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高州月考)心脏由于有瓣膜的存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2.(2020·鸡西)在人的血液中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蛋白
3.(2020八上·靖江期中)煤气中毒时,体内的某个结构会与一氧化碳大量结合,造成体内缺氧,这种结构是( )
A.血红蛋白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4.(2020八上·汽开区期中)下列关于一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静脉
C.在观察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
D.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要来回切割叶片
5.(2020八上·宜兴期中)人体内的动脉血是指( )
A.含氧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B.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C.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 D.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6.(2020八上·赣榆月考)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各种血管
7.(2020·南充)下表为某同学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xxx性别男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RBC(红细胞) 3.1×1012个/升 (4.0—5.5)x1012个/升
WBC(白细胞) 13.6x109个/升 (4.0~1O)x109个/升
Hb(血红蛋白) 103g/升 120~ 160g/升
PLT(血小板) 2.1x1011个/升 (1.O~3.0) x1011个/升
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该同学不适合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C.该同学可能患有炎症
D.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
8.(2020·泰安)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
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
9.(2020·滨州)如图,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10.(2020·绥化)肺循环的途径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1.(2020·临沂)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泸山突发森林火灾,本次火灾致使19名救火队员不幸牺牲,3人烧伤,为救治烧伤患者需要马上进行输血治疗。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即是救治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2.(2020·长沙)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A.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13.(2020七下·齐齐哈尔期末)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
A.心脏 B.肺 C.肝脏 D.主动脉
14.(2019·北部湾)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B.当血液流经①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D.体循环是指血液流经“左心室→②→右心房”的过程
15.(2019七下·闽侯期中)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图中细胞所在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胞中B浓度高于①处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20七下·饶平期中)下图1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下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含色素 (填“多”或“少”)的 (填“活”或“死”)的小鱼。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时,小鱼正确地放置方法是( )
A.小鱼尾鳍平放在通光孔中央
B.将小鱼平放在载玻片上,再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
C.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
D.将小鱼尾鳍翘放于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
(3)在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中,三种血管的类型分别是:A是 ;B是 ;C是 。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9六下·大庆期中)如图是在盛有新鲜血液的量筒中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体积较大,有细胞核的是 (填标号)。
(3)如果图中4 在体内过少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人就会出现 症状。如果图中2 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如果某人一有伤口便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图中3血小板在体内的数量 (选填“高”或“低”)于正常值。
18.(2020七下·甘南期中)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 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4)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是 .
(5)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 .
19.(2020七下·恩施月考)回顾“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回答问题:
(1)血管在鱼的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 ,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如图是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的是( )
A.图1 B.图 2 C.图1和图2 D.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是从右到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
。
(4)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发生在[ ] ,经过物质交换以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5)该实验用的是小鱼的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后短时间内不死,需要怎么处理?
20.(2020七下·海淀期末)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于 1999 年设立,每年一次,2000
年 9 月 24
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 9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2018 年 9 月 29 日为“世界心脏日”,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举办了主题为“Y our Heart My Heart”的科普宣传活动,让大众更加了解和关注心脏的健康。
(1)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 器官,左图所示为心脏外形的 (填正面或背面)观。
(2)右图为心脏内部结构模式图,构成心脏的 组织,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3)在③与④之间、⑧与⑨之间有 ,④与⑥之间,⑨与①之间有 ,保证血液只能按照 →心房→ →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4)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或坏死。冠状动脉位于[ ]主动脉基部,它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汇集成静脉,通入 。血 液通过这条途径给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和好的饮食习惯,可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
(5)若某人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他臀部注射青霉素治疗,则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臀部静脉→[ ]→右心房→[ ](填下列选项)→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右手毛细血管→右手组织细胞。
A.④⑥⑦⑧ B. ⑤④⑥⑦ C. ③④⑥⑦ D. ④⑦⑥⑧
21.(2017七下·乌海期中)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 和 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 作用。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4)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返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为:静脉→心房,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方向为:心室→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心脏的结构是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隔开,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隔开,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都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开向心室,即左心房只通往左心室,右心房只通往右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倒流。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符合题意。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气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强200多倍,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主要是防御作用,B符合题意。
C.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C符合题意。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它与氧气结合后,血液的颜色呈现鲜红色。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4.【答案】C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错误。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错误。
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在观察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是鱼在呼吸,C正确。
D.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迅速地切割,错误。
【分析】白细胞有细胞核,个体较大;红细胞个体较小,数量多;血小板最小,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4.制作徒手切片时切割叶片的方法是刀片沾水,刀口向着自己迅速地切割。
5.【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血流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其内的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7.【答案】A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因为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慢,容易止血, A错误。
