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二首《咏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二首《咏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2 20: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咏柳》;
2.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
3.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生字,学会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播放柳叶细长、柳条飘飞的优美画面图(课件导入)。
启发学生想一想:你有什么感想?
(引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板书诗题:咏柳)
(二)学生边观察图上的柳树,教师边轻声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三)理解题目的意思(课件出示)。
1.“咏”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2.“咏柳”是什么意思 (歌颂、赞美柳树)
(四)全班齐读课题:“咏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这篇佳作吧!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把课文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二)检查自读生字词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认读,互相纠正。
咏(yǒng) 妆(zhuāng) 丝(sī ) 绦 (tāo) 裁 (cái ) 剪(jiǎn)
2.多种方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全班读(集体评议),请同学纠错正音。
3.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并练习说句子。
三、指导学习,了解诗意。
(一)指导学习第1、2句,(出示课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质疑解难(出示课件)。
(1)“碧玉”是什么?“妆”怎样理解?
(2)“丝绦”是指什么?
(3)引导想象:诗人此时想到了什么?
(诗人此时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而低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多美啊!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赞美柳树的诗呢?)
2.指导朗读。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说说怎样才能读出杨柳随风飘舞、勃勃生机的感觉?(同桌学生相互交流)
(3)教师指导划出节奏。
(课件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二声,可读重一些,“绦”字也可读重一些。
(4)师生看着图片,吟诵前两句。
(二)自读自悟第3、4句:(课件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指导读。指名读,随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
这一片片新长出来的细长的柳叶就像是谁用剪刀精心裁剪出来似的?(指导学生读第3句)
到底是谁把柳叶裁剪得这么漂亮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啊!
指导学生读第4句,把“似剪刀”读得轻一些,短一些,这样显得这把“剪刀”很灵巧。
3.集体齐读古诗、背诵古诗。(课件出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理解诗意(出示课件)。
4、选读诗歌,拓展思维
(一)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二)(课件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五、指导写生字。
(一)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示课件)。
(学生自主识记、书写)
(2)教师指导难写难记的字。
“绿”的右边是“录”,“录”的下边不要写成“水”。
“碧”,熟字记忆,王、白、石,很亲密,在一起,组成“碧”。
“丝”的下面是一横,不要写成两个“纟”。
六、布置作业。
根据古诗中的描写,展开想象,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7、板书。
咏柳
柳树→(高)→碧玉
柳条→(绿)→丝绦 春日生机
柳叶→(细)→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