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陶罐和铁罐 课件 (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陶罐和铁罐 课件 (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2 10: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陶罐与铁罐
  朗读课文
1
①课文中哪些字或词语你不认识或不理解?把它
们圈画出来。
②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打开课本第18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
新词
2
国王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神气 住嘴 相提并论 王朝 尘土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词语

t1o

nu7

gu3n

ji`o

qi `n



ru7

n2o

d3i

ji3
会认字
t1o
陶罐 陶瓷
会认字
陶罐
gu3n
铁罐 罐子
会认字
獾(hu`n):猪獾。
灌(gu3n):灌溉。
形近字
n2o
恼怒 羞恼
会认字
脑(n2o):大脑。
形近字

ji`o
ru7
3o
qi`n



nu7

ch9n
p0ng

d3i

ji3









ji`o
骄傲 骄横
会写字
娇(ji`o):娇气。
桥(qi1o):拱桥。
形近字
会认字
3o
傲慢 傲气
会写字
书写注意
“敖”左边部分是“ ”。
易混词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骄傲:除了傲慢外,还有自豪的意思。
qi`n
谦虚 自谦
会写字
会认字
“谦”字右边部分中间的长横要两端出头。
书写注意
易混字
歉(qiàn):道歉。

谦虚 虚心
会写字
会认字
虎(hǔ):老虎。
虑(lǜ):考虑。
形近字
nu7
懦弱
儒(rú):儒雅。
糯(nu7):糯米。
形近字
会写字
会认字
ru7
懦弱 弱小
会写字
会认字

反义词

相提并论
会写字
多音字 dī
【提防】(dī fang)小心防备:~煤气中毒。
堤(dī):堤坝、大堤。
形近字
ch9n
尘土 灰尘
“尘”字上半部分的中间是“丨”。
书写注意
会写字
p0ng
捧起 捧腹
棒(b3ng):木棒。
形近字
会写字
d3i
古代 朝代
会写字
会认字
“代”是形声字,“亻” 是形旁,“弋”是声旁。
说文解字
伐(fá):讨伐、砍伐。
形近字
ji3
价值 价格
会写字
会认字
助词。相当于“地”:震天~响|成天~忙。
多音字 jie
形近字
阶(jiē):台阶、阶段。
讲课文
3
课文第1~9自然段中,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样回应铁罐的?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
2
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是什么?从中能体现出什么?
1
2
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是“陶罐子”,说明它是不礼貌的,体现了铁罐傲慢的性格。
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是什么?从中能体现出什么?
1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
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3
4
陶罐对铁罐的称呼是什么?体现出陶罐的什么性格特点?
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3
4
陶罐对铁罐的称呼是“铁罐兄弟”,这说明陶罐是有礼貌的,体现出它谦虚的性格特点。
陶罐对铁罐的称呼是什么?体现出陶罐的什么性格特点?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
“确实”说明了什么?
5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
“确实”说明了什么?
“确实”说明陶罐很清楚己的短处。
5
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陶罐是真的懦弱且害怕铁罐吗?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6
试着分析“住嘴”“恼怒”在文中的作用。
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恼怒”既说明此时铁罐的愤怒、生气,又表现出铁罐的急躁、易怒,因此它会直接打断陶罐的话。一句“住嘴”便表现出铁罐的蛮横无理。
“就是……,并不是……”和“不见得”表明陶罐对自己的用途、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它不会盲目地去碰撞铁罐,并且很淡定地回应了铁罐的言论。由此可知,陶罐并不懦弱,也不怕铁罐。此时它的情绪是稳定的、平和的。
试着分析“住嘴”“恼怒”在文中的作用。
6
陶罐是真的懦弱且害怕铁罐吗?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
7
8
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陶罐为什么不再理会铁罐了?
9
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陶罐子”“懦弱的东西”
“住嘴”“你算什么东”“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等语言,表现了铁罐傲慢无理的性格特点;而“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则体现了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性格特点。
陶罐希望和平相处,可铁罐总是奚落它,和铁罐讲道理也讲不通,只要陶罐一说话,就会发生争吵。在陶罐看来,这样的争吵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它不再理会铁罐。
9
陶罐为什么不再理会铁罐了?
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怎样的?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10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
11
11
12
将“捧”字换成“捡”字或“拿”字,效果怎么样?
13
14
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
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
“捧”是双手拿的动作,写出了人们对陶罐格外重视和小心的样子,就像是对待珍宝一样,如果换成“捡”字或“拿”字,就不能体现出人们的重视和小心翼翼。
13
将“捧”字换成“捡”字或“拿”字,效果怎么样?
14
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15
“光洁”“朴素”“美观”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人们对陶罐的重视和赞美体现了什么?
“光洁”“朴素”“美观”这三个词说明陶罐虽然被尘土覆盖多年,但是依然完好如初。
人们对陶罐的重视和赞美,体现了陶罐作为文物的意义和价值。
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15
人们对陶罐的重视和赞美体现了什么?
“光洁”“朴素”“美观”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
“兴奋”写出了陶罐怎样的心情?
陶罐让人们把铁罐也挖掘出来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16
17
“兴奋”写出了陶罐被埋在地下、被尘土覆盖多年后重见天日的欣喜和激动。
说明时隔多年,陶罐除了光洁、朴素、美观的外表没有改变,它谦虚、友善、宽容的好品质也依然存在。而陶罐仍旧称铁罐为“兄弟”,并且怕它被闷坏,则说明陶罐的心胸是宽广的,并没有因铁罐当初对自己的奚落而记恨铁罐。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
“兴奋”写出了陶罐怎样的心情?
陶罐让人们把铁罐也挖掘出来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16
17
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为什么铁罐彻底消失不见了?
“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体现了什么?
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铁罐彻底消失不见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时间一长就会慢慢瓦解,从而彻底消失不见。
为什么铁罐彻底消失不见了?
“翻来覆去”和“把土都掘变了”既体现出人们找铁罐找得很仔细,也说明了铁罐消失得很彻底。
“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体现了什么?
课后题讲解
4
讲课
后题
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答: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便不再理会铁罐。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成为出土文物,而铁罐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讲课
后题
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讲课
后题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
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答:通过“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住嘴”“你算什么东西”“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等语言,以及“傲慢”“轻蔑”“恼怒”等描写神态的词语,表现了铁罐傲慢无理的性格特点;而“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等语言,以及“谦虚”等描写神态的词语,则体现了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性格特点。
讲课
后题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
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讲课
后题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提示: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启示,首先可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像陶罐和铁罐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铅笔和钢笔、叉子和勺子。接下来可以由物推及人,认识到每个人也是如此,既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可以结合自身谈,也可以谈谈其他人,从而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讲课
后题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
有什么相似之处。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我们来比赛吧,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
讲课
后题




讲课
后题
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写
讲课
后题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
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性格相似:北风和铁罐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结局相似:北风和铁罐最终都失败了,铁罐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讲课
后题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
有什么相似之处。
参考素材
5
什么是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参考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