B.该同学红细胞的测定值是3.1×1012个/L,少于正常的参考值,属于贫血,不适宜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B正确。
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C正确。
D.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D正确。
【分析】(1)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2)白细胞的数目大于正常值是,说明人体有炎症。(3)西藏等高原地区含氧气量少。(4)“PLT”是 血小板,它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8.【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A正确。
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故B错误。
C.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故C正确。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9.【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B.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清和血块,而不是血浆和血块,血清和血细胞,错误。
CD.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而不是血清和血块,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很薄的一层是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是暗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血液凝固后分为血清和凝块。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清;如图所示:
10.【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11.【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错误。
C.对于烧伤患者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正确。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们分别和不同的血管相连,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心脏同侧的腔体相通,异侧的腔体不直接相通,这样避免动、静脉血混合,左心室射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高,所以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防止动、静脉血混合。故答案为:C。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图:
13.【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由心脏连通在一起的。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由心脏连通在一起。在心脏结构中,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14.【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可知,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终点是左心房,可见①肺,血液经过肺后,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进入主动脉,流经各级动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可见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D是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可结合下图记忆:
15.【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 组织细胞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B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①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
16.【答案】(1)少;活
(2)C
(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所以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透光性不好,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需要从水中获得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再把小鱼放入培养皿中,把尾鳍轻轻展开,使其平贴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静时,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3)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所以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所以血液是由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图中,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1)少、活;(2)C;(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小鱼的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的要求,材料必须薄而透明,鱼类的呼吸特点,在水中生活靠鳃呼吸,所以为了保证鱼体正常呼吸,需要用湿润的纱布包裹住鱼体;明确:动脉血管中,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血管中,血液是由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17.【答案】(1)血浆
(2)2
(3)红细胞;贫血;白细胞
(4)低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血浆,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2白细胞体积较大,有细胞核。
(3)4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人体内红细胞含量过低或血红蛋白浓度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功能。如果图中2白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3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如果某人伤口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在体内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分析】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8.【答案】(1)B
(2)A
(3)D
(4)C
(5)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白细胞的数目会显著增加。(2)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形成贫血,因此当图中A红细胞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血浆有运载红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因此,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D血浆。 (4)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因此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C血小板。 (5)A红细胞和C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B白细胞有细胞核,D血浆不是血细胞,因此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B白细胞。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19.【答案】(1)含色素少
(2)B
(3)4;主动脉
(4)3;毛细血管;静脉
(5)用湿棉花(或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解:(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含色素较少,有薄而透明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2)图2 的视野清晰,能够看到红细胞,根据观察可以判断血液流向。(3)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从图中可以看出4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毛细血管的管内径小,血液流速慢,而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速度快。(4)3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能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是其具有符合相应功能的结构特点。如: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候,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其他废物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5)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为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可根据相应血管功能、特点进行判断。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20.【答案】(1)动力;正面
(2)肌肉
(3)房室瓣;动脉瓣;静脉;心室
(4)①;右心房
(5)⑤;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左图表示心脏正面图。(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所以,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它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静脉流向心房,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4)血液由①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的意义是为心肌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管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绞痛,这种病变就叫冠心病。(5)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若某人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他的臀部注射青霉素治疗,则药物到达患者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臀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⑦肺静脉→⑧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右手毛细血管→右手组织细胞。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主动脉、②上腔静脉,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是肺动脉、⑦是肺静脉、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解答即可。
21.【答案】(1)动脉;静脉
(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
(3)体循环;肺循环
(4)左心室;瓣膜
(5)B型、O型.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 (1)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和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4)心脏共4个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肌肉壁最厚是左心室(5)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所以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B型和O型.
