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陆游
导
入
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六州歌头》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
作者简介
陆 游 名 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者,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题解
书
愤
1185年春天,62岁的陆游重新起用为知府,赴任之前,到临安(杭州)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此诗。(与《书愤》同一年春写就)
品读诗歌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任务二:赏诗意】
黄裳曾称“小楼一夜听春雨”一联,“十四个字绘尽了江南春的神魄”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在此春景之下,诗人又做了哪些事情?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
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
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
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
——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虚实结合
绵绵春雨后的卖花声里,透露着明艳生动的春光,饶有情趣。
【任务三:品诗情】
陆游的心境真的如笔下这般闲适、恬静吗?
结合诗歌内容和背景,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首
联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做官)薄——直道穷(正直的处世态度行不通)
谁令?——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既是重新起用,应是老骥伏枥,为何有此语?
全文感知
首联:提挈全诗,奠定抑郁惆怅的感情基调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又有什么意思呢!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讽喻
颔
联
一夜——暗示诗人一夜未曾入睡。
深巷——达官贵人多居深巷,忘却亡国之危。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
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
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
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
——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虚实结合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以乐衬哀
颈
联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闲适恬静”
国家多事之秋——自己作书品茶消磨时光
客居京华,闲极无聊,作草书,晴窗分茶,表面上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作者不结交权贵,厌倦官场的黑暗,实则抒发的是壮志难酬的无聊可悲。
全文感知
无聊
无奈
宋孝宗在召见陆游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尾
联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全文感知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表明心志与自我解嘲。诗人洁身自好,不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与开头呼应。回家本非诗人之愿,但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任务三:品诗情】
陆游的心境真的如笔下这般闲适、恬静吗?结合诗歌内容和背景,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
闲适生活背后是消磨时光、志不得伸的无聊与可悲。
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对官场生活的淡漠。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任务四:比较鉴赏】
比较《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的异同?(主旨、手法、意境、情感等)
《书愤》尾联
①主旨相近。皆抒发了抗金大业难酬的悲愤之情。
②手法相同。皆虚实结合,尾联皆用典明志。
《蜀相》尾联
同
异
①风格不同。《书》大气磅礴,慷慨悲壮;
《临》恬淡静雅,惆怅深沉;
②情感不同。《书》还兼有追怀往事,希冀报国的多重情感;
《临》表达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无奈;
③意境不同。《书》的意象选取呈现出沉郁雄浑顿挫的意境;
《临》的意象选取呈现出明艳恬静闲适的意境;
金海高中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栏目拟推送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是这期内容的编辑,请同学们为我们的推文拟一则标题,并配上一段开篇词。
例:沐一场人间春色,听一曲雨落情长——《临安春雨初霁》
读完全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者孤独地倚在临安的一栋小楼里,花白的头发上是他悠远又深重的叹息和愁绪,弓着身子,望向远方……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