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0 19:09:53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龙东)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柿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豌豆植株有高有矮 D.菊花有白色和黄色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选项中,A柿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C豌豆植株有高有矮、D菊花有白色和黄色这都是有差异的现象,属于变异,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亲代和子代间相似的现象,属于遗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需要平时多积累一些实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等。
2.(2019·百色)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蛋白质 C.基因 D.细胞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符合题意;
D.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3.(2019八上·新泰月考)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直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人的A型血和B型血
【答案】D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狗的短毛和直毛,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故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身高是体重,是人的高矮和胖瘦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玉米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C、人的A型血和B型血是血型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含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时,需要把握三个点: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
4.(2019·新疆期末)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DNA,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DNA上含有很多与遗传有关的片段,是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一个DNA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根据以上叙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DNA上含有很多基因,故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DNA、基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 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5.(2019·东营)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的形态与数目都是恒定的
B.②和④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具有遗传效应的②片段叫基因
D.不同的③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④蛋白质是没有特定的遗传信息,B符合题意;
C、②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③基因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基因,④是蛋白质。
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6.(2019八下·顺德月考)水稻叶片细胞有12对染色体,卵细胞和受精卵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
A.12条、12条 B.12条、12对 C.24条、24条 D.24条、24对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因此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12条、12对。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7.(2019·广东)下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相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往往成对存在的,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语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Aa个体表现出的是A所控制的性状,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中,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3/4,隐性性状的概率为1/4,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根据图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中,子女的基因组成类型为AA、Aa、aa三种可能,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此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才能解答此部分的题目,理解: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8.(2019·江汉)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小孩患有隐性遗传病,那么他的父母一定是近亲关系
B.如果一对近亲夫妇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患遗传病
C.携带某隐性致病基因的近亲结婚,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增加
D.若一家族有过某隐性遗传病,则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几率小
【答案】C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有益于家庭幸福和民族兴旺。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表现出来时,人会患某种遗传病。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9.(2019八下·临川月考)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下列图解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位置相同。选项A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0.(2019八下·郑州月考)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2号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A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
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
C.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D.生物学上将1、2号夫妇生出4号个体的现象叫变异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3号是褐眼,其控制蓝眼的基因型是AA或Aa,3号是女性,因此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B符合题意;
C.根据遗传图解可知:4号是蓝眼,其控制蓝眼的基因型是aa,4号是男性,因此其生殖细胞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C不符合题意;
D.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1、2号夫妇生出4号个体的现象,这是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遗传图解如下:
11.(2019·德阳)如图是某家庭某遗传病发生情况的遗传分析,下列不选项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B.8号个体的X染色体通过母亲来自2号个体
C.5号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一定表现正常
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4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A、分析题图:3号和4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8号是男孩,性染色体是XY,X染色体来自4母亲,而4母亲的X染色体来自父亲2或者来自母亲1、Y染色体来着3父亲,B不符合题意;
C、5号的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不一定表现正常,如果5是纯合体,小孩一定正常,如果5是杂合体,小孩50%正常,C不符合题意;
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4,D符合题意;
如图:
故答案为:D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人类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12.(2019·泰安)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正常情况下,此人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此人所生后代是男孩的几率是50%
D.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AB.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AB不符合题意;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C.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C不符合题意;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男孩的X性染色体来自于母亲。
13.(2019·株洲)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C.所有的可遗传的变异都是有利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都是不利的
