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一、体会伟人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贝多芬画像 世界音乐发展史上
的一位巨匠,欧洲
古典乐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集大成者,
开创欧洲浪漫主义
乐派先河的著名作
曲家,以他出众的
音乐才华,崇高的
人格和顽强的毅力,
给世界人民留下十
分美好的极为深刻
的印象。 第
五
交
响
曲
手
稿 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命运》交响乐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中的最具有代表性、最著名的一部,又称《第五交响乐》,这是一部内容集中、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结构严谨的作品,又是一部深受多个层次的欣赏者欢迎的作品。作品各个乐章连贯统一,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四个乐章一脉相承,表达了“人,只有自觉的团结起来,通过斗争,才能获取胜利”的主题思想。 速读课文 整体感悟一、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二、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并想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三、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题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几件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谈话
贝多芬回忆往事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谈谈理由。提示:1 、外貌
2、语言
外貌:两肩极宽: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拖着失效的助听器有力的大手:脸部表情、头发、眼睛、鼻子、嘴、下颚: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不拘小节。(学者的风度)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表现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扩展练习:目的:
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以形传神。题目:
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试作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要求:
1、人物必须是本班师生。不能出现姓名。
2、要有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以全班同学可判断出是谁为标准)
3、杜绝面面俱到,人物脸谱化。
课文小结: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课后作业:一、将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在周记本上。
二、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课标与教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解说是这样的: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文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以高超的肖像描写,成功的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想知道的: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合作学习肖像描写的写作手法。
4、学困生分析:结合本课情感动人的特点,为了调动学生情感,所以必须加强朗读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二、练习提炼概括能力,找出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肖像和语言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气质.并学习这种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学习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1.概括归纳文中的主要事件并从肖像和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贝多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献身事业的精神。
教学难点:1.从肖像和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媒体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听“命运来扣门的声音”──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的名字是什么?是谁写的……贝多芬说:“命运来扣门的声音,正是这样的”。是的,命运之神会时时来扣响我们的门扉,那是机遇在召唤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贝多芬的文章。(板书课题、作者)
二、说出你所了解的贝多芬(多媒体展示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接触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其创作成就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另有歌剧、小提琴曲等。
三、根据预习复述课文内容,说出课文所写的主要事件。
四、自读课文,看文中描写的贝多芬有什么特点。(要求说出理由)
学生在谈贝多芬的特点时不外乎从这两个方面寻找理由──人物的肖像、语言。当有学生谈到他的肖像时教师可要求大家先放下其它的话题,集中力量分析贝多芬的肖像,然后再一起分析他的语言。(当然顺序颠倒过来亦可)这样可使学生的讨论更有秩序,思路更清晰,效率更高。涉及到一些重点段落、语句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比如在分析肖像描写时,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找出写两肩、脸、头发、眼睛的关键语句并认真体会)
明确:文中更多的地方体现的是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精神,根据上面那几句话不足以认定他是一个悲观软弱的人,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难免有悲观叹息的时候,也有忧愁的时候,但那只是一瞬间而已,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坚毅顽强精神的整体认定。
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达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和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的高度热情,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或这让你想起了哪些人?)
张海迪、海伦·凯勒等
六、写作训练:(创新支点)
学习文中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的外貌,与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可以写班里的同学,也可以写其它的人,不只是要求写出他的外貌特征,还要能折射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内心世界。)
七、课文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精神世界,他不屈服于命运、献身音乐的精神,他独立而骄傲、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们在他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
八、布置作业
A层: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完成学习检测课内部分。
B层:
1、进一步阅读文章,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二。
2、完成学习检测课内与课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