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标题、开头作用指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说明文标题、开头作用指导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2 18:54:05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唐王中学 主备:韩金莲 复备:
【课标与教材分析】
2011版课标指出: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所以,对说明开头的考察,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对文章说明内容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对标题的考察,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对说明内容的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2.学生想知道的::正确地感知说明内容,才算读懂了文章,答题才有了正确的方向,了解结构作用。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 读熟文章,概括说明要点。
4、学困生分析:把握结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我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文的开头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思路点拨,中考试题链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说明文的开头作用。
【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方法,结合中考试题,巩固做题思路。
【教学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命题方式: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XX写起?
2、简要说明第一段的作用?
3、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
4、第一段以XX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5、文章开篇介绍了XX,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答题思路:
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XX,引出说明对象是XX,说明这个对象的XX特征;
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是什么说明方法就分析什么说明方法。)
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引出下文对XXX的说明。
★特殊情况:A、开头如果是设问句 ,设置悬念,引人思考 ,引出说明对象XX或内容,激发兴趣;B、引用古诗文: 增强文学性
描述性、抒情性语言 常用修辞(无论怎样考察大家,都要灵活运用。)
实战练习: 2007年 太阳能光伏发电
①2006年12月,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赵春江教授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了一套2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家庭。这套装置,运行十分稳定,自安装完毕正式发电以来,已向上海大电网输送了1300多度电,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在“节能减排”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太阳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转换为电能。尤其可贵的是,它还是最清洁的能源,在法三、利用时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渐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③太阳能发电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比较普及,而光热发电较少,通常所谓的“太阳能发电”往往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④光伏发电是根据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的“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其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简单,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⑤光伏并网发电,是公认的全球太阳能利用的最终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和计划,美国和欧盟计划到2010年实现百万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日本也宣布到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GWp,主要用于屋顶并网光伏系统。我国的光伏并网发电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已建成10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场馆的部分用电,也许将由太阳能发电来提供。
总⑥体来说,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结束了前期开拓阶段,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时期。有人做过乐观的估计,在今后10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累计容量将达到20兆瓦。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5%~20%,超过核电,成为人类的基本能源之一。
12、文章开篇就介绍了赵春江教授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作业A熟记做题思路B中考夺冠
板书设计
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XX,引出说明对象是XX,说明这个对象的XX特征;
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是什么说明方法就分析什么说明方法。)
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引出下文对XXX的说明。
九年级说明文标题
唐王中学 主备:韩金莲 复备
【课标与教材分析】
2011版课标指出: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所以,对说明文标题的考察,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对文章说明中心整体感知与把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对标题的考察,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对说明中心的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2.学生想知道的::正确地感知说明内容,才算读懂了文章,答题才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圆心”答案就不会离题万里。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 读熟文章,概括说明要点。
4、学困生分析:说明文标题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我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文的标题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思路点拨,中考试题链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说明文的标题作用。
【教学难点】辨别题目手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方法,结合中考试题,巩固做题思路。
【教学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命题方式】一般有几种类似问法:
① 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② 文章为什么以“******”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 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
④ 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为“******”,有什么不同?
⑤标题的含义:分析具体含义,有的还要答出表达情感,尤其是形象生动的说明文。
⑥给文章拟标题。
★【解题指导】 根据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考生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A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标题概括的部分内容);
B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C找文章的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物件、核心事件等;
D注意文章开头、结尾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E说明文注意过渡句、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F标题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新颖;
二、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有两个作用:
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
套话: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 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
§ 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 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注意事项:
① 一篇文章的标题不一定能涵盖所有这四个作用,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罗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答题时,不要只简单地罗列四句作用,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说明内容,以及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否则只有空洞的套话,会导致严重失分。
三、实战演习
2009年济南中考试题《津津有味嚼“薄膜”》
【例题】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题目解析】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可食用薄膜。
首先,明确说明对象,以免答题时表达有误或有缺失。此文通过标题,我们了解到说明对象可能是“可以嚼的薄膜”,读完文章之后,则可以确定为“食用薄膜”。所以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标题还表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可食用”。
其次,观察标题独特之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标题“津津有味嚼‘薄膜’”跟人们的生活常识明显不同,新颖别致,营造了一个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文章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点明了说明对象——食用薄膜,说明实用薄膜能吃无毒的特点,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表达效果上,薄膜可嚼可吃跟人们的认知常识不同,新鲜奇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同类考题举例】☆《让脚告诉你》:
①内容上,表明了说明对象——脚语,说明脚能够真实反映人的心理性格等;揭示说明内容。②表达上,“让脚告诉你”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内容上,“今天你低碳了吗” 的询问语气,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低碳生活;倡导人们践行低碳生活,揭示说明内容。②表达上,用询问的语气设题,设置悬念,生动别致,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天赐良“源”》:
①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一种能源,说明这种能源的特征“好”,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表达上,利用谐音巧妙化用成语“天赐良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①内容上,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四合木,并表明其特征——像大熊猫一样珍奇稀有,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表达上,运用比喻修辞,将四合木比喻成植物界的大熊猫,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①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针鼹”,并说明其珍奇稀有的特征,揭示说明内容。②表达上,新鲜奇特,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①内容上,点明了说明对象中国红,说明为什么中国红适合喜庆;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表达上,以设问句的形式,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能吞能吐的森林:①标题“‘能吞能吐’的森林”点明了说明对象——森林,并说明了森林能蓄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水分、二氧化碳“能吞能吐”的特征,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运用拟人手法,把森林拟人化,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结合文章,请你谈谈标题“绿色的挽歌”的含义。
“绿色”指生长着绿色植物的森林草原等;“绿色的挽歌”是表达对绿色植物消失、物种的灭绝、遗传物质、优良基因等的消失的悲叹。
作业A熟记做题思路B中考夺冠p105
板书设计 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有两个作用:
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
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 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
§ 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 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