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2.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反映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
A.生殖现象 B.进化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2.(2020八上·汽开区期末)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母亲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白猫生下一只黑猫和一只花猫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3.(2020·鄂尔多斯)下表各项内容对应如图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B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C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D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A.A B.B C.C D.D
4.(2020·广安)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DNA
B.②是性状
C.③是细胞核
D.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
5.(2019七上·湛江期中)在“伞藻移接实验”中,科学家将菊花形帽的甲伞藻的柄切下,.移接到伞形帽的乙伞藻的假根(内含细胞核)上,一段时间后,移接体成活,则移接体长出了( )
A.菊花形帽 B.伞形帽
C.既有菊花形帽,又有伞形帽 D.不同于甲,乙伞藻的第三种帽
6.(2020·铁岭)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B.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作基因
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
D.正常人体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7.(2020·郴州)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B.人的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C.男性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精子
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8.(2020·张家界)下图是由4个方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下表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生物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物系统多样性
B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C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红豆杉
D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血小板
A.A B.B C.C D.D
9.(2020八下·洛宁期中)现在的“4G”手机几乎都有指纹解锁,因为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低,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决定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10.(2020·岑溪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多少个DNA分子( )
A.23 46 23 B.46 46 23
C.23 46 46 D.23 23 23
二、填空题
11.(2019七上·稷山期中)无论是海豚,洋葱,还是草履虫,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是一定的。染色体中含有 ,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染色体主要位于细胞的 中。
12.(2020八下·江城期中)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其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因为细胞核中有一种呈螺旋状的物质,它的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即图中的 (填数字)。
13.(2019八上·云安期末)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1是 ;2是 ;3是 ;4是 。
14.(2017八下·和县期末)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 个DNA分子.
三、综合题
15.(2020·大兴模拟)香烟烟雾中含有大约4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250多种是有害物质,50多种有致癌性,吸烟可造成脏器的损害。
(1)重度吸烟者可能出现肺部纤维化,即肺部组织被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重重包裹,从而影响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的 过程。肺部纤维化可直接导致血液中 浓度下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研究表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到达胃部并损伤胃粘膜,进而影响对 的消化。
(3)研究人员发现,香烟烟雾中的强致癌物“苯并芘”能引起位于染色体中 上的癌抑制基因p53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这时癌细胞会无限 使其数量不断增加。
16.(2020八下·海淀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一个完整健康的蜂群通常是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的。蜂王是能够产卵的雌性个体,它产生的卵分为未受精卵和受精卵两种。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染色体数目是 16 条。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染色体数目是 32 条,而食物类型又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蜂王的个体大小约是工蜂的1.5 倍,而寿命更是工蜂的 20 倍。 所有蜜蜂幼虫最初的食物都是蜂王浆,产在普通尺寸的蜂房里的雌幼虫就会早早“断浆”,改吃普通蜂蜜和花粉,将发育为工蜂;产在较大蜂房中的雌幼虫,能获得足够蜂王浆,可以发育成蜂王。
为什么蜂王和工蜂有着相同的基因,发育结果却不同呢?研究表明,工蜂大脑细胞中约 600 个基因被甲基化,而蜂王大脑细胞中的基因没有甲基化。如果某 DNA 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DNA 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饲喂幼虫蜂王浆,其基因甲基化水平都显著降低,幼虫发育成蜂王的比例显著提高。
(1)据图分析可知,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蜜蜂采蜜这一性状表现是由 控制的。
(2)蜂王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基因是含有遗传信息的 。
(3)请从遗传物质和环境两方面解释蜂王和工蜂的发育过程?蜂王和工蜂都是由 发育而来,体内基因 。饲喂蜂蜜、花粉的雌幼虫,其体内的一种酶使其体内的某段 DNA 片段被 ,该雌幼虫将发育成工蜂。饲喂蜂王浆的雌幼虫,会导致 DNA 片段甲基化的酶失去作用,基因甲基化水平 , 该雌幼虫将发育为蜂王。
17.(2019七下·陵城月考)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201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取得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自然生命体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含有多条线型结构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仅含有1条环型结构的染色体。研究团队以具有16条染色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为原型,历经四年攻关,通过十五轮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1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这也是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该成果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把16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遗传信息放在一条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染色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细胞生长跟原来一模一样,功能也几乎都是一样的。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说,造出了一个简约化的生命体。
染色体携带了生命体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酿酒酵母是研究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模型,1/3基因与具有23对染色体的人类基因同源。该研究成果不仅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的传统观念,还建立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进化的桥梁,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1)真核生物有真正的 ,原核生物不具有 。
(2)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体,但是和原来细胞生长一样,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 控制的。如果这种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能够产生后代,新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
(3)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内的一条 “染色体”,实际上相当于人类细胞的 ,它实际上相当于具有了人类细胞的 ,这样里边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之间就有了明显的界限。
18.(2013·宁波)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如图所示.
