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_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思善想_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2 16: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总述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
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
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
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
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
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
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
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
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
的论点。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
一一听之,处士逃。”分小组讨论:
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中,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
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
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
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
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人物角度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
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深
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
义、团队精神。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多向思维
侧向思维
反向思维
多向思维 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
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
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个方面。侧向思维 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
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
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
式。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流体静
力学的基本原理,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
到启示,发明了锯子。
反向思维 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
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
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
电,最后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
第一台发电机。 迁移训练以“雪”为题,运
用发散思维,
写出三个以上
的主题。 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
染,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
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
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我们学过《鸿门
宴》,知道项羽
是个有争议性的
人物。请同学们
对他进行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
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
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
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
我擒也。
——刘邦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
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
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
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
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
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总结:
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论点 论点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
的分析而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反映客观事
物的本质的观点,是符合社会实际的立场、
观点的,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有着明确的
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
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很明确,毫不
含糊。论点是贯穿全文的论述中心,大多就
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一般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
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
论述得更加严密、透彻,把道理讲得更全
面、深刻,就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来
论证。论点位置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或文章的中间。
1 .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2 .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 .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
眼光,自己来拿”。
4 .结尾
如《捕蛇者说》论点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者乎”。论点的特点 正确性:论点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
理论性:论点言之成理,是从发现的问
题、论证的内容或作文材料、题目中分析得
出的,有着深刻的理解。
鲜明性:论点集中、醒目,表现论点的
语句简明、扼要,体现了材料的精髓。
立论的角度最佳角度 角度小:“小”便于展开议论,不
容易离题;
角度新:“新”使人有新鲜感,能
吸引人;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能解决实
际问题,有现实意义。
立论的方法 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
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
要归结到什么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
发挥,或者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
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
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
点来进行。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
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
心论点。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
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立论的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
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
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
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
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
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
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
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
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
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
确,不要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
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
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
要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
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
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
而不是脱离现实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
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对材
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立
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
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思想新、
境界新。角度新 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
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
要注意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
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
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
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
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
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思想新 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的切中
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
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
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
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
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境界新 从特定的材料入手,使老论题有新意,拓
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
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
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
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
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
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
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
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
新,境界全新。 写作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角度一、从牧羊人角度出发: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 由此可见,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
三、呼吁善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与意愿。
四、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