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鹿角和鹿腿
你是否听说过《伊索寓言》?你知道《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朗读课文
1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鹿自言自语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体现了鹿怎样的心情变化?
②鹿角和鹿腿的特点各有哪些?
打开课本第21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
新词
2
池塘 痛快 倒映 倒影 欣赏
匀称 精美 别致 没精打采
机灵 哎呀 狮子 机会 叹气
词 语
会
认
字
称
chèn
逼
bī
禁
jīn
皱
zhòu
配
pèi
怨
yuàn
狮
shī
撒
sā
会认字
chèn
匀称 称心如意
多音字 chēng 称呼、称量。
认读注意
“对称”读作“duì chèn”,不要读成“duì chèng”。
会认字
jīn
禁受 情不自禁
多音字 jìn 禁止、严禁。
易混词
严禁(jìn):严格禁止。
严谨(jǐn):严密谨慎。
禁(jīn)受:忍受。
禁(jìn)售:禁止出售。
会认字
zhòu
褶皱
波(bō):波纹。
玻(bō):玻璃。
跛(bǒ):跛脚。
皴(cūn):皴裂。
形近字
zhě
会认字
yuàn
抱怨 埋怨
怒(nù):恼怒、息怒。
恕(shù):宽恕、饶恕。
形近字
mán
易混词
抱怨:指埋怨,数说别人不对,侧重于口头说。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侧重于行动。
会认字
bī
逼近
会认字
sā
撒开 撒网
多音字 sǎ 撒种、播撒。
形近字
撤(chè):撤退。
书写注意
“散”的左上部分是“?”。
易混字
撒(sǎ):多表示颗粒等形状的东西散落。
洒(sǎ):多表示液体散落。
会
写
字
致
zhì
塘
táng
映
yìng
配
pèi
传
chuán
狮
shī
xīn
欣
shǎng
赏
匀
yún
叹
tàn
鹿
lù
哎
āi
会写字
lù
梅花鹿
梅花鹿
会写字
táng
池塘 鱼塘
池塘
会写字
yìng
倒映
倒映
xīn
欣赏 欣欣向荣
会写字
shǎng
赏赐
常(cháng):经常。
形近字
“赏”字的下面部分是“贝”。
书写注意
会写字
yún
匀称
会写字
zhì
精致 别致
“致”字右边部分是“攵”。
书写注意
到(dào):到达。
形近字
会写字
pèi
匹配
书写注意
“配”字左边部分是“酉”,不要写成“西”。右边是“己”,不要写成“已”或者“巳” 。
会写字
会认字
chuán
传来 传递 宣传
多音字 zhuàn 传记、自传。
形近字
砖(zhuān):砖头。
转(zhuǎn):转身。
(zhuàn):转圈。
会写字
āi
哎呀
会写字
shī
雄狮
雄狮
会写字
雌狮
会认字
叹气 叹息 赞叹
tàn
会写字
讲课文
3
鹿角和鹿腿都是鹿身上的一部分,鹿最初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
讲
课
文
“忽然”说明了什么?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
讲
课
文
“忽然”说明鹿对于自己的容貌是不自知的。
“忽然”说明了什么?
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
讲
课
文
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从来没有”和“欣赏”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句写出了什么?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讲
课
文
这个问句写出了鹿忽然发现自己美丽的容貌时内心的惊讶与怀疑。这是鹿的第一次自言自语。
“从来没有”再次说明这只鹿对自己漂亮的容貌是不自知的。“欣赏”说明他开始陶醉于自己的美貌。
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
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从来没有”和“欣赏”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句写出了什么?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
讲
课
文
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
讲
课
文
这是鹿的第二次自言自语,他陷入自我陶醉之中,两只美丽的角尤其令他得意。
朗读指导:鹿在倒影中发现自己的美时是惊喜的;欣赏自己的美时,心中是自豪和陶醉的。要抓住“从来没有”“这么”“啊”“多么”及两个感叹号等信息,用充满自豪、骄傲的语气来朗读。
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讲
课
文
数一数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讲
课
文
这是鹿的第三次自言自语,他抱怨自己的腿太细,有些伤心。“怎么配得上”一句,更加强烈地表明鹿对四条腿的不满。
朗读指导:抓住描写鹿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带上表情和动作,读出鹿此时的不满、遗憾和失望。
第1至4自然段主要讲一只鹿偶然发现自己很漂亮,他在自我欣赏时,对鹿角和鹿腿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他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抱怨腿太细。
数一数这是鹿的第几次自言自语呢?