D.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射线处理产生新品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可能对生物的生存不利,不可遗传的变异有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C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射线处理产生新品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14.(2019·天水)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BC不符合题意;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5.(2019·彭水模拟)患有遗传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若为女孩,则100%为佝偻病,后代若为男孩,则100%正常,请判断此遗传病是属于(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B.常用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该病性别差异大,且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二、判断题
16.(2019·天水)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个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AA或Aa.也就是说,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有可能表现出的都是显性性状,但基因却不相同,有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17.(2019·天水)控制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而且位置相当是等位基因。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1、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 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 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
18.(2019·岳阳)人类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故“人类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遗传病主要是由遗传物质——染色体或DNA上的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的疾病。色盲、白化病、血友病等都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19.(2019·新化模拟)皮肤癌患者不能将癌症遗传给其子女,但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是不可遗传变异。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20.(2018八下·达川期末)生男生女决定于夫妇中的丈夫,因为男性能产生X、Y两种,女性只产生具有X染色体的一种卵细胞。 (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父亲(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含X或Y性染色体,而母亲(XX)只能产生一种含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若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将发育成女性;若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将发育成男性,可见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精子的类型。故正确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示意图如下:
三、综合题
21.(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分析转基因鼠的研究过程: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可推论,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
【答案】(1)鼠的个体大小;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老鼠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
(2)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素基因用 显微注射器注射小鼠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3)在这个实验中导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得到的是超级鼠,可见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2.(2019·黔江)某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180对父母都是惯用右手的家庭(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用a表示)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婚配方式 家庭(个) 儿子 女儿
母 父 惯用左手 惯用右手 惯用左手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180 3 84 4 85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其基因a是具有   的DNA片段。
(2)母亲们的基因型可能是   ,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从其父亲遗传得到的相关基因和性染色体分别是   。
(3)在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这一变异是否能够遗传:   。
【答案】(1)惯用左手;遗传效应
(2)AA或Aa;a和Y
(3)不能遗传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父母都是惯用右手,后代子女出现了惯用左手,则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惯用左手,显性性状是惯用右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a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180对父母中(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母亲们均是惯用右手,其控制惯用右手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原因是后代孩子出现惯用右手的几率远远大于惯用左手,表明父、母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Aa、AA×Aa、AA×AA、Aa×AA。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性染色体的和含Y性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性染色体的;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控制基因一定是aa,从其父亲遗传的相关基因一定是a,既然是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Y,Y性染色体来自父方,X性染色体来自母方。 (3)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所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这一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因此不能遗传。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4、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3.(2019·巴南)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并回答:
(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染色体主要是由   和   物质组成的。
(2)根椐图谱写出7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   、   。
(3)据图谱写出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理论上推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答案】(1)成对;蛋白质;DNA
(2)aa;Aa
(3)Aa;Aa;1/4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题干图所示:7号患病,因此7号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3、4传给白化病(aa)9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3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4号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3)分析遗传图解可知,①②都正常,其后代⑦患白化病,说明正常为显性性状,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据此可知,①②的基因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理论上推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分析】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数目减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水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4.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幼苗有的是绿色正常苗,有的是叶片发白的白化苗.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   .
(2)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是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则白化苗的基因组成是   ,请在如图圆圈中画出其体细胞内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科研人员将两株正常玉米杂交后,再收集种子种植.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种子中,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余下的幼苗为白化苗,请写出这些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   .
【答案】(1)基因(遗传物质)的改变
(2)bb
(3)BB或B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1)亲代与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则白化苗的基因组成是bb如图所示:
( 3 )科研人员将两株玉米杂交后,再收集种子种植.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种子中,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余下的幼苗为白化苗.则这些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故答案为:(1)基因(遗传物质)的改变;(2)bb, (3)BB或Bb.
