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2 22: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2.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4.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是单性花,果皮的绿色和金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甲(果皮为绿色)和乙(果皮为金黄色)两株南瓜进行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甲植株和乙植株正、反交 B.乙植株自交和甲、乙杂交
C.甲植株自交和乙植株自交 D.乙植株自交或甲植株自交
5.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开粉花,子一代自交,所得子二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2: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子一代粉花基因型相同 B.子二代中杂合子比例为
C.子二代粉花均为杂合子 D.亲代红花是纯合子
6.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变化是如图中的
A.A B.B C.C D.D
7.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总数必须与乙小桶的总数相等
B.甲、乙任一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小球并记录组合之后需要将小球放回
D.多次统计的结果中抓取颜色相同和颜色不同小球的概率基本相等
8.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4:4:1:1,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B. C. D.
9.玉米有抗病与不抗病(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宽叶和窄叶(遗传因子用B和b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不抗病窄叶=5:1:1:1。科学研究发现子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2种花粉出现不育,则这两种花粉的遗传因子组成
A.AB和Ab B.aB和ab C.AB和ab D.Ab和aB
10.下图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以下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和6种基因型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1.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有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1:1:1: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12.现有一对夫妻,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女中基因型aaBBCC的比例为
A. B. C. D.
13.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交叉互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B.a和a'属于同源染色体,a和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C.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四分体发生交叉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1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有丝分裂后期
15.如图为果蝇体内的细胞(2n=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bc时期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de时期
C.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16条 D.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cd时期
16.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卵原细胞,在无突变的情况下,若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极体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分裂Ⅱ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分裂Ⅱ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分裂I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分裂Ⅱ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分裂Ⅱ产生的极体为TM和tm
17.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它们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abC、abc、AaC、Aac B.ABc、ABC、aBC、ABG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18.下列关于受精卵中的物质或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DNA分子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卵中的RNA分子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19.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同位素标记法 B.假说—演绎法 C.实验法 D.类比推理法
20.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D.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1.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图中深色表示患者)
A. B.
C. D.
22.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
A. B. C. D.
23.某昆虫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A.白眼雌性个体×白眼雄性个体 B.白眼雌性个体×红眼雄性个体
C.杂合红眼雌性个体×白眼雄性个体 D.杂合红眼雌性个体×红眼雄性个体
24.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一部分R型菌发生了转化
B.乙组培养皿中有S型和R型菌落,可推测蛋白酶不能分解转化因子
C.丙组培养皿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只长出S型的菌落
D.该实验可以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2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
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在真核生物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12分)下图1的甲、乙、丙表示某哺乳动物(2n)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图2是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或结构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含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细胞中,甲可以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
(3)图2中,EF与KL段在染色体行为变化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Ⅱ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发生了____________。
(4)要想同时观察到图1中甲、乙丙的细胞分裂图像,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制作装片。
27.(14分)研究人员成功地使目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的大蒜植株恢复了有性繁殖能力,这一成果为进行大蒜遗传学育种研究开辟了道路。假设:红皮(A)对白皮(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已知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结合(1)题中信息,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表现型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题干中关于大蒜皮色的显隐性假设是否正确,请你以红皮大蒜和白皮大蒜为亲本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下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
项目 XXY XXX XYY YY OY XO
性别 雌性 - 雄性 - - 雄性
育性 可育 死亡 可育 死亡 死亡 不育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OY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或Y。
(1)根据表中信息,推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果蝇的性别。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____________种类型。
(2)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_____________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的改变”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
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③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由亲本中的____________(填“雄”或“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
29.(12分)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填“噬菌体”或“大肠杆菌”)的,其中的营养成分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32P。
(2)实验过程②中需要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图中离心的目的是让沉淀物中留下_____________。
(3)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
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B2.C3.C4.B5.B6.C7.A8.D9.D10.C11.B12.D13.D14.C15.B
16.D17.C18.C19.D20.A21.D22.A23.B24.C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初级精母细胞(1分) 8(1分)
(2)甲、乙 甲 AB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受精作用(1分)
(4)睾丸(1分)
27.(14分,每空2分)
(1)2:1
(2)4 6 aaBb
(3)①用纯合红皮大蒜和和纯合白皮大蒜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意近即可)
②如果F1的蒜皮颜色均为红色,则红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正确;如果F1的蒜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红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不正确。(意近即可)
28.(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会 2
(2)6
(3)基因的改变(1分) 环境因素(1分) XrO 雌
29.(12分,每空2分)
(1)大肠杆菌 不含有
(2)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意近即可) 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3)没有侵入大肠杆菌
(4)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意近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