故答案为:(1)动脉;静脉(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3)体循环;肺循环(4)左心室(5)B型、O型
【分析】(1)、(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
(4)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5)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高州月考)心脏由于有瓣膜的存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返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为:静脉→心房,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方向为:心室→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心脏的结构是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隔开,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隔开,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都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开向心室,即左心房只通往左心室,右心房只通往右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倒流。
2.(2020·鸡西)在人的血液中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蛋白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符合题意。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2020八上·靖江期中)煤气中毒时,体内的某个结构会与一氧化碳大量结合,造成体内缺氧,这种结构是( )
A.血红蛋白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气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强200多倍,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主要是防御作用,B符合题意。
C.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C符合题意。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它与氧气结合后,血液的颜色呈现鲜红色。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4.(2020八上·汽开区期中)下列关于一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静脉
C.在观察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
D.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要来回切割叶片
【答案】C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错误。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错误。
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在观察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是鱼在呼吸,C正确。
D.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迅速地切割,错误。
【分析】白细胞有细胞核,个体较大;红细胞个体较小,数量多;血小板最小,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4.制作徒手切片时切割叶片的方法是刀片沾水,刀口向着自己迅速地切割。
5.(2020八上·宜兴期中)人体内的动脉血是指( )
A.含氧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B.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C.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 D.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6.(2020八上·赣榆月考)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各种血管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血流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其内的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7.(2020·南充)下表为某同学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xxx性别男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RBC(红细胞) 3.1×1012个/升 (4.0—5.5)x1012个/升
WBC(白细胞) 13.6x109个/升 (4.0~1O)x109个/升
Hb(血红蛋白) 103g/升 120~ 160g/升
PLT(血小板) 2.1x1011个/升 (1.O~3.0) x1011个/升
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该同学不适合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C.该同学可能患有炎症
D.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因为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慢,容易止血, A错误。
B.该同学红细胞的测定值是3.1×1012个/L,少于正常的参考值,属于贫血,不适宜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B正确。
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C正确。
D.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D正确。
【分析】(1)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2)白细胞的数目大于正常值是,说明人体有炎症。(3)西藏等高原地区含氧气量少。(4)“PLT”是 血小板,它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8.(2020·泰安)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
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A正确。
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故B错误。
C.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故C正确。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9.(2020·滨州)如图,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B.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清和血块,而不是血浆和血块,血清和血细胞,错误。
CD.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而不是血清和血块,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很薄的一层是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是暗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血液凝固后分为血清和凝块。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清;如图所示:
10.(2020·绥化)肺循环的途径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11.(2020·临沂)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泸山突发森林火灾,本次火灾致使19名救火队员不幸牺牲,3人烧伤,为救治烧伤患者需要马上进行输血治疗。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即是救治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错误。
C.对于烧伤患者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正确。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12.(2020·长沙)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A.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们分别和不同的血管相连,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心脏同侧的腔体相通,异侧的腔体不直接相通,这样避免动、静脉血混合,左心室射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高,所以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防止动、静脉血混合。故答案为:C。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图:
13.(2020七下·齐齐哈尔期末)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
A.心脏 B.肺 C.肝脏 D.主动脉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由心脏连通在一起的。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由心脏连通在一起。在心脏结构中,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14.(2019·北部湾)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B.当血液流经①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D.体循环是指血液流经“左心室→②→右心房”的过程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可知,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终点是左心房,可见①肺,血液经过肺后,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进入主动脉,流经各级动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可见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D是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可结合下图记忆:
15.(2019七下·闽侯期中)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图中细胞所在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胞中B浓度高于①处
【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 组织细胞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B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①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20七下·饶平期中)下图1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下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含色素 (填“多”或“少”)的 (填“活”或“死”)的小鱼。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时,小鱼正确地放置方法是( )
A.小鱼尾鳍平放在通光孔中央
B.将小鱼平放在载玻片上,再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
C.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
D.将小鱼尾鳍翘放于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
(3)在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中,三种血管的类型分别是:A是 ;B是 ;C是 。
【答案】(1)少;活
(2)C
(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所以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透光性不好,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需要从水中获得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再把小鱼放入培养皿中,把尾鳍轻轻展开,使其平贴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静时,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3)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所以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所以血液是由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图中,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1)少、活;(2)C;(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小鱼的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的要求,材料必须薄而透明,鱼类的呼吸特点,在水中生活靠鳃呼吸,所以为了保证鱼体正常呼吸,需要用湿润的纱布包裹住鱼体;明确:动脉血管中,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血管中,血液是由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9六下·大庆期中)如图是在盛有新鲜血液的量筒中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体积较大,有细胞核的是 (填标号)。
(3)如果图中4 在体内过少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人就会出现 症状。如果图中2 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如果某人一有伤口便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图中3血小板在体内的数量 (选填“高”或“低”)于正常值。
【答案】(1)血浆
(2)2
(3)红细胞;贫血;白细胞
(4)低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血浆,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2白细胞体积较大,有细胞核。
(3)4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人体内红细胞含量过低或血红蛋白浓度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功能。如果图中2白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3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如果某人伤口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在体内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分析】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8.(2020七下·甘南期中)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 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4)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是 .