【分析】亲代与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5.(2018·日照)牛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A、a表示相关基因),公牛、母牛的相关基因组成及性状表现如表,请回答:
AA Aa aa
公牛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牛 有角 无角 无角
(1)让无角公牛与一头无角母牛交配,子代中出现了有角牛,则该有角牛的性别是   ,基因组成为   。
(2)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农场主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请予以完善。
①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交配,产生大量子代。
②统计子代中   (填“公牛”或“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结果预测:
a.若   ,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   。
b.若   ,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   。
【答案】(1)公牛;Aa
(2)母牛;若后代母牛全有角;AA;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A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据表可见:无角公牛的基因是aa,它向后代传递的一定是a,子代有角牛的基因是Aa,则无角母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有角牛一定是公牛,基因是Aa。(2)据表可见: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或Aa。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产生大量子代。统计子代中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a、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全有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b、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分析】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控制相对性状的每一对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6.(2019·顺义模拟)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目前,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我国已知 600多种。它们体型小巧,大概
2-3mm,身体淡黄至黄褐色,大都具有硕大的红色复眼。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它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如今已经和人类一样广布于全世界。
而且黑腹果蝇和酵母菌、拟南芥、小白鼠一样,都是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堪称“科研劳模”。科学家们因为对果蝇的突破性研究而获得了六次诺贝尔奖。随处可见的黑腹果蝇非常好养活,一些腐烂的水果或者简单配制的培养基就足够它们生存,而且个头小巧的它们对空间要求也很低,一个试管或者锥形瓶就完全可以满足,真是省钱省地又省力。而且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相比于其它实验动物来说,可以节约不少饲养时间。除此之外,黑腹果蝇的基因组只有四对染色体,这也意味着操纵和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容易得多。另外,黑腹果蝇的基因有很高的突变率,它们有着很多突变性状可以研究,比如复眼颜色变化,翅的类型变化......更加让人惊喜的是,在科学家完成对黑腹果蝇的全部基因测序后发现,部分基因与人类的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一些人类疾病基因可以在黑腹果蝇中找到匹配,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自闭症、糖尿病和癌症等。
由此看来,果蝇提供了一种廉价、快速的途径来理解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然后将其转化为医学应用,进而为人类提供帮助。
(1)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如图3),它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发育。
(2)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都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黑腹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只有   条染色体,其组成是   
(3)上图4是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子代果蝇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B和b表示)。
【答案】(1)完全变态
(2)4;3+X或3+Y
(3)长翅;相对性状;B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果蝇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如图2所示,仅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或XY)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3对+XY,雄性果蝇的精子有4条染色体,即3条+X或3条+Y。(3)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后的性状及数量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子一代都是长翅果蝇,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遗传图解:
可见子代长翅的基因是Bb。
【分析】(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龙东)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柿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豌豆植株有高有矮 D.菊花有白色和黄色
2.(2019·百色)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蛋白质 C.基因 D.细胞
3.(2019八上·新泰月考)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直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人的A型血和B型血
4.(2019·新疆期末)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DNA,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5.(2019·东营)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的形态与数目都是恒定的
B.②和④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具有遗传效应的②片段叫基因
D.不同的③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6.(2019八下·顺德月考)水稻叶片细胞有12对染色体,卵细胞和受精卵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
A.12条、12条 B.12条、12对 C.24条、24条 D.24条、24对
7.(2019·广东)下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相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8.(2019·江汉)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小孩患有隐性遗传病,那么他的父母一定是近亲关系
B.如果一对近亲夫妇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患遗传病
C.携带某隐性致病基因的近亲结婚,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增加
D.若一家族有过某隐性遗传病,则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几率小
9.(2019八下·临川月考)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下列图解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19八下·郑州月考)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2号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A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
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
C.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D.生物学上将1、2号夫妇生出4号个体的现象叫变异
11.(2019·德阳)如图是某家庭某遗传病发生情况的遗传分析,下列不选项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B.8号个体的X染色体通过母亲来自2号个体
C.5号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一定表现正常
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4
12.(2019·泰安)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正常情况下,此人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此人所生后代是男孩的几率是50%
D.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13.(2019·株洲)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C.所有的可遗传的变异都是有利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都是不利的
D.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射线处理产生新品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4.(2019·天水)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
15.(2019·彭水模拟)患有遗传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若为女孩,则100%为佝偻病,后代若为男孩,则100%正常,请判断此遗传病是属于(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B.常用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二、判断题
16.(2019·天水)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个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判断对错)
17.(2019·天水)控制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判断对错)
18.(2019·岳阳)人类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判断对错)
19.(2019·新化模拟)皮肤癌患者不能将癌症遗传给其子女,但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判断对错)
20.(2018八下·达川期末)生男生女决定于夫妇中的丈夫,因为男性能产生X、Y两种,女性只产生具有X染色体的一种卵细胞。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1.(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分析转基因鼠的研究过程: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可推论,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
22.(2019·黔江)某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180对父母都是惯用右手的家庭(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用a表示)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婚配方式 家庭(个) 儿子 女儿
母 父 惯用左手 惯用右手 惯用左手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180 3 84 4 85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其基因a是具有   的DNA片段。
(2)母亲们的基因型可能是   ,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从其父亲遗传得到的相关基因和性染色体分别是   。
(3)在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这一变异是否能够遗传:   。
23.(2019·巴南)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并回答:
(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染色体主要是由   和   物质组成的。
(2)根椐图谱写出7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   、   。
(3)据图谱写出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理论上推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24.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幼苗有的是绿色正常苗,有的是叶片发白的白化苗.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   .
