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2 18: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说一说小桃树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2.品味语言,讨论小桃树是如何面对备受磨难的命运的 从哪里看出来的
3.通过比较“我”和小桃树的异同点,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说出借此手法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及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初中阅读教学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粗读、细读、研读等阅读方法;在语言分析方面,已能熟练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重点字词分析等方式剖析重点语句,明确人物形象,感知文章主题。但是,据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七年级学生阅读散文仍存在“一望而知”粗浅阅读的问题,疏于体悟,也尚未提升到深入鉴赏,感知人性,关注自我的高度上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需引导学生在把握情节、人物之中探寻人物内心世界,以达到认识人性,反观自我,认识自我的教学目的。
另外,据平日生活观察了解,七年级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感知能力,但认知还比较感性、粗浅,尚缺乏对精神的理性叩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该文的切身感受,体悟抗争精神,秉持对生命的热爱。直面自己的生活困境,理性生活,便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流程
(一)激活课堂,情境导入
(二)速读文本,走进小桃树命运
(三)品味语言,感受小桃树精神
(四)对比阅读,感知心灵灵蜕变
(五)阅读思己,书写生命命宣言
(六)结束教学,布置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激活课堂,情境境导入
板书:课题、作者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上新课之前,老师了解一下,同学们看过电影《阿凡达》吗 影片中有一棵生命之树,女主角有烦恼,就去找这课树倾诉,如果这棵树没了,潘多拉星球人的家园和灵魂就没有了。 上学期,咱们做过一篇有关树的课外阅读,想得起来吗 史铣生的《老海棠树》,童年时的我在树上玩耍,奶奶在树下劳作、看报纸,想要跟上时代。作者借树追忆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已逝的亲人。
的确,树,作为一个意象,时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作家们的眼里,“情魂从树中来,亦归于此”。
今天,我们又学习一篇有关树的文童,贾平凹的《一样小桃树》,去看看这棵树牵动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请同学学们翻开书本。
1. 回忆与“树”有关关的阅读;
2. 进入课文语境。
(二)速读文本,走进进小桃树命运
1. 预习作业中,老师让同学们筛选信息,了解小桃树的生长历程。老师按时间先后整理一下,大致是这样:
(1) 好多年前的秋天 我在角落里垣下桃核,期待开花结果;
(2)隔年春天,桃核发芽了,因长得太寒酸,不招人待见;
(3)我去城里上学和工作,遗忘了小桃树;
(4)奶奶去世,我回家奔丧,听说小桃树经受打击,见它仍在生长;
(5)如今,亲见小桃树在风雨中零落、挣扎,但欲绽的花苞高立枝头。
2. 好几个同学用了“寒酸”这个词语形容小桃树。的确,这棵小桃树似乎与我们的想象很有差距。它不像“南家桃树深红色”,也没有《诗经》中所写的那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它似乎是这样 生的--文中有说它“赤裸”、“黑枯”, (板画:树干,4
条枯枝)小桃树遭遇了怎样样的命运,导致了这幅衰败的容颜
请同学们运用圈点勾划的方式,找出有关小桃树命运遭遇的语句,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请注意“遭遇”一词)
1.学生预习思考;
2.运用圈点勾划的方式, 找出有关小桃树命运遭遇的语句进行品析批注,然后同桌问相互交流。
(板书:命运遭遇)(学生回答)
师小结: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小 桃树的命运备受磨难:
出身卑微、外形卑琐、不被重视、孤苦伶仃、嘲笑冷落、风次雨打
(三)品味语言,感受小、桃树精神
史铁生说:“一个人出当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考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那么,面对这样的出生,这样的事实,小桃树是生存还是般灭
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 运用品词品句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哪些字那些词你看出小桃树如何面对各受磨难的命运
(运用品词品句的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桃树如何面对备受难的合运 )
师小结:海明威说,人上二不是请打的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在这篇文章中,似乎小桃树就具有了这样的人,这样的勇士的精神品格,诠释着默默坚守、奋勇抗争、不屈不挠的人生境界。 以后学物理时候,同学们会听到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这棵小桃树而言给了她一颗这样强大的内心,它也可以撬动无情的命运!开出一树繁花,绽放生命华彩。(板书板画:画天平,一树繁花,写“生命华彩”)
(四)对比阅读,感知心灵蜕变
1.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写小桃树,就是来赞美小桃树的,对吗
2. 除了写小桃树,还用了一定的篇幅写谁
--我,谁 贾平凹。贾平凹是谁 我们来了解一下。
贾平凹简介: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出身于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村。家境会寒,外表木讷,体质羸弱。因其父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他被追中断了学业,重返土地回家务农。1972年因倡然机缘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初入城市的不适应,令其陷入奢追和自卑。曾有心酸的投稿经历。在《写给母亲》、《我是衣民》等文中可见其并不快乐的成长经历。他自己就是一个命运多舛,充满磨难的人。
3.看着这些介绍,结合小桃树的经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相同的出身,相同的命运--我从小桃树的不屈不挠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
4.品读文本中的“我”:文宁有好几处写了或者暗示了我的心情,同学们发现了吗
(1) 梦,绿色,我会幸福--P113 阅读提示第5、6 行;
(2) 可是后来,“我”怎么了 --曾经的我满怀希望,相信自己会幸福,豪情万丈,血气方刚,去城里学习、奋斗,可是遇到了挫折,心境老了,脾气坏了,开始沮衣哭泣,想要求助了!
5,对比小桃树的强大,我们看到了“我”的脆弱。面对强大,那么就举客小样分吧仰望小桃树、敬佩小桃树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是文中14段的抒情语言中,竟然没有直接地赞美,敬佩,出现的是“感激”!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 感激近义词,感谢,感恩,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时,我们才会感激。你如何理解这里的“感激”二字 --也许,我会从小桃树的不屈不挠中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
6.作者真的有感受到力量吗
赏析第 13 段、第14段。 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你开的是灼灼的吗 香香的吗 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 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情灵,对吗 --命适的风万,非但不令小桃树感到凄凉,反而给了我鼓励,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从消极悲观,重悔了茎勃乐观。
小结:作者从小桃树那里感受到前行的力量。在这样的一场精神跛涉中,他完成了目己的心灵蜕变。 (板书:左边坚写 精神跋涉;石边坚写 心灵洗礼)(五)阅读思己,书写生命宣言
1. 是啊,这么多的文学作 品在写树的精神,大自然的精神,这么多的作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其实,在老师自自己的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琐碎,许多压力,许多难关。在备课时,深深地被小桃树鼓舞, 我也有话对自己的命运说,我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人 生中谁无暴风骤雨时 无论命运如何,我要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走在前行的路上,将是我今后的的选择; 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将是我今后的选择;在逆境中不忘初心,默默坚守, 将是我今后的选择;
2. 孩子们,你们呢 你们们的生活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吗 学习了这篇课文,在你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呢 请写下你的言言--
结束语:孩子们,这节课果,我们认识了一棵与命运顽强抗会的小桃树,也陪着作者感受了一场心灵洗礼,无论是读读小桃树,还是读作者。老师都希望你们能在阅读中思考自己,在阅读中完成自己的精神之旅,坚持“与我同在”的阅读习惯。
人生中谁无暴风骤雨时 人 生来不是被打败的。顽强抗会以后,才迎来海阔天空。 愿你也能观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棵“小桃树”;无论面对怎样的命运,怎样的竞争,都能笑看 磨难,绽放生命华彩!
(六)作业布置
类文阅读:《丑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