(5)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 .
【答案】(1)B
(2)A
(3)D
(4)C
(5)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白细胞的数目会显著增加。(2)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形成贫血,因此当图中A红细胞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血浆有运载红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因此,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D血浆。 (4)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因此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C血小板。 (5)A红细胞和C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B白细胞有细胞核,D血浆不是血细胞,因此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B白细胞。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19.(2020七下·恩施月考)回顾“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回答问题:
(1)血管在鱼的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 ,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如图是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的是( )
A.图1 B.图 2 C.图1和图2 D.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是从右到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
。
(4)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发生在[ ] ,经过物质交换以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5)该实验用的是小鱼的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后短时间内不死,需要怎么处理?
【答案】(1)含色素少
(2)B
(3)4;主动脉
(4)3;毛细血管;静脉
(5)用湿棉花(或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解:(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含色素较少,有薄而透明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2)图2 的视野清晰,能够看到红细胞,根据观察可以判断血液流向。(3)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从图中可以看出4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毛细血管的管内径小,血液流速慢,而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速度快。(4)3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能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是其具有符合相应功能的结构特点。如: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候,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其他废物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5)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为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可根据相应血管功能、特点进行判断。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20.(2020七下·海淀期末)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于 1999 年设立,每年一次,2000
年 9 月 24
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 9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2018 年 9 月 29 日为“世界心脏日”,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举办了主题为“Y our Heart My Heart”的科普宣传活动,让大众更加了解和关注心脏的健康。
(1)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 器官,左图所示为心脏外形的 (填正面或背面)观。
(2)右图为心脏内部结构模式图,构成心脏的 组织,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3)在③与④之间、⑧与⑨之间有 ,④与⑥之间,⑨与①之间有 ,保证血液只能按照 →心房→ →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4)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或坏死。冠状动脉位于[ ]主动脉基部,它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汇集成静脉,通入 。血 液通过这条途径给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和好的饮食习惯,可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
(5)若某人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他臀部注射青霉素治疗,则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臀部静脉→[ ]→右心房→[ ](填下列选项)→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右手毛细血管→右手组织细胞。
A.④⑥⑦⑧ B. ⑤④⑥⑦ C. ③④⑥⑦ D. ④⑦⑥⑧
【答案】(1)动力;正面
(2)肌肉
(3)房室瓣;动脉瓣;静脉;心室
(4)①;右心房
(5)⑤;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左图表示心脏正面图。(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所以,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它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静脉流向心房,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4)血液由①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的意义是为心肌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管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绞痛,这种病变就叫冠心病。(5)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若某人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他的臀部注射青霉素治疗,则药物到达患者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臀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⑦肺静脉→⑧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右手毛细血管→右手组织细胞。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主动脉、②上腔静脉,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是肺动脉、⑦是肺静脉、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解答即可。
21.(2017七下·乌海期中)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 和 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 作用。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4)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 。
【答案】(1)动脉;静脉
(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
(3)体循环;肺循环
(4)左心室;瓣膜
(5)B型、O型.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 (1)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和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4)心脏共4个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肌肉壁最厚是左心室(5)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所以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B型和O型.
故答案为:(1)动脉;静脉(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3)体循环;肺循环(4)左心室(5)B型、O型
【分析】(1)、(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
(4)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5)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