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上课用)

文档属性

名称 林黛玉进贾府(上课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2 16:19:54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枉凝眉(唱宝玉黛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林黛玉进贾府林 黛 玉 进 贾 府曹 雪 芹一、基础知识积累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2. 作品问世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 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较大发展。这股新生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这样特殊时代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条件下写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钜蚯A?浼洌?怀?遥?哟怂ヂ洌?苎┣壅?涤墒⒍?サ墓?蹋?晒蠊?咏滴?昂?俊薄?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钭嫠锶??娜耍?嗉塘?谓???齑锪??曛?谩?3、作者介绍 第一回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4、作品情节补充宁国公 贾演-贾代化贾 敷贾 敬贾珍-贾蓉贾惜春(秦可卿)荣国公 贾源-贾代善(贾母) 贾 赦(邢夫人)贾 琏(王熙凤)-巧 姐贾迎春贾 政(王夫人)贾 珠(李纨)-贾 兰贾元春贾宝玉
贾探春贾 敏(林如海) 林黛玉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原应叹息妙玉
薛宝钗
史湘云贾环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这一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 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 结成姻缘。或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 甄士隐梦幻识通玉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木石前盟:以浪漫的笔法道出宝黛关系梦游太虚 :以贾宝玉梦境隐喻红楼女儿人物报表:以冷子兴之口讲述贾家家谱黛玉进府:以林黛玉行踪交代贾府环境门子判案:以薛蟠案牵出贾史王薛关系《红楼梦》的前五回构成整个小说的序幕,
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作业:思考预习
1、林黛玉因何进贾府?
2、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他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3)她去拜望两位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4)她在府内所见的人,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根据上述问题,画一张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贾府方位示意图)。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林黛玉行踪线路图二门贾赦院北贾府方位示意图第二课时 典型环境分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贾府的环境有何特点?从中可看出贾府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1、宏伟的外观 :大——a、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 b、门是三间兽头大门 c、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2、讲究的布局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
4、精美的服饰
5、繁琐的礼节 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 北京紫禁城贾府的环境特点:外观宏伟
布局精妙
陈设华贵
礼节繁琐
服饰精美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第三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及写法1、王熙凤
2、林黛玉
3、贾宝玉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
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
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
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
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
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
就是了。” 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黛玉凤姐王熙凤肖像: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部特征,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肖


写服饰服装粉????面 集珍宝珠玉于一身 贪婪与俗气
(内心世界的空虚) 三角眼 吊梢眉 丹????唇 容
貌美丽外表? 刁钻狡黠
(本性)头饰王熙凤见黛玉? 恭维转悲为喜拭泪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
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
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因为她见贾母笑了,
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的
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入木三分
描绘了王熙凤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
──得宠原因。王熙凤 回王夫人:?????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王熙凤性格总结性格泼辣
贪婪与俗气(内心世界的空虚)
刁钻狡黠
精明能干、惯用权术
察颜观色,机变逢迎,深得贾母喜爱,成为贾府中实际掌权人下人们的评价
兴儿: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林黛玉人物分析 A 外貌描写: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 。” 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林黛玉人物分析 B
行动语言:
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作者给黛玉安排的辞令,丝丝入扣,不正面否定长辈的话,而是先表感激之情,再说原因,让长辈自行取消前议。
④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小结: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体现了她的细心多虑,自尊自卑。林黛玉人物分析 C细节描写:
① 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② 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连一些细小的地方,林黛玉都不放过,说明了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小结: 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林黛玉性格聪明识礼,心思过人
细心机敏,自尊自卑
有寄人篱下之感
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贾宝玉人物分析 A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端厮混”。 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且喜怒无常 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贾宝玉人物分析 B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 :
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 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情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摔玉的情节: 贾宝玉人物分析 C《西江月》词 : 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
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贾 宝 玉其一: 似贬实褒,歌颂了宝玉 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其二,“正文反作”的手法。
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贾宝玉性格眉目清秀、英俊多情
任性率真、叛逆
反对封建束缚,追求平等自由
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方法传统技法言行外貌
细节描写人物出场侧面描写、充分铺垫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文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1、贾母的哭与王熙凤的哭的对比
2、贾母的笑、王熙凤的笑和众人的笑的对比
3、王熙凤的服饰与众姐妹的服饰的对比
4、众姐妹的出场、王熙凤的出场和贾宝玉的
出场的对比
5、黛玉听到的宝玉和看到的宝玉的对比
6、人物语言方面的对比结束语《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序幕部分仅仅是《红楼梦》的开始,好戏还在后面。我们不能使时光倒回去,但读《红楼梦》可以使我们看到那二百五十年前的封建社会,感知它,认识它,开阔眼界,了解生活,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思想境界。从另一方面讲,尽管有的同学看过《红楼梦》电影或《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但那都经过编导的改编,演员的再创造,其中高低优劣不读原著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余读一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古代小说高峰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