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4 10: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特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
2.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特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接近满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高分低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预设:不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方法不对等)
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教授的一篇文章,从文章中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由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1.字词检测
zhào liào miǎn páng huáng cuò
丁肇中 瞭望 缅怀 彷徨 不知所措
yì mái mò tàn suǒ xuān xiù
华裔 埋没 探索 宣告 袖手旁观
2.词语释义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者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3.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被发现,由此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4.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文体知识
演讲词可分为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本文是一篇说理型演讲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不同于第13课闻一多在追悼会上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讲,本课作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其演讲的特点是准确严谨。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作者、背景以及文体知识等的介绍,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对文章内容的大致了解。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课论述的话题和作者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
(2)找出每个段落中表现演讲者观点的句子,整合相近段落,并据此分段。
(3)以每个大段中的重点句为主,简要概括段落大意。
3.成果展示
(1)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并展示最终答案)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自己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中国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分析问题——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第一层(第2段):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第二层(第3—5段):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第三层(第6—12段):从正面解释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然后从反面分析缺少实验精神给学习带来的困难。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人提出希望。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和分析整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内容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精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些问题呢?各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2.过程安排
(1)自由阅读课文,独立思考文章围绕着中心观点分别阐述了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讨论,明确需要解决的主问题,小组成员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尽量使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3)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明确正确答案。
3.探究范例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含义:“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目的:《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真正意义: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真正目的:通过实地实验得到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成果展示
问题一: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弊端: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②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问题二: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③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④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3)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认为:①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科学和个人行动上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②在应付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教师点拨: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上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
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教育,自然过渡到谈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却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此,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
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5.活动小结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我们明确了作者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思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如此,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观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设计意图:在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
四、课堂小结
(老师根据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小结或带领学生进行小结。)
本课思路清晰,说理充分。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怀念(节选)
丁肇中
父亲去世了。
父亲突然而又安详地去了。
去年8月我第一次感到不祥的兆头。我在新加坡到汉城的旅途中,飞机中途停在台北机场,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得悉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去年年底,他的情况已很严重了,医生对他的病已经做了结论。四星期前,我去看望了他,推着轮椅陪他在台湾大学医院做最后一次放射性治疗,他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了,然而他依然很平静和安详,庄严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件。
他为我们的小儿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还请我的继母为我小儿子特地刻了一颗名章。他非常艰难地亲自为我的妻子、他的孙儿女,以及他在北京的姐妹们写了信。1月19日当我向他告别时,他为我写了一首中文诗,鼓励我不要满足于已经做过的一切,而要继续地不断前进。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他一点也不为他自己担忧可是我十分悲伤,我觉得我要永远地失去他了。
父亲的一生,即使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能泰然地处理他个人的事情而且能始终清晰地理解和理智地分析一切事物。
……
(丁肇中在文中是如何缅怀自己的父亲的呢?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找来原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六、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的课文内容及结构。
2.课后作业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你的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本课内容,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并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品析重点语言,理解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2.理解文章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重点】
品析重点语言,理解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梳理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思路,了解到丁肇中先生的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演讲最后先生对青年的敬告——希望青年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思考和认识,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来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找出本文中的亮点词语并品析。
2.过程安排
(1)找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对亮点词语进行圈画。
(2)品析词语特点。
(3)学生依次回答,老师点评并明确。
3.探究示范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4.成果展示(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可作为范例2讲解,也可在学生分享后展示):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但是”表示转折,强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可能”表示猜测,表示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是为了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推测,并不是完全肯定的答案。“可能”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
(2)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格”字加引号,表示讽刺、否定之意,调侃了王阳明违背科学实验精神的迂腐行为。
(3)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是有逻辑关系的。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长远的“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深入学习本文中所体现的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并从字里行间把握演讲词的特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本文是一篇说理型演讲词,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单分析。
2.过程安排
(1)阅读并找出文中相关内容。
(2)小组讨论相关句段所使用的说理方法。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明确。
3.探究示范
引用论证:
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观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
②《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第3段又引用了《大学》中的观点,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4.成果展示
(1)举例论证,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以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以致头痛而失败的反面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曲解,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②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以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正面事例,说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探测。
③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反面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证明缺乏科学实验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对比论证
①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实地实验。
②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苦思以致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其答案进行引导和补充,争取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而不是直接展示答案)
4.活动小结
一味的说教总是空洞,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才能更好作证自己的观点,给自己的话增加可信度。丁肇中先生在演讲时,连续采用引用、举例、对比的说理方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这样的语言才能体现演讲词准确严谨的特点。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初步学习如何写好演讲词。
(三)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2.过程安排
(1)阅读并找出文中相关内容,将自己的思考批注在课本上。
(2)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结论。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明确。
3.成果展示
(1)作者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
(2)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3)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事例对于作者观点的印证作用,学习现身说法这一说理方式。
三、课堂小结
老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自主小结或带领学生进行小结。
本课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学习并发扬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王阳明和自己求学中的真实经历,还列出了一些传统教育弊端的问题,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表达准确、说理生动的目的。学完这一课,相信每个同学对于“格物致知”精神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相信你们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关于“格物致知”还有这样一些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呢!
名言: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历史故事:
(反面)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发散思维。
五、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进一步学习作者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深入品味文章语言。
2.课后练习
本课中,作者现身说法,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讲道理,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易于接受。请你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就“苦难与进步”这一话题写一段演讲稿。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写演讲稿,并会用真实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引用论证:引用《大学》中的语句,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
说理方法 举例论证:以王阳明“格”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反面事例,
以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为正面事例
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与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