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三册11.2导体的电阻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三册11.2导体的电阻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3 05: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灯泡的灯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下列正确的是(  )
A.小灯泡变暗,灯丝电阻率变大
B.小灯泡变暗,灯丝电阻率变小
C.小灯泡变亮,灯丝电阻率变大
D.小灯泡变亮,灯丝电阻率变小
2.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与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好坏,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热敏电阻
3.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4.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均匀导体,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于是导体中有匀强电场产生,在导体中移动的自由电子(-e)受匀强电场的作用而加速,但又和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阻碍电子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成正比,其大小可以表示成kv(k为恒量)。电场力和碰撞的阻力平衡时,导体中形成了恒定电流,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
A. B. C. D.
5.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应于B点的电阻为12Ω
B.对应于B点的电阻为4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改变了10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改变了1Ω
6.如图所示为用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电阻Rx的两种电路图。用电路甲测得阻值为R1,用电路乙测得阻值为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x> R2
B.R2>Rx> R1
C.若 ,则用电路乙测量更精确
D.若 ,则用电路甲测量更精确
7.对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导体材料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赵忠贤 B.麦克斯韦 C.南仁东 D.赫兹
8.已知某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加在该电阻两端的电压用U表示,流过该电阻的电流用I表示。当U1=1V时,I1=0.5A;当U2=3V时,I2=1A;则当 U3=2V时,I3可能为(  )
A.0.5 A B.0.6A C.0.8 A D.1A
9.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直径3次,求其平均值
B.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3次,求其平均值
C.连接电流表时,使电流从“+”或“-”接线柱流入均可
D.通过金属丝的电流越大越好
10.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3倍,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 )
A.3:1 B.1:3 C.9:1 D.1:9
1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功率 B.机械能 C.电阻 D.电场强度
12.甲、乙是两根材料相同的电阻丝,已知甲的长度是乙的两倍,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一半。若测得甲电阻丝的阻值为12Ω,则乙电阻丝的阻值为(  )
A.12Ω B.8Ω C.6Ω D.3Ω
13.如图所示,R3是光敏电阻,R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减小),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电源的内电阻忽不计。室温下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则( )
A.当只用光照射电阻R3时,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当只用光照射电阻R3时,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当只对电阻R加热时,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一定等于b点电势,与光是否照射R3和是否加热R无关
14.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横截面积之比,则电流之比IA:IB为(  )
A.2:1 B.1:2 C.4:1 D.1:4
15.如图所示,图线Ⅰ和图线Ⅱ所表示的电阻值分别是(  )
A.4Ω和2Ω
B.4kΩ和2kΩ
C.0.25Ω和0.5Ω
D.2.5×10-4Ω和5.0×10-4Ω
二、填空题
16.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两端加上4 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0 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 Ω;如果给它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__ C;如果要让导体的电流为15 mA,则需要在其两端加上________ V的电压.
17.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如图所示),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cm,求鸟两爪间导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ρ铝=2.9×10-8Ω·m)
18.导体的电阻率
(1)电阻定律
a.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___________成正比,与它的___________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___________有关。
b.公式:,式中ρ是比例系数,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电阻率
a.概念:电阻率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___________
b.单位是欧姆·米,符号为___________
c.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
d.应用:___________温度计、标准电阻等。
e.超导现象:一些金属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降为___________的现象。
三、解答题
19.做电学实验用的铜导线,长度是40cm,横截面积是,它的电阻是多少?一根输电用的铝导线,长度是10km,横截面积是,它的电阻是多少?(铝的电阻率为,铜的电阻率为)
20.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ρ=8×106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视为长度20cm、横截面半径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刚好发生反应。求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
21.用一个标有额定电压为的灯泡做实验,测得灯丝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求:
(1)设灯丝电阻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室温为,求正常发光条件下灯丝的温度。
(2)将一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上,要使灯泡能正常发光,串联的电阻为多大?
22.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小灯泡灯丝是一种金属,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率变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大,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小,故小灯泡变暗,灯丝电阻率变大。
故选A。
2.B
【详解】
A.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与横截面积无关,选项A错误;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好坏,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选项B正确;
C.根据
可知,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不一定很大,选项C错误;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定值电阻,选项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由电阻的定义
R=
知,A点电阻
RA=Ω=30 Ω
B点的电阻
RB=Ω=40 Ω
从而AB段电阻改变
RB-RA=10 Ω
故选B。
4.D
【详解】
根据题意知,电子受到电场力和碰撞的阻力平衡时,导体中形成了恒定电流,即

由欧姆定律知
电流微观表达式
联立以上式子求得
故选D。
5.C
【详解】
AB. 对应于B点的电阻为
选项AB错误;
CD. 对应于A点的电阻为
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改变了10Ω,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B.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该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图乙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所测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
B错误A正确;
C.若,电阻可以看作大电阻,电流表分压作用较小,故此时应采用电路甲测量更精确,C错误;
D.若,电阻应看作小电阻,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小,应用电路乙测量更精确,D错误。
故选A。
7.A
【详解】
对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导体材料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赵忠贤。
故选A。
8.C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电流应大于0.5 A而小于1A。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时,电流为0.5A,阻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电流为1A,阻值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阻的阻值大于而小于,所以这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应大于
且小于
故选C。
9.B
【详解】
A.金属丝的直径很小,需要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不能用刻度尺,选项A错误;
B.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3次,求其平均值,选项B正确;
C.连接电流表时,需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选项C错误;
D.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不能太大,电流太大会引起电阻发热影响实验结果,选项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设原来导线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3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可知拉长导线的电阻为
则两根导线的电阻之比为9:1,由于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则电流比为1:9,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之比为1:9。
故选D。
11.D
【详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为矢量,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为标量,如路程,速率和质量等。所以功率、机械能、电阻是标量,电场强度是矢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有
则有
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A
【详解】
ABD.由于电源的内电阻忽不计,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所以b点的电势不发生变化。当只用光照射电阻R3时,其电阻变小,所分得的电压变小,所以a点的电势升高,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A正确,BD错误;
C.当只对电阻R加热时,由于其电阻减小,所以分得的电压减小,所以a点的电势降低,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故C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
由两个导体的材料相同,电阻率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相同,横截面积之比
可知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
所以,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由欧姆定律得,电流之比
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从图中可得当通过的电流为
时,加在两端的电压为
加在两端的电压为
则可得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 400; ; 6;
【详解】
由欧姆定律可知,导体的电阻为:;
加上10V电压时,电流为:;
每秒内通过的电量为:Q=I't=×1=2.5×10-2C;
让导体的电流为15mA,所加电压为:U=IR=15×10-3×400=6V.
17.7.8×10-6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得,鸟两爪间导线的电阻为
18. 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无关 增大 金属电阻 零
【详解】
导体的电阻率
(1)电阻定律
a.[1][2][3]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b.公式:,式中ρ是比例系数,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电阻率
a.[4]概念:电阻率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
b.[5]单位是欧姆·米,符号为
c.[6]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7]应用:金属电阻温度计、标准电阻等。
e.[8]超导现象:一些金属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降为零的现象
19.,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
可得铜导线的电阻为
铝导线的电阻为
故铜导线的电阻为,铝导线的电阻为。
20.0.31μA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髓质神经纤维的电阻为
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故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0.31μA。
21.(1) (2)
【详解】
(1)设灯泡的电阻为,当电压为0时有,温度为室温
当灯泡为额定功率时,为度为,电阻为
联立解得
(2)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故电阻的阻值为
22.
【详解】
电解液的电阻为
由电阻定律得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