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一篇悟透漫画作文审题立意与构思
(上)
高中语文作文精讲专练07
尺幅虽小蕴乾坤,
针砭暗含形象真。
举止言谈需谨慎,
小心成为画中人。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目录
漫画作文常用手法及特点
单则+多则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漫画作文如何快速构思布局
01
漫画作文常用手法及特点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审题立意 意在笔先 意犹帅也
【关于漫画】
1.什么是漫画?
A.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它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
——《辞海》
B.简单而夸大事物特征的绘画,多含讽刺的意义。
——《新华字典》
C.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
漫画的艺术手法
夸张、比喻、比拟、变形、象征、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
2.漫画的构成: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3.漫画的特点: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好险》
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裤子被剐破,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
(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画中无人,却无不隐含着人,高大的树喻指上一代,小树喻指下一代,反映了两辈人的关系,隐含了教育问题,喻指了老一辈人的呵护与溺爱,影响了下一辈人的成长,真是“挡风挡雨又挡路”。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题目是 “‘关’怀 ” ,将自己的孩子关在鸟笼里,这也叫关怀?在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仅仅是家长,也包括老师,对考生进行封闭式训练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讽刺了教育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关”怀
(4)以点带面,含意丰富
右图画面中一共有3只苹果,左边的一只上面商家没有作任何标记,表示这是一只普通苹果,已经长出虫子;有虫的苹果被贴上“优”的标记,冒充优质苹果,但终究掩饰不了,虫子还是钻了出来。它用十分直观的手法讽刺社会上那种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欺诈行为。
漫画毕竟是一小方天地,因此,它要反映社会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点来代面。
(5)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对比是最能凸现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漫画通常也采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左边那只兔子仅射出一支箭,就正中靶心,他的手做着“V”(胜利)的姿势;右边的兔子射出三支箭,却都在靶心之外,“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出现在他的脑袋上:他那么小的靶心都能一箭射中,我这么大的靶心却屡射不中,怎么可能这样啊?!
有时候,目标看上去越难达到,反而越会使人全力以赴,最终达到目标;相反,目标看上去越容易达到,就越有可能令人掉以轻心,反而无法达到目标。
透过表象,揭示寓意
寓言、童话以及其他类型的寄寓性材料,一般具有隐喻性的特点:
隐喻性,即借用虚构的故事等讲述道理,而不直接说明道理;需要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挖掘其真正的内涵,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联想现实的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在此基础上,把握漫画的褒贬倾向定位,并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现实意义,便可以理解漫画传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依据画面意义及其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诸多方面,联系现实生活,找到与画面主旨相对应的现实素材,从画面与现实的“勾连”中,确定话题及立意的方向。
揣摩画面,对接现实
1、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往往告知或者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透过标题,结合漫画内容,联系现实,常常可以洞察漫画的主题;
2、漫画形象。漫画形象是漫画的主体内容,常由相关的人或物组成,是漫画主题的主要传达者。分析中要细致观察漫画形象的动作、神态、关联等相关状态和细节,体悟其间隐含的情感和思想倾向。
3、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是漫画的补充内容,文字言简意赅,其间隐藏的观点会成为理解漫画主旨的金钥匙。
4、漫画布局。层次安排不要轻易放过,上下左右的顺序安排、主次的布局都是为了表达或者强调相关情感。
5、漫画夸张。夸张和变形是漫画最常运用的技法,而夸张和变形之处恰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关键处。读懂漫画时,当对此认真分析,与常规状态比较,思考夸张和变形的表达目的。
02
单则+多则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整体把握漫画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
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雨中佝gōu偻lóu的父母,伞下穿成人礼服 ,怀抱毕业证的青年
一、找对象:
二、抓细节
:
1.父母身躯佝偻,满脸无奈
2.青年安坐婴儿车,一脸坦然。
三、理关系:
父母风雨中艰难地推着婴儿车
四、看文字:
不做“巨婴”
正确立意:
l 迎接时代风雨,展现青年本色
l 走出温室迎风雨,踔chuō厉奋发向未来
l 少年当栉风沐雨,何故安于摇篮中
l 收起溺爱之伞,在风雨中磨砺人生
l 父母懂得放手,青年自立奋斗
l 不做襁褓中的“巨婴”
l 弃精神之舒适,迎时代之风雨
l 学会承担责任,不做时代“巨婴”
l 不做“躺平”一代,争当奋发青年
l 弄潮儿向潮头立,吾辈青年拒“躺平”
边学边悟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引起你的哪些感受和思考?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根据漫画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借助支架审好题
思考角度 思考方向和追问问题 所得思考
漫画题目 题目蕴含了什么道理
漫画形象 相关人或物的状态和细节
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有什么启示
褒贬倾向 漫画的褒贬倾向是什么
漫画布局 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暗示了什么
漫画夸张 夸张处想强调什么
联系生活 漫画对应了何种生活现象
社会意义 从深层次思考,社会意义何在
无题目
众多的人在等待乘坐电梯,而有一人,独自提着行李,沿楼
梯步行
无文字
褒扬独行者不盲从;暗讽从众者出路不大
一人和众人并列,皆可作为立意方向
独行者两手提行李:不辞辛苦方先登;电梯拥挤:别走安逸
从众路
安逸之路难出众;走别人不走的路,可以取得别人取得不了
的成绩。
莫要追逐安逸,辛劳处自有风景;盲目追随,不如另辟蹊径
综合思考立好意