(2)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是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则白化苗的基因组成是   ,请在如图圆圈中画出其体细胞内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科研人员将两株正常玉米杂交后,再收集种子种植.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种子中,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余下的幼苗为白化苗,请写出这些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   .
25.(2018·日照)牛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A、a表示相关基因),公牛、母牛的相关基因组成及性状表现如表,请回答:
AA Aa aa
公牛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牛 有角 无角 无角
(1)让无角公牛与一头无角母牛交配,子代中出现了有角牛,则该有角牛的性别是   ,基因组成为   。
(2)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农场主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请予以完善。
①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交配,产生大量子代。
②统计子代中   (填“公牛”或“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结果预测:
a.若   ,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   。
b.若   ,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   。
26.(2019·顺义模拟)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目前,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我国已知 600多种。它们体型小巧,大概
2-3mm,身体淡黄至黄褐色,大都具有硕大的红色复眼。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它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如今已经和人类一样广布于全世界。
而且黑腹果蝇和酵母菌、拟南芥、小白鼠一样,都是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堪称“科研劳模”。科学家们因为对果蝇的突破性研究而获得了六次诺贝尔奖。随处可见的黑腹果蝇非常好养活,一些腐烂的水果或者简单配制的培养基就足够它们生存,而且个头小巧的它们对空间要求也很低,一个试管或者锥形瓶就完全可以满足,真是省钱省地又省力。而且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相比于其它实验动物来说,可以节约不少饲养时间。除此之外,黑腹果蝇的基因组只有四对染色体,这也意味着操纵和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容易得多。另外,黑腹果蝇的基因有很高的突变率,它们有着很多突变性状可以研究,比如复眼颜色变化,翅的类型变化......更加让人惊喜的是,在科学家完成对黑腹果蝇的全部基因测序后发现,部分基因与人类的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一些人类疾病基因可以在黑腹果蝇中找到匹配,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自闭症、糖尿病和癌症等。
由此看来,果蝇提供了一种廉价、快速的途径来理解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然后将其转化为医学应用,进而为人类提供帮助。
(1)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如图3),它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发育。
(2)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都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黑腹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只有   条染色体,其组成是   
(3)上图4是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子代果蝇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B和b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选项中,A柿树上的果实有大有小、C豌豆植株有高有矮、D菊花有白色和黄色这都是有差异的现象,属于变异,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亲代和子代间相似的现象,属于遗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需要平时多积累一些实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等。
2.【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符合题意;
D.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3.【答案】D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狗的短毛和直毛,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故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身高是体重,是人的高矮和胖瘦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玉米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C、人的A型血和B型血是血型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含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时,需要把握三个点: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
4.【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DNA上含有很多与遗传有关的片段,是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一个DNA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根据以上叙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DNA上含有很多基因,故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DNA、基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 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5.【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④蛋白质是没有特定的遗传信息,B符合题意;
C、②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③基因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基因,④是蛋白质。
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6.【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因此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12条、12对。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7.【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往往成对存在的,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语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Aa个体表现出的是A所控制的性状,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中,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3/4,隐性性状的概率为1/4,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根据图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中,子女的基因组成类型为AA、Aa、aa三种可能,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此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才能解答此部分的题目,理解: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8.【答案】C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有益于家庭幸福和民族兴旺。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表现出来时,人会患某种遗传病。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位置相同。选项A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0.【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3号是褐眼,其控制蓝眼的基因型是AA或Aa,3号是女性,因此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B符合题意;
C.根据遗传图解可知:4号是蓝眼,其控制蓝眼的基因型是aa,4号是男性,因此其生殖细胞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C不符合题意;
D.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1、2号夫妇生出4号个体的现象,这是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遗传图解如下:
11.【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A、分析题图:3号和4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8号是男孩,性染色体是XY,X染色体来自4母亲,而4母亲的X染色体来自父亲2或者来自母亲1、Y染色体来着3父亲,B不符合题意;
C、5号的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不一定表现正常,如果5是纯合体,小孩一定正常,如果5是杂合体,小孩50%正常,C不符合题意;
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4,D符合题意;
如图:
