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宇宙的边疆》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2 16: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4 .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作者作品介绍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边疆”指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远不是宇宙的中心,已知的宇宙的中心是离地球80亿光年的星云,所以文中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人类对宇宙这个大海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与这部电视剧相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最佳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 —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 解说词的特点: 1. 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对象,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
2. 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3.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伤口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解说词一般用于图片、幻灯、展览、记录影片、新闻实况录音、电视等的解说 .
优秀的解说词,往往采用夹叙夹议,或与抒情相结合的形式。 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合作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2.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 → 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
恒星???→???太阳系?→??行星 ????文章结构解读宇宙的边疆题记:用名人名言提示主旨.
一.解说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宇宙的广阔.
二.解说星系的组成.
三.解说恒星的性质.数量.及其行星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四.解说彗核.太阳系及其行星.
五.以美丽的地球及人类的知识与探索作结.1-6段7-11段12-14段
15-16段17-18段说明对象: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宇宙,目的是向读者(或观众)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
说明重点:
◎说明宇宙的辽阔无垠的性质,例如地球到太阳之间,地球到已知的宇宙中心的距离,星系之内和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
◎说明宇宙的组成,例如宇宙见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第三个重点是推测,在说明宇宙之大的时候,在说明行星系组成的时候,两次推测生命或高级动物的存在.1.【明确】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2.【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宇宙的边疆>形式上是一篇解说词,从内容上说是一篇科学说明文.它的主体说明顺序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这个顺序,一般来说是不符合人们 的认识规律的,人类认识事物是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的;但是这是解说词,它的说明顺序其实是电视片的顺序,而这部电视片在向人们介绍宇宙知识的时候,显然是从宏观到微观介绍的,因而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理解下列语句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理解下列语句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理解下列语句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理解下列语句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理解下列语句 4.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惟一典型 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理解下列语句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像,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理解下列语句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文章主旨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 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它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分析】 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示例】 迈着矫健、自豪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来的是高一(14·16)班的代表方队。看,他们脸上洋溢着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他们决心在本届运动会期间搏击风浪,再创佳绩! .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5分)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① 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 ?? ⑦ 处与⑥ 处对调,或⑥ 处与⑤ 处对调。 ?? ⑩ 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