是什么害鹿陷入危险?又是什么助鹿狮口逃生?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
讲
课
文
想一想“抱怨”“没精打采”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
讲
课
文
“抱怨”说明鹿对自己的腿不满意,“没精打采”表明这只鹿最初发现自己很漂亮的那份惊喜、兴奋的心情被破坏了,再次说明鹿对自己的腿的态度是失望和遗憾的。
想一想“抱怨”“没精打采”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
讲
课
文
如果将“逼近”换成“靠近”,效果如何?
想一想为什么两次提到“长腿”?
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
讲
课
文
在危难关头鹿腿的作用开始显现,体现出腿的特点是长而有力、跑得快。
对鹿来说,狮子“靠近”只意味着狮子与他的距离在缩短,无法表现出他即将被猎捕的处境;而“逼近”更有危险来临时的紧迫感,用“逼近”更符合当时紧张的气氛。
如果将“逼近”换成“靠近”,效果如何?
想一想为什么两次提到“长腿”?
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
讲
课
文
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讲
课
文
脱险之后,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角和腿,他的想法有什么样的变化?
讲
课
文
能不能将“叹了口气”去掉?为什么?
最后数一数,课文中鹿一共自言自语了几次?这最后一次自言自语起到什么作用?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讲
课
文
能不能将“叹了口气”去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鹿之前抱怨腿不好看,最后却靠难看的腿逃生,而他认为美丽的角却差点儿害了他。他为自己凭外表判断事物的行为感到羞愧,用“叹了口气”这一细节,更能体现他后悔、惭愧的心理,使描写更具体生动。
第7自然段是鹿逃生后的感慨。
最后数一数,课文中鹿一共自言自语了几次?这最后一次自言自语起到什么作用?
一共四次。最后借鹿的自言自语,揭示出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其好坏的道理。
讲
课
文
态度:
态度:
遇险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遇险时:
态度:
欣赏美丽的角。
讲
课
文
态度:
欣赏美丽的角。
遇险时:
鹿角被树枝挂住,差点儿害鹿丧命。
态度:
抱怨腿太细、难看。
遇险时:
撒开长腿就跑,狮口逃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它们的好坏。
课后题讲解
4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讲课
后题
可以回忆前面的朗读指导!
讲课
后题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讲课
后题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答:鹿在池塘边看到自己的倒影,他很欣赏美丽的鹿角,却没想到在被狮子追的时候,鹿角挂在树枝上,害得自己差点儿送命。而自己一直抱怨的难看的鹿腿却帮助自己狮口逃生。
讲课
后题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讲课
后题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答:我赞成第二种。因为第一个观点仅从逃生时是否实用这一角度来判断鹿角的重要性,是片面的,忽略了鹿角其他方面的价值。比如:美丽的鹿角能使心情愉悦,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另外,鹿角还可以充当武器,用来打败竞争对手、抵御敌人。所以鹿角和鹿腿各有各的价值,同样重要。
参考素材
5
·作者介绍
参考
素材
伊索简介
伊索,生活在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他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此后他游历希腊各地,讲述寓言故事,给人以警示、教训,后因讽刺权贵遭杀害。
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伊索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腊人传给后世的一部饱含生活智慧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遗产的瑰宝。这本书中大多都是写动物的故事,以动物世界来喻指人类社会,借以反映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认识,抒发自己的爱憎情感。
作品简介
·推荐阅读
参考
素材
作品简介
·推荐阅读
参考
素材
最初,该书依靠口耳相传,公元前3世纪初由雅典人得墨特里奥斯搜集编辑成书,定名为《伊索故事集成》,已失传。
公元1至2世纪间,费得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写成两部诗体寓言故事,都自称为《伊索寓言》,这两个文本都得以保留,流传到今天。
作品简介
·推荐阅读
参考
素材
公元14世纪初,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又搜集古希腊寓言传抄本,后整理编定成书,于1479年首次印行。现今常见的《伊索寓言》就是以它及以后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为主要依据。此后各种版本相继问世。
作品简介
·推荐阅读
参考
素材
有的反映了当时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压迫者的强暴和对被压迫者的残害,如《狼和小羊》《燕子和蟒蛇》。
有的揭露贵族自私贪婪的恶习和阴险恶毒的用心,如《衔肉的狗》。
有的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从生活斗争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如《农夫和蛇》。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和美德,如《野驴和狼》等。
《伊索寓言》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多彩:
·推荐阅读
参考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