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巧妙地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老师,我有疑惑:
我们学过写分论点时的方法有:
二元关系A和B的结构法
启示类由此及彼的结构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写分论点的方法
今天又学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的方法,我都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了,怎么办?
一般是时评类,一个主题如“躺平”“副业”
判断类别
看菜吃饭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01
问题症结
02
解决策略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实训
01问题症结
目前我们的作文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
一、不会根据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
二、分论点的论证只是素材的堆砌,缺少论证过程或者论证没有说服力。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学生A分论点:
古文化作流行语,浅显易懂的同时,也是古言活力的迸发。
流行语古文化,亦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对优秀古言的传承与发展。
古文化作流行语,而流行语也有在古文化。
分论点中材料关键词被替换,且存在语病,不易理解
学生B分论点:
诚然,古诗文过于含蓄,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难以简便地传达信息,而且组织语言所需时间还太长。
承唐宋诗词,可促进个人高尚情操和品德的发展。
承唐宋诗词,保护国家文化安全。
明显第三个分论点生拼硬凑,不知如何写了。
学生C分论点:
有人说,既然生活在现代,古汉语那么难懂,所以可以不需要古汉语。
现代汉语是人类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产物,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表达,要了解和传承古汉语,发展我们的现代汉语。
首先,替换了材料关键词。
其次,抓不住关键词,不会A和B分别写。
最后,三个分论点没有联系。
02 解决策略——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2019全国卷1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方法:1.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例:(2019全国卷1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什么)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为什么要劳动)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三种不愿意劳动的现象)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怎么做)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一一劳动的价值。(是什么 立)
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一光荣传统。(为什么 立)
4.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不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破)
3.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三种表现:(不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破)
5.从我做起,实现中国梦。(小结)
(2021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 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方法:1. 二元关系A和B 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 由此及彼 4.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体育之效是什么:身体强弱变化
怎么做:强变弱,滥用其强
弱变强,勤自锻炼
心态怎么样: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分论点2: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自强不息,弱者变强
分论点1: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滥用其强,强者变弱
分论点3: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端正态度,戒骄慎独
或强或弱,都有变数
中心论点:他指出人的身体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有的人生来就是强者,而有的人生来就是弱者,或强或弱,都有其变数。
02 解决策略——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出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说的虽是“为学”之道,却能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思考。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遇到“难”或“易”的问题,“为”或“不为”,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对于以上材料,你是否有同感或质疑?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2 解决策略——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方法:1. 二元关系A和B 2. 由此及彼 3.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结构一:为学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体育竞赛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科技研究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结构二:从个人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从政党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从国家方面,为之,则难可化易,不为,则易会变难。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许多表达赞赏的语句都成为经典。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狐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而今,这些语句又有了鲜活的网络流行语:“西湖,绝绝子”“哇真帅,yyds”“荔枝真好吃,你懂的"。
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几个中学生翻译成古诗文,获赞无数。诸如:“也是醉了”译为“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译为“一言难尽意,三令做五申”;“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译为“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这些现象对比鲜明,耐人寻味。网络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表达?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方法:1. 二元关系A和B 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正反结构,对比中突显谁更好。请你写一写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许多表达赞赏的语句都成为经典。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狐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而今,这些语句又有了鲜活的网络流行语:“西湖,绝绝子”“哇真帅,yyds”“荔枝真好吃,你懂的"。
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几个中学生翻译成古诗文,获赞无数。诸如:“也是醉了”译为“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译为“一言难尽意,三令做五申”;“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译为“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这些现象对比鲜明,耐人寻味。网络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表达?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方法:1. 二元关系A和B 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网络时代,诗意表达
A:辩证网络流行语简洁易懂,但缺少诗意美和形象感。引材+举例
B:论证诗词经典是网络时代的稀缺,体现美感、形象。引材+举例
B:论证诗词经典是网络时代的稀缺,体现文化内涵和自信。引材+举例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2021年,一个叫作“赓续”的动词火了。在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大力发杨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随后,“赓续”一词便迅速活跃于各大主流媒体,成为“红色年”现象级的语言印记。
《说文解字注》中有“赓之言更也。万物皆肃然更改,秀实新成。”意思是说万物到了秋天而发生变化,植物枯萎,成热的果实将作为生命延续的种子。“赓续”既强调持续不断,又强调在延续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相比“继续”和“延续”,承载着更为厚重、丰富的语义内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赓续”这个词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态度。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2021年,一个叫作“赓续”的动词火了。在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大力发杨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随后,“赓续”一词便迅速活跃于各大主流媒体,成为“红色年”现象级的语言印记。
《说文解字注》中有“赓之言更也。万物皆肃然更改,秀实新成。”意思是说万物到了秋天而发生变化,植物枯萎,成热的果实将作为生命延续的种子。“赓续”既强调持续不断,又强调在延续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相比“继续”和“延续”,承载着更为厚重、丰富的语义内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赓续”这个词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态度。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赓续什么: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精神血脉是什么?
精神血脉是什么?坚定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一心为民,艰苦奋斗……
赓续是什么:本身内涵《说文解字》;还有什么更为厚重、丰富的内涵?
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同上)
谁赓续:新时代青年,祖国的未来,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方法:1.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庚续精神血脉,青年砥砺前行
分论点1:赓续是什么?本身内涵与新内涵。
分论点2:青年人应赓续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
分论点3:青年人应赓续共产党人的一心为民精神。
分论点4:青年人应赓续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精神。
是什么
怎么做
例子:宁可站着死,不跪着生的陈延年;河南兰考县干部焦裕禄,肝病;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义务植树造林,捐赠国家;百色驻村干部黄文秀,牺牲在扶贫路上……
03 课堂训练——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方法:1.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
庚续革命精神,青年砥砺前行
分论点1:赓续革命精神,青年要将爱国化作动力,不忘初心。
分论点2:赓续革命精神,青年要将爱国化为行动,一心为民。
分论点3:赓续革命精神,青年要将爱国化作奋斗,砥砺前行。
怎么做
例子:宁可站着死,不跪着生的陈延年;河南兰考县干部焦裕禄,肝病;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义务植树造林,捐赠国家;百色驻村干部黄文秀,牺牲在扶贫路上……
小结:
我们学过写分论点时的方法有:
二元关系A和B的结构法
启示类由此及彼的结构法
时评类,单一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写分论点的方法
从材料中提取分论点的方法。
解决你的困惑了吗?那么多方法该怎么用?
分清类别,看菜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