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向量的加法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2向量的加法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3 10: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量的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及其运算律。
2.掌握向量加法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3.数的加法与向量的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难点】
1.向量加法的概念。
2.向量加法的运算法则。
3.数与向量的类比。
【学习过程】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137-P141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向量相加就是两个向量的模相加吗?
2.向量的加法如何定义?
3.在求两向量和的运算时,通常使用哪两个法则?
【新知初探】
1.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一般地,平面上任意给定两个向量a,b,在该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a,=b,作出向量,则向量称为向量a与b的和(也称为向量a与b的和向量),向量a与b的和向量记作a+b,因此+=。
这种求两向量和的作图方法也常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对任意向量a,有a+00+a=A.
向量a,b的模与a+b的模之间满足不等式||a|-|b||≤|a+b|≤|a|+|b|。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一般地,平面上任意给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在该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a,=b,以AB,AC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ABDC,作出向量,因为=,因此=+=+。
这种求两向量和的作图方法也常称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不难看出,向量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即对于任意的向量a,b,都有a+b=b+A.
3.多个向量相加
结合律:(a+b)+c=a+(b+c)。
因为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有限个向量相加的结果是唯一的,我们可以任意调换其中向量的位置,也可以任意决定相加的顺序。例如
(a+b)+(c+d)=a+[(b+c)+d]=[(d+c)+a]+B.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b+c)=(a+b)+C.(  )
(2)+=0.(  )
(3)求任意两个非零向量的和都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
2.++等于(  )
A.
B.
C.
D.
3.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  )
A.2
B.
C.1
D.2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________。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探究点一:向量加法运算法则的应用
1.(1)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F为线段DE延长线上一点,DE∥BC,AB∥CF,连接CD,那么(在横线上只填上一个向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①如图甲所示,求作向量和a+B.
②如图乙所示,求作向量和a+b+C.
[互动探究]
1.[变问法]在例1(1)条件下,求+。
解:因为BC∥DF,BD∥CF,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2.[变问法]在例1(1)图形中求作向量++。
解:过A作AG∥DF,且AG=DF交CF的延长线于点G,
则+=。作=,连接,
则=++,如图所示。
[规律方法]
(1)三角形法则可以推广到n个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首尾相连”,即n个首尾相连的向量的和对应的向量是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n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2)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
(3)求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向量的和时,用三角形法则更简单。
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O是其中心。
则(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探究点二: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2.(1)设a=(+)+(+),b是一个非零向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b;②a+b=a;③a+b=b;④|a+b|<|a|+|b|。
(2)如图,E,F,G,H分别是梯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化简下列各式:
①++;
②+++。
[规律方法]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意义和应用原则
(1)意义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为向量加法提供了变形的依据,实现恰当利用向量加法法则运算的目的。实际上,由于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故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
(2)应用原则
利用代数方法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向量相加的顺序。
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等于1,则|+++|=________。
解析:|+++|=|(+)+(+)|=|+|=2||=2。
答案:2
探究点三: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
3.如图,用两根绳子把重10N的物体W吊在水平杆子AB上,∠ACW=150°,∠BCW=120°,求A和B处所受力的大小(绳子的重量忽略不计)。
[规律方法]
利用向量的加法解决实际应用题的三个步骤
4.如图所示,一架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km到达B地接到受伤人员,然后又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km送往C地医院,求这架飞机飞行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和。
【达标反馈】
1.化简++等于(  )
A.
B.
C.
D.
2.对于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下列式子不能化简为的是(  )
A.++
B.++
C.++
D.++
3.在菱形ABCD中,∠DAB=60°,||=1,则|+|=________。
答案:1
4.若a表示“向东走8km”,b表示“向北走8km”,则|a+b|=________,a+b的方向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1.答案:(1)√
(2)√
(3)×
2.解析:选C.。
3.答案:B
4.解析: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答案:
探究点一:向量加法运算法则的应用
1.解析:(1)+=+=;
(2)++=+=+=;
(3)++=++=。
答案:(1)(2)(3)
2.【解】(1)由条件得,(+)+(+)=0=a,故①③正确。
(2)①++=++=++=+=;
②+++=+++=++=+=0.
3.【解】如图所示,设,分别表示A,B所受的力,10N的重力用表示,则+=。
易得∠ECG=180°-150°=30°,
∠FCG=180°-120°=60°。
所以||=||·cos30°
=10×=5,
||=||cos60°=10×=5.
所以A处所受的力为5N,B处所受的力为5N。
4.解:设,分别表示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km,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km,则飞机飞行的路程指的是||+||;
两次飞行的位移的和指的是+=。
依题意,有||+||=800+800=1600(km),
又α=35°,β=55°,∠ABC=35°+55°=90°,
所以
=800(km)。
其中∠BAC=45°,所以方向为北偏东35°+45°=80°。
所以飞机飞行的路程是1600km,两次飞行的位移和的大小为800km,方向为北偏东80°。
【达标反馈】
1.解析:选C.++=。
2.解析:选C.在A中++=+=;在B中++=+=;在C中++=+=;在D中++=+=+=。
3.解析:在菱形ABCD中,连接BD(图略),
因为∠DAB=60°,所以△BAD为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1,所以||=1,
|+|=||=1.
4.解析:如图所示,作=a,=b,
则a+b=+=。
所以|a+b|=||
==8(km),
因为∠AOB=45°,
所以a+b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答案:8km东北方向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