(1)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鲤鱼本身具有亲近人的特性
B.鲤鱼本身具有向声音聚集的特性
C.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观赏
D.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
(2)该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可以看成是一个 .鱼塘中的鲤鱼的体色是由位于 大分子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3)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 .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顺义模拟)我区某校初一学生到汉石桥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发现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同学们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观察了水中的生物。
(1)一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一张临时装片,看到图中 A、B、C 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 生物。
(2)A 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 填“自养”或“异养”)。
(3)观察生物 C 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 它的运动。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多了一些绿色结构,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4)四组同学观察到了再生能力很强的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以
(5)巧合的是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 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在亲代与子代间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特征,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A、母亲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A不符合题意。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白猫生下一只黑猫和一只花猫,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如图可知甲乙丙丁的逻辑关系是:丁属于丙,乙、丙都属于甲。据此答题。
A.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应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图中符合这一特点,符合题意。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DNA,染色的关系是:基因<DNA<染色体,基因不属于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甲包含乙和丙,丙包含丁,乙与丙是并列关系。
4.【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B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见图中①性状,②DNA,③细胞核,AB错误;C正确;
D、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所以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少于基因的数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的关系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5.【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伞藻作为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由题意知:该实验嫁接的部位是甲伞藻的伞柄,移接到伞形帽的乙伞藻的假根上,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所以嫁接后保留乙伞藻的遗传物质,则移接体长出了乙伞藻的伞形帽,B正确。
【分析】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而不同,据此解答。
6.【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A错误。
B.图中①是DNA,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B正确。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③染色体,因此③染色体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C正确。
D.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数目是成对存在的,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③是染色体。
7.【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错误。
B.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而不是23条染色体,B错误
C.男性能产生二种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C错误。
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这就保证了同种生物遗传物质相同,D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8.【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A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B不符合题意。
C.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D不符合题意。
【分析】识图:1到4的逻辑关系是:1包含2,3包含4,3与2是并列关系,据此答题。
9.【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基因。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10.【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对,即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进行分裂,染色体都减少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46条,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条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个DNA分子,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分开,所以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少一半。
11.【答案】数目;遗传物质/DNA;细胞核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无论是海豚,洋葱,还是草履虫,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DNA,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染色体主要位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分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12.【答案】蛋白质;DNA;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②蛋白质和①DNA,而DNA(脱氧核糖核酸)又是主要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图中①DNA,②蛋白质。
13.【答案】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细胞核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具有独特的反相平行双螺旋结构,储存着遗传信息,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分析】根据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解题,牢记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23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23个DNA分子.
故答案为:23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条.
