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for循环的应用(2)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4.1for循环的应用(2)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5-12 19: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1for循环的应用(2)》教学设计
【设计者】 【单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课时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选自本节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一《数据与信息》第四章第四节《for循环的应用》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for循环的一般格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循环变量、序列和语句组,并应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while循环,循环嵌套”,提供思路,奠定基础。
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本节课将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问题解决)作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依据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问题解决等环节,应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面向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Python程序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常用运算符,通过实践体验掌握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特点和执行过程。他们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问题的变量、循环变量和对应序列,但对于确定for循环的语句组毫无头绪。他们的计算思维有明显提高,能够对给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但思维方法还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计算思维: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出问题的循环变量,序列和循环语句组,并应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培养正确看待网络宣传信息的良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找出循环变量,序列和循环语句组。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灵活应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分析】讲授教学法、引导教学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具备敏感的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寻求恰当的方式处理信息。
【学法分析】协作探究、实践操作、自主学习
课标指出依据信息技术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景,注重学生在项目中学习;依托快速发展与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保持对新技术成果的开放性,鼓励师生共同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教具准备】
网络教室(安装极域电子教室软件、ftp服务器、Python编辑软件)、学习平台、《4.4.1for循环的应用(2)》上课课件和导学案、教材(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简明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引导讲授,学习新知
协作探究,掌握重点
成果展示,分析评价
能力提升,完善作品
自主学习,巩固强化
反思总结,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小智想买手写板便于绘画,于是按照如下方式存钱:
第1天存1元钱,
第2天存2元钱,
第3天存3元钱,
……
第5天存5元钱。
请编写程序,输出每天存钱的数量。
)案例1
1.分析案例、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变量、循环变量、序列和语句组
(2)学生结合分析结果,应用for循环完成案例1的要求
(3)调试运行成功后,将代码抄写在导学案中。
2.设问,引入新课
如果小智想知道,5天后,存钱罐里钱的总数,应怎么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结果呢?
设计意图;案例1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复习巩固for循环的格式;又能循序渐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编写程序能让学生再次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抄写程序到导学案能增强学生对代码的熟练程度。
(二)引导学习
(
小智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存钱:
第1天存1元钱,
第2天存2元钱,
……
第5天存5元钱。
请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第5天后,存钱罐里钱的总数。
)案例2
1.分析案例,确定语句组
(1)学生自主分析案例的变量、循环变量、序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天存钱的数量与存钱罐里钱的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循环语句组。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动态演示每天存钱的数量和存钱罐里钱的总数这两者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语句组确定的过程。
2.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1)学生根据分析结果,结合for循环的格式,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完成案例2的要求
(2)调试运行成功后,将代码抄写在导学案中
3.根据要求,修改程序,
如果小智想知道,30天后存钱罐里钱的总数,应怎么修改程序,计算并输出结果呢?
设计意图;编写程序能再次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抄写程序能加强学生对代码的熟练程度;修改程序能巩固强化range函数的参数,并引出协作探究的项目练习活动。
设计依据:按照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操作技能,开展协作学习,助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主探究
项目1:假设小智需要贷款1000元,各小组按照下列提示,协作探究,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12个月后,小智需要还款的金额。
(
月利率0.3%,每月还款金额为:
1个月后还款:1003=1000+1000*0.3%
2个月后还款:1006=1000+1000*0.3%*2

)银行贷款
(
月利率1%,每月还款金额为:
1个月后还款:1010=1000+1000*1%
2个月后还款:1020=1000+1000*1%2

)民间合法贷款
(
月利率10%,还款方式为利滚利,每月还款金额为:
1个月后还款:1100=1000+1000*10%
2个月后还款:1210=1100+1100*10%

)校园贷、网络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活动,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能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确定循环语句组的方法。
(四)成果展示
1.阐述创造思路:小组代表总结归纳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阐述确定循环语句组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阐述确定循环语句组的方法,不仅能强化巩固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程序、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还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应用for循环解决问题”这一难点。
2.教师点评:老师带领学生分析三种贷款方式,相同贷款金额,12个月后的还款金额;引出校园贷的危害,不仅能让人退学、辍学,甚至会导致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设计意图:教师点评能让学生切实感受校园贷、网络贷的危害,进而引导学生远离校园贷、网络贷等非法贷款。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升华主题,达到德育进课堂这一目的。
(五)能力提升、完善作品
项目2: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要求修改小组程序:
(1)从键盘输入贷款金额m、还款月数n;
(2)计算并输出n个月后需还款的总金额s;
(3)各种贷款方式的月利率和还款方式不变。
设计意图:修改代码能让学生复习巩固input( )函数,并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原代码的含义。
(六)自主学习、强化巩固
自主学习: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自主学习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能强化巩固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和算法编写程序的计算思维能力。
(七)反思总结、课堂练习
1.课堂小结:如何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需解决的问题,设计算法是明确问题的输入、输出、变量、循环变量、序列和语句组,重点是确定语句组的方法,最后结合for循环语句编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布置作业:
(1)根据课堂小结,完成学习平台的作业题;
(2)分析导学案的课后思考题,是否能用for循环解决,并提示预习while循环,尝试编写程序,完成课后思考题的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能强化巩固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和算法编写程序的计算思维能力。
(八)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主要围绕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展开,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主线,进一步强化巩固应用for循环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内容: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
终结性评价: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编写程序计算三种贷款方式的还款金额,让学生切身体验校园贷、网络贷的危害,传递正能量,达到德育进课堂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