1.从独行与从众的角度:盲目追随,不如另辟蹊径;独辟蹊径,远离盲从;不盲从众人,做理智选择;独辟蹊径,别有洞天;
2.从安逸和辛劳的角度:不辞劳苦,才能捷足先登;辛劳处自有风景;别挤入安逸的平庸路;拒绝等待便利,坚持自我奋斗
3.从选择不同道路的角度:于无人处赶路;择佳径,成大事
多幅图应怎样观察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它或许反映的是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及结果的过程;它或许有主次之分,构成映衬、相反的关系;它或许通过比较归纳找出现象相同的根源。
特别提醒:
组合类漫画除了了以上
步骤,还要注意图片之间
的联系:因果?对比?并
列?情节发展?综合每一
幅图画选准角度。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两条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两条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因羡慕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两条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知羡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看了以上图画,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假如你向《长沙晚报》投稿,发表
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你会怎么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表意
找对象: 三代人 三个圈(铁圈、哗啦圈、朋友圈)
抓细节: 三代人的表情,爸爸和爷爷玩得兴高采烈,而我身背一个大“书
包”,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耷dā拉着脑袋
理关系:
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来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
寓意
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
找回“逝去”的童趣
①否定“我的童年
作者感情倾向:
由画面到生活:
②辩证看待
科技的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但也有
负面影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
方式;工具的变化也代表着时代的变革。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
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
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立意
①放下沉重的书包,远离虚拟“朋友圈”,回归现实生活,
找回“逝去”的童趣。(否定)
②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但童年的乐趣是不变的,我们
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否定)
③通讯科技的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孩子之间的交往变得
便捷丰富,但警惕这一些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辩证)
03
漫画作文如何快速构思布局
漫画类作文构思
引:引出漫画,简单描绘
简单描绘画面,整体感受如何。
析:分析内蕴,做出评价
抓住漫画的关键信息分析,展开合理想象,得出中心思想。并
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分析。
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国家历史等等,对这幅画所揭示的寓意进行
拓展。可以谈类似的现象,可以谈相反的现象。
结:收束全文,强调中心
强调观点,启发思考,提出建设性意见,总结全文。
(后有例文)
课后巩固
下雨没带伞,带伞不下雨。就像人生。(小林2012年漫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解析
漫画寓意:
下雨象征着人生道路中会遇到的风雨,即困难;
伞象征着我们为迎接困难所做的准备。
下雨没带伞,意味着没有准备却突如其来的困境。
带伞没下雨,意味着努力之后却徒劳无功的结局。
这就像人生,因为人生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人生无常,几多风雨,我们难免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
人生艰难,几多不易,我们的心血随时可能付诸东流。
抓细节:
雨中人物的状态
看文字:
下雨没带伞,带伞没下雨,就像人生
联系生活: 如何对待人生中的意外
如何对待做好准备却没意外
参考立意
下雨没带伞,意味着没有准备却突如其来的困境。对此,我们可以淡然处
之,享受风雨,也可以想办法与意外抗争,让自己免受风雨的侵袭。
带伞没下雨,意味着努力之后却徒劳无功的结局。对此,我们可以坦然接
受,承认失败,也可以继续养精蓄锐,不因此就丢弃我们手中的伞。
这都是我们面对人生种种无奈的比较好的态度。
在理解这一切的基础上,莫忘记还有一句话,“这就像人生”。也就是说,
不能只象征性地谈雨伞和下雨,而是要落实到人生的细节中去,写出来的文字
要有生活画面。
生活不乏这样的囧事。未来未知,我们不能彷徨,而应继续前行,努力不
一定会有收获,不努力却一定没有机会。明天是否会下雨,没有人会告诉你。
但把握当下,继续前行,始终是我们现在最该做出的选择。
优秀开头
人生之常是无常
漫画中的人奔波在外,忽然下起瓢泼大雨,而他没带伞,只得戴上帽子,
但他并没有奔跑,更没有惊慌失措,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任凭淅淅沥沥的雨
洒在身上。(引)
“ 下雨没带伞,带伞不下雨”,就像人生。如果说不定的雨意味着可能遇
见的意外,那伞就是我们提前的准备了。雨不知何时会下,伞也不知何时要
带。人生变幻多端,难以预测,或许我们无法时刻做好准备,但当它发生时,
无论是否带伞,我们都应该大胆面对。同样,提前带伞,却不下雨,虽说是
做了“无用功”,但未雨绸缪,就算虚惊一场,也是值得。“说是人生无常,
却也是人生之常。”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上一秒恒定如常,下一秒变化
无常。面对无常,我们不该执着于圆满。酒饮微醺,花看半开,就是面对无
常最好的姿态。(析)
我以晴朗看无常 胸怀底气自不惧
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被雨淋得全身湿透,耸拉着头走着,这是小林老师笔下的
一幅漫画所描绘的场景。在踽jǔ踽jǔ独行之时,天公突然“作美”,被淋成落汤鸡
是你我都经历过的事情。我们也不禁感慨:“这就像人生。”(引)
下雨没带伞,是人生中突如其来的困境;带伞没下雨,是徒劳无功的瓶颈。
而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命运颠簸bǒ?我们不得而知。在人生中,所遇的无常事居多,
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我们正是这样一路走来。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无常,
却也是人生之常。我们可能曾在挫折面前一蹶jué不振,但逆风中仍然要保持着一颗前行的心;我们或许在奋斗中收获甚少,但依旧要相信时刻准备着总会迎来
曙光,这才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析)
小结 漫画材料立意的方法
一、表意
找对象、定主体
1、看画面
2、品文字
抓细节(夸张处)、辨特征
理关系、找联系
标题
画中字
作者的感情倾向:批评、讽刺、赞扬
由画面到生活(引发):对接本体
二、寓意
另外,组合类漫画除了了以上步骤,还要注意图片之间的联系:因果?对比?
并列?情节发展?综合每一幅图画选准角度。
感谢您的观看
下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