息,浓缩为一句话。即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故答案为:宋元明三代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点评】该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通读语段,把握大意,找关键词语,最后概括主要意思,注意字数的要求。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①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②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③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答案】文章叙议结合;他注重实践;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承接“有特色的游记”,此处应填文章特点,结合文章特点,可填“文章叙议结合”;
第二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实地考查石钟山,故应填“他注重实践”;
第三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读书练字都要勤奋刻苦,故应填“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之类内容。
故答案为:①文章叙议结合;②他注重实践;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型,首先要阅读上下文,把握文意,确定空格处的内容。接着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关注句式特点、标点符号,关注提示性语句。最后组织答案。
三、阅读理解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对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物之逆旅 ②百代之过客 ③会桃花之芳园 ④序天伦之乐事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2)下列对“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真是有所凭借的
B.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真是有原因的
C.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确是有所凭借的
D.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确是有原因的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心态的一组是(  )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同《兰亭集序》一样,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堂弟们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不足以掩盖其豪情逸兴。
C.本文重点写景,辅以叙事、抒情。作者以诗笔行文,充满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诗一样飘逸俊爽。
D.本文引用了不少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6)本文和《兰亭集序》同是记叙宴饮之乐的序文,但表达的生命观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D
(2)D
(3)D
(4)C
(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说明了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6)王羲之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为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理解;兰亭集序;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②③④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⑵解答本题,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秉:拿着。良:确实。以:名词,原因。考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⑶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句流露出的是人生如梦而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考生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⑷“本文重点写景”错,本文主要是写“夜宴桃花园”。
⑸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语句不难看出,作者把“天地”比作“逆旅”,把“光阴”比作“过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结合句子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点明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即可。
⑹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兰亭集序》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然后与本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故答案为:⑴D;⑵D;⑶D;⑷;C;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说明了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⑹王羲之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为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点评】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虚词理解,内容理解和翻译。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注意语序。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要锻炼自己在翻译时判断采分点的能力。这是课文中学习过的课文,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作答即可。题目中涉及到另一篇课文《兰亭集序》,作答时要注意审题,看题干内容究竟是让针对什么内容进行比较。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径》,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眼睛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项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从小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王羲之喜欢鹅,有个道士养的好鹅,他很喜欢,便替道士抄了一遍《道德经》,换他的鹅。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③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答案】(1)B
(2)C
(3)A
(4)①王羲之曾和志趣相同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②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落后于他。③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等候他。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兰亭集序
【解析】【分析】(1)“目”应为“看待,看做”之义。(2)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3)由“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可知,“从小有很好的声誉”错。
【附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落后于他。”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等候他。这样过了多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