故答案为:D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人类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12.【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AB.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AB不符合题意;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C.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C不符合题意;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男孩的X性染色体来自于母亲。
13.【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可能对生物的生存不利,不可遗传的变异有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C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射线处理产生新品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14.【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BC不符合题意;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5.【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该病性别差异大,且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AA或Aa.也就是说,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有可能表现出的都是显性性状,但基因却不相同,有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而且位置相当是等位基因。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1、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 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 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故“人类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遗传病主要是由遗传物质——染色体或DNA上的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的疾病。色盲、白化病、血友病等都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是不可遗传变异。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父亲(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含X或Y性染色体,而母亲(XX)只能产生一种含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若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将发育成女性;若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将发育成男性,可见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精子的类型。故正确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示意图如下:
21.【答案】(1)鼠的个体大小;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老鼠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
(2)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素基因用 显微注射器注射小鼠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3)在这个实验中导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得到的是超级鼠,可见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2.【答案】(1)惯用左手;遗传效应
(2)AA或Aa;a和Y
(3)不能遗传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父母都是惯用右手,后代子女出现了惯用左手,则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惯用左手,显性性状是惯用右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a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180对父母中(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母亲们均是惯用右手,其控制惯用右手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原因是后代孩子出现惯用右手的几率远远大于惯用左手,表明父、母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Aa、AA×Aa、AA×AA、Aa×AA。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性染色体的和含Y性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性染色体的;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控制基因一定是aa,从其父亲遗传的相关基因一定是a,既然是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Y,Y性染色体来自父方,X性染色体来自母方。 (3)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所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这一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因此不能遗传。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4、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3.【答案】(1)成对;蛋白质;DNA
(2)aa;Aa
(3)Aa;Aa;1/4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题干图所示:7号患病,因此7号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3、4传给白化病(aa)9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3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4号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3)分析遗传图解可知,①②都正常,其后代⑦患白化病,说明正常为显性性状,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据此可知,①②的基因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理论上推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分析】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数目减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水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4.【答案】(1)基因(遗传物质)的改变
(2)bb
(3)BB或B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1)亲代与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则白化苗的基因组成是bb如图所示:
( 3 )科研人员将两株玉米杂交后,再收集种子种植.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种子中,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余下的幼苗为白化苗.则这些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故答案为:(1)基因(遗传物质)的改变;(2)bb, (3)BB或Bb.
【分析】亲代与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5.【答案】(1)公牛;Aa
(2)母牛;若后代母牛全有角;AA;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A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据表可见:无角公牛的基因是aa,它向后代传递的一定是a,子代有角牛的基因是Aa,则无角母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有角牛一定是公牛,基因是Aa。(2)据表可见: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或Aa。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产生大量子代。统计子代中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a、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全有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b、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分析】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控制相对性状的每一对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6.【答案】(1)完全变态
(2)4;3+X或3+Y
(3)长翅;相对性状;B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果蝇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如图2所示,仅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或XY)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3对+XY,雄性果蝇的精子有4条染色体,即3条+X或3条+Y。(3)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后的性状及数量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子一代都是长翅果蝇,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遗传图解:
可见子代长翅的基因是Bb。
【分析】(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