15.【答案】(1)气体交换;氧气
(2)蛋白质
(3)DNA;增殖(细胞分裂)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当重度吸烟者出现肺部纤维化时,肺部组织被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重重包裹,气体则需要通过更多结构才能完成交换过程,因此肺部纤维化会影响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因此肺部纤维化可直接导致血液中氧气浓度下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胃是食道的扩大部分,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液是由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因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到达胃部并损伤胃粘膜,进而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3)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DNA分子还有许多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数有规律的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因此香烟烟雾中的强致癌物“苯并芘”能引起位于染色体中DNA上的癌抑制基因p53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细胞癌变产生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增殖是指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增加,因此癌细胞会无限增殖(细胞分裂)使其数量不断增加。
【分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胃是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16.【答案】(1)完全变态;基因
(2)32条;DNA;蛋白质;DNA片段
(3)雌幼虫;相同;甲基化;降低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蜜蜂的发育过程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判断依据是其发育过程存在蛹期。蜜蜂采蜜这一性状表现是由基因控制的。(2)根据题意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内有32条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根据题意可知,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但是由于后期食物的环境条件不一样,饲喂蜂王浆的雌幼虫,会导致使 DNA片段甲基化的酶失去作用,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该雌幼虫将发育为蜂王;饲喂蜂蜜、花粉的雌幼虫,其体内的一种酶使其体内的某段DNA片段被甲基化,该雌幼虫将发育成工蜂导致最终形成两种蜜蜂,蜂王和工蜂都是由雌幼虫发育而来,体内基因相同。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17.【答案】(1)细胞核;成型的细胞核
(2)基因;1
(3)细胞核;细胞膜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也就是说: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体,但是和原来细胞生长一样,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即基因控制性状;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复制后均分,所以如果这种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能够产生后代,新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条。
(3)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内的一条 “染色体”,实际上相当于人类细胞的细胞核,它实际上相当于具有了人类细胞的细胞膜,这样里边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之间就有了明显的界限。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8.【答案】(1)D
(2)种群;DNA
(3)消费者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这是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鲤鱼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型行为.故选:D.(2)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一个种群,其体色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是位于DNA分子上与遗传有关的DNA片段.(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消费者.
故答案为 (1)D;(2)种群;DNA;(3)消费者.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9.【答案】(1)单细胞
(2)自养
(3)限制;C
(4)B
(5)载玻片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核的功能;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解:观图可知:图在A是衣藻、B是绿藻、C是草履虫,看图解答。(1)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看到图二中A、B、C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2)A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自养。(3)C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观察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限制它的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4)原生动物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如果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载玻片上。
【分析】1、单细胞生物多数是较低等的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酵母菌等。
2、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它是各类绿色植物共有的一个重要特征。
3、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的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草履虫的取食和消化:口沟内纤毛摆动→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胞肛排除体外。
4、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由于DNA上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目镜——眼。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有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有污点时才能在视野内看到。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2.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反映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
A.生殖现象 B.进化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在亲代与子代间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特征,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2020八上·汽开区期末)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母亲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白猫生下一只黑猫和一只花猫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A、母亲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A不符合题意。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白猫生下一只黑猫和一只花猫,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2020·鄂尔多斯)下表各项内容对应如图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B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C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D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如图可知甲乙丙丁的逻辑关系是:丁属于丙,乙、丙都属于甲。据此答题。
A.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应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图中符合这一特点,符合题意。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DNA,染色的关系是:基因<DNA<染色体,基因不属于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甲包含乙和丙,丙包含丁,乙与丙是并列关系。
4.(2020·广安)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DNA
B.②是性状
C.③是细胞核
D.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B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见图中①性状,②DNA,③细胞核,AB错误;C正确;
D、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所以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少于基因的数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的关系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5.(2019七上·湛江期中)在“伞藻移接实验”中,科学家将菊花形帽的甲伞藻的柄切下,.移接到伞形帽的乙伞藻的假根(内含细胞核)上,一段时间后,移接体成活,则移接体长出了( )
A.菊花形帽 B.伞形帽
C.既有菊花形帽,又有伞形帽 D.不同于甲,乙伞藻的第三种帽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伞藻作为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由题意知:该实验嫁接的部位是甲伞藻的伞柄,移接到伞形帽的乙伞藻的假根上,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所以嫁接后保留乙伞藻的遗传物质,则移接体长出了乙伞藻的伞形帽,B正确。
【分析】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而不同,据此解答。
