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度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装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远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如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
帝的“息援”跑到人间治水的鲧,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龙而入于羽渊。
部
这个叛神很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
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
长
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
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成作战。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
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采他爱上洛水之神
郡
宓妃,射瞎宓妃文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上诉于天帝,而失败于天帝,这时的后邦己是叛柏之神
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职另
病
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蝶娥图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
潮
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坦
快,杀了后界。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
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语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
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士”
的知识阶层的清感流露,大部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泉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
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
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
市民指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
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摊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酒,但随肴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统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22一04一443B·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度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A选项,原文并未提及鲧和共工的悲剧性,更强调的是他们的叛逆形象:叛逆带来的悲剧性形象是
后羿;“从而”的推断错误。C选项,《红楼梦》中流露出的叛逆精神是很难用“土”文化和市民精神加以框定
的:“由古代神话中衍化”错误。D选项,“全都酒灭”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即其例矣”,有文物为证。)
2.(3分)D(原文是并列提及,并未涉及比较。)
3.(3分)B(瑞珏与觉新是因父母之命而结合的。)
4,材料一论述神话中叛逆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其在后世文学中的演变。材料二论述神话是文学的起源
(“文章之渊源”),文学使神话光大、留存同时也使之改易、消歇。(4分,各2分)
5.孙悟空自立“齐天大圣”,受到天庭戏弄后大闹天宫,表现出的对权力和秩序的叛逆,具有叛神意味,带有神话
所具有的无序和混沌,善恶并不可辨:后来保唐僧西天取经,从不服管教到接受约束、修成正果,呈现社会要
求代替人的自然情欲的过程,包含的是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6分,每点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无意提起”错,此处嫂嫂是有意提起。)
7.(3分)C(“难以体现家人之间的温暖关怀”错。)
8.(4分)冰冷的墙壁是阿吉寂寞人生的象征;是一家人各自面临的生活困境的象征:寓指家人之间的心理和情
感隔阀。(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9.(6分,每点2分,态度1分,原因1分)嫂嫂不愿意照顾阿吉,因为阿吉是个“很拖累人的病人”,她与阿吉之
间缺少血缘亲情:哥哥埋怨、指责阿吉,因为他从自身立场和想法出发,认为阿吉受人照顾,不该再麻烦人:弟
弟尽自己的努力照顾阿吉,因为他顾念兄弟之情,觉得阿吉可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D
11.(3分)A(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12.(3分)A(根据原文“非唯王超等轻敌寡谋,亦臣之罪也”知“不承认自己有罪过”错。)
13.(1)(4分)我以为还没有互相往来,恐怕不能强行得到。(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1分,“以为”“交通”“强致”
三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所担心的是关南曾经属于对方,他们拿这个作为借口,那么必须断绝这个议和。(评分建议:译出
大意得1分,“所虑者…”判断句句式得1分,“辞”“绝议”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3分)虽心存疑虑但愿意和谈。(1分)前者是因为他认为契丹人本性粗野彪悍,不会轻易顺服。(1分)后
者是因为他想要安定百姓,不想穷兵黩武。(1分)
【参考译文】
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大举进攻宋朝。魏能、石普等率兵抵御。魏能打败契丹前锋,斩杀其偏将。契丹又
进攻北平塞,田敏等击退了他们。哭丹又向东奔向保州,振武小校孙密带领十个士兵侦查,路上遇到敌人前锋,
孙密等依靠树木,张开弓弩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敌人下马用短兵器格斗,孙密等人射杀了十余人。
景德元年间九月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战败,被敌人俘虏,敌人立刻授予他官职,逐渐地亲近信任他,王继
忠趁机进言和好的益处。当时的敌人也很有厌战的意思,虽然大举深入(宋境),但是也采纳了王继忠的建议,
于是派遣小校李兴等四人拿着信物、令箭,带着王继忠的书信释访莫州部署石普,并且送上写给皇帝的一封密
奏,希望能够迅速送达给皇帝。言辞很诚恳激切。李头等说契丹君主把他们召到帐前当面交给他们这封信,并
告诚命今他们速速送到莫州交给石帅,当得到回复的信礼(书信),立刻快马赶回。于是石普派遣使者带着王继
忠的密奏到京城去。宋真宗打开来看,是王继忠叙述的文字,信中详细说道:“我先前本诏担任定州路副都部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2-04-4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