6.(2020·铁岭)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B.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作基因
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
D.正常人体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A错误。
B.图中①是DNA,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B正确。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③染色体,因此③染色体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C正确。
D.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数目是成对存在的,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③是染色体。
7.(2020·郴州)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B.人的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C.男性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精子
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错误。
B.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而不是23条染色体,B错误
C.男性能产生二种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C错误。
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这就保证了同种生物遗传物质相同,D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8.(2020·张家界)下图是由4个方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下表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生物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物系统多样性
B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C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红豆杉
D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血小板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A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B不符合题意。
C.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D不符合题意。
【分析】识图:1到4的逻辑关系是:1包含2,3包含4,3与2是并列关系,据此答题。
9.(2020八下·洛宁期中)现在的“4G”手机几乎都有指纹解锁,因为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低,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决定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基因。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10.(2020·岑溪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多少个DNA分子( )
A.23 46 23 B.46 46 23
C.23 46 46 D.23 23 23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对,即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进行分裂,染色体都减少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46条,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条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个DNA分子,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分开,所以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少一半。
二、填空题
11.(2019七上·稷山期中)无论是海豚,洋葱,还是草履虫,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是一定的。染色体中含有 ,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染色体主要位于细胞的 中。
【答案】数目;遗传物质/DNA;细胞核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无论是海豚,洋葱,还是草履虫,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DNA,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染色体主要位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分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12.(2020八下·江城期中)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其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因为细胞核中有一种呈螺旋状的物质,它的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即图中的 (填数字)。
【答案】蛋白质;DNA;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②蛋白质和①DNA,而DNA(脱氧核糖核酸)又是主要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图中①DNA,②蛋白质。
13.(2019八上·云安期末)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1是 ;2是 ;3是 ;4是 。
【答案】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细胞核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具有独特的反相平行双螺旋结构,储存着遗传信息,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分析】根据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解题,牢记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解题的关键。
14.(2017八下·和县期末)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 个DNA分子.
【答案】23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23个DNA分子.
故答案为:23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条.
三、综合题
15.(2020·大兴模拟)香烟烟雾中含有大约4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250多种是有害物质,50多种有致癌性,吸烟可造成脏器的损害。
(1)重度吸烟者可能出现肺部纤维化,即肺部组织被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重重包裹,从而影响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的 过程。肺部纤维化可直接导致血液中 浓度下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研究表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到达胃部并损伤胃粘膜,进而影响对 的消化。
(3)研究人员发现,香烟烟雾中的强致癌物“苯并芘”能引起位于染色体中 上的癌抑制基因p53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这时癌细胞会无限 使其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1)气体交换;氧气
(2)蛋白质
(3)DNA;增殖(细胞分裂)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当重度吸烟者出现肺部纤维化时,肺部组织被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重重包裹,气体则需要通过更多结构才能完成交换过程,因此肺部纤维化会影响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因此肺部纤维化可直接导致血液中氧气浓度下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胃是食道的扩大部分,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液是由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因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到达胃部并损伤胃粘膜,进而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3)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DNA分子还有许多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数有规律的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因此香烟烟雾中的强致癌物“苯并芘”能引起位于染色体中DNA上的癌抑制基因p53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细胞癌变产生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增殖是指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增加,因此癌细胞会无限增殖(细胞分裂)使其数量不断增加。
【分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胃是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16.(2020八下·海淀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一个完整健康的蜂群通常是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的。蜂王是能够产卵的雌性个体,它产生的卵分为未受精卵和受精卵两种。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染色体数目是 16 条。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染色体数目是 32 条,而食物类型又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蜂王的个体大小约是工蜂的1.5 倍,而寿命更是工蜂的 20 倍。 所有蜜蜂幼虫最初的食物都是蜂王浆,产在普通尺寸的蜂房里的雌幼虫就会早早“断浆”,改吃普通蜂蜜和花粉,将发育为工蜂;产在较大蜂房中的雌幼虫,能获得足够蜂王浆,可以发育成蜂王。
为什么蜂王和工蜂有着相同的基因,发育结果却不同呢?研究表明,工蜂大脑细胞中约 600 个基因被甲基化,而蜂王大脑细胞中的基因没有甲基化。如果某 DNA 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DNA 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饲喂幼虫蜂王浆,其基因甲基化水平都显著降低,幼虫发育成蜂王的比例显著提高。
(1)据图分析可知,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蜜蜂采蜜这一性状表现是由 控制的。
(2)蜂王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基因是含有遗传信息的 。
(3)请从遗传物质和环境两方面解释蜂王和工蜂的发育过程?蜂王和工蜂都是由 发育而来,体内基因 。饲喂蜂蜜、花粉的雌幼虫,其体内的一种酶使其体内的某段 DNA 片段被 ,该雌幼虫将发育成工蜂。饲喂蜂王浆的雌幼虫,会导致 DNA 片段甲基化的酶失去作用,基因甲基化水平 , 该雌幼虫将发育为蜂王。
【答案】(1)完全变态;基因
(2)32条;DNA;蛋白质;DNA片段
(3)雌幼虫;相同;甲基化;降低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蜜蜂的发育过程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判断依据是其发育过程存在蛹期。蜜蜂采蜜这一性状表现是由基因控制的。(2)根据题意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内有32条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根据题意可知,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但是由于后期食物的环境条件不一样,饲喂蜂王浆的雌幼虫,会导致使 DNA片段甲基化的酶失去作用,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该雌幼虫将发育为蜂王;饲喂蜂蜜、花粉的雌幼虫,其体内的一种酶使其体内的某段DNA片段被甲基化,该雌幼虫将发育成工蜂导致最终形成两种蜜蜂,蜂王和工蜂都是由雌幼虫发育而来,体内基因相同。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17.(2019七下·陵城月考)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201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取得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自然生命体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含有多条线型结构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仅含有1条环型结构的染色体。研究团队以具有16条染色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为原型,历经四年攻关,通过十五轮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1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这也是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该成果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把16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遗传信息放在一条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染色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细胞生长跟原来一模一样,功能也几乎都是一样的。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说,造出了一个简约化的生命体。
染色体携带了生命体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酿酒酵母是研究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模型,1/3基因与具有23对染色体的人类基因同源。该研究成果不仅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的传统观念,还建立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进化的桥梁,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1)真核生物有真正的 ,原核生物不具有 。
(2)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体,但是和原来细胞生长一样,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 控制的。如果这种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能够产生后代,新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
(3)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内的一条 “染色体”,实际上相当于人类细胞的 ,它实际上相当于具有了人类细胞的 ,这样里边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之间就有了明显的界限。
【答案】(1)细胞核;成型的细胞核
(2)基因;1
(3)细胞核;细胞膜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也就是说: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体,但是和原来细胞生长一样,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即基因控制性状;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复制后均分,所以如果这种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能够产生后代,新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条。
(3)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内的一条 “染色体”,实际上相当于人类细胞的细胞核,它实际上相当于具有了人类细胞的细胞膜,这样里边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之间就有了明显的界限。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8.(2013·宁波)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如图所示.
(1)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鲤鱼本身具有亲近人的特性
B.鲤鱼本身具有向声音聚集的特性
C.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观赏
D.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
(2)该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可以看成是一个 .鱼塘中的鲤鱼的体色是由位于 大分子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3)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 .
【答案】(1)D
(2)种群;DNA
(3)消费者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这是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鲤鱼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型行为.故选:D.(2)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一个种群,其体色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是位于DNA分子上与遗传有关的DNA片段.(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消费者.
故答案为 (1)D;(2)种群;DNA;(3)消费者.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顺义模拟)我区某校初一学生到汉石桥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发现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同学们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观察了水中的生物。
(1)一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一张临时装片,看到图中 A、B、C 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 生物。
(2)A 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 填“自养”或“异养”)。
(3)观察生物 C 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 它的运动。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多了一些绿色结构,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4)四组同学观察到了再生能力很强的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以
(5)巧合的是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 上。
【答案】(1)单细胞
(2)自养
(3)限制;C
(4)B
(5)载玻片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核的功能;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解:观图可知:图在A是衣藻、B是绿藻、C是草履虫,看图解答。(1)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看到图二中A、B、C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2)A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自养。(3)C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观察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限制它的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4)原生动物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如果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载玻片上。
【分析】1、单细胞生物多数是较低等的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酵母菌等。
2、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它是各类绿色植物共有的一个重要特征。
3、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的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草履虫的取食和消化:口沟内纤毛摆动→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胞肛排除体外。
4、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由于DNA上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目镜——眼。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有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有污点时才能在视野内看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