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3 07: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一册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利用GIS图层进行各类自然灾害的预报分析,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灾害的破坏。下图为某次分析所用的信息图层。该次预报分析的自然灾害是( )
A.病虫害 B.泥石流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
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正式投入使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能为城市生态规划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分析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利用该技术手段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分布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6.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7年第3号台风“南玛都”于7月2日上午生成,气象部门对其进行跟踪监测,下图为中央气象台7月3日6时发布的两条消息。图中消息①和消息②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RS、GIS B.GPS、GIS C.RS、RS D.GPS、RS
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或河床,蓄水后会形成堰塞湖。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易形成堰塞湖的季节和地点可能是( )
A.春季a处 B.秋季b处 C.夏季c处 D.冬季d处
9.在堰塞湖形成后,获取该地区堰塞湖变化信息最快捷的技术手段是( )
A.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虚拟现实技术 D.遥感技术
由于持续降水,2019年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滑坡体阻隔河道,形成堰塞湖。读堰塞湖形成图,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用混凝土加固堰塞体 B.紧急撤离上游居民 C.直接爆破摧毁堰塞体 D.开挖溢流泄水槽
11.在对堰塞湖进行全面监测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NSS C.GIS D.数字地球
四川省木里县(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针叶林)在2019-2021年每年3、4月份均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火灾过火面积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要分析2019-2021连续三年木里火灾灾情,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BDS D.GPS
13.近三年木里火灾均发生在3、4月份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清明祭祖 B.风大物燥 C.地震频繁 D.雷电多发
14.木里火灾过火面积大的原因有( )
A.树种多为落叶林,多枯叶 B.树种多样,树木间距较大
C.树木根系发达,不易倾倒 D.山高坡陡,加剧火势蔓延
2021年7月20日起,郑州全市由于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郑州特大洪涝灾害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
A.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B.降水集中,强度大
C.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 D.路面硬化多,下渗慢
16.当个人面对洪水时,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在室内要紧闭门窗,躲在地下室 B.在山里要迅速向山下安全的地方逃生
C.被洪水包围时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D.落入洪水时抓住漂浮物体向高处逃生
17.暴雨期间郑州市常庄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随时有溃坝的危险。为快速了解该水库实时水域面积,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2020年“抗疫”期间,各省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橙、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下图为某用户健康码。完成下面小题。
18.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数字地球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的以下功能( )
①查询疫情分布②记录移动轨迹③获取每日体温④共享用户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信息,2018年11月24日20时至11月25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上述地区在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空气湿度小②气温较高③人口密集④风力较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1.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下列做法最可取的是( )
A.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 B.确定火灾地点范围及分析火势蔓延方向
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 D.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所造成的后果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种灾害和所用地理信息技术最有可能是( )
A.洪涝-遥感 B.地震-遥感 C.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 D.滑坡-地理信息系统
23.甲最可能是( )
A.坡面堆积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坡度
2021年7月20日08时至7月21日06时,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郑州城区局地500~657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郑州城区局地最大小时降雨量达120~201.9毫米(20日16~17时);河南郑州、新乡、开封、周口、洛阳等地共有1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造成河南这次大暴雨的因子主要包括( )
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②台风③地形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前哨站,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等多颗在轨业务运行卫星均第一时间获取了灾区卫星观测资料,为气象服务提供详实的数据。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提供详实数据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RS和GPS
2018年6月,湖南省遭遇了该年以来最大的暴雨,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湖南省115个县40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为了及时得知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27.设计最佳的营救方案,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贵州省气象局2020年3月24日发布,全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多雷电天气,省大部分地区雷雨中伴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下面甲图为“冰雹形成原理图”,乙图为“一天中不同时段冰雹发生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题。
28.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冰雹形成的基本条件不正确的是( )
A.云层中要有充足的水汽 B.大气的温度要低于0℃
C.强烈的上升气流 D.稳定的大气环境
29.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可能造成冰雹灾害的天气系统可能有( )
①冷锋②准静止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相关部门在分析强降雨、冰雹灾害的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质调配时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用来( )
A.出行导航 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进行水文观测 D.监测森林火灾
二、综合题
31.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
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3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世纪90年代,专家提出“旅游凝视”的概念,即游客系统化观察世界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运用的推广,将互联网中的游记、点评、短视频等素材进行整合编码,有助于科学分析游客的“旅游凝视”,并将繁杂的信息归纳为若干节点。下表示意研究者根据互联网资料整理的江西瑞金游客的凝视信息节点。
资料类型 信息节点
游记资料 客家千年古邑 红色故都
共和国摇篮 古樟树
重走长征路 必吃美食体验
向日葵 油菜花
短视频资料 旧址旧居视频 红军快闪舞蹈
研学旅行 乡村老街
……
点评资 热、晒 瑞金牛肉汤
客家擂茶 气势宏大
号召力强 免费
……
根据节点信息,概括游客凝视下瑞金旅游的四个主题类型,并提出利用游客凝视塑造瑞金旅游形象的建议。
33.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青藏高原某震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差异的情况下,比较此次地震A、B两居民点的烈度大小,并说明主要原因。
(2)为能够快速识别此次地震的影响范围并评估灾害损失,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居民点在此次地震中损毁严重,若在C、D两地中选址重建,D地更为合理,请说明理由。
(4)如在教室遭遇地震,列举两条合理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GPS主要应用于定位,与雨量采集信息无关,①错误;BDS也主要用于定位,可以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大小,②正确;RS主要用来监测滑坡体整个的变化,而模拟则主要依靠GIS,而不是RS,③错误;GIS主要用来分析和处理数据,④正确。因此②④正确,即选项B正确。
2.B
【详解】
此次分析所用的信息图层涉及的信息是地质、地形、气象水文、植被状况、居民点分布等,病虫害和地质、地形关系不大,沙尘暴和地质、居民点关系不大,森林火灾和居民点关系不大,ACD错误。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泥石流和地质、地形、气象水文、植被状况、居民点分布有关,B正确。故选B。
3.C
4.B
3.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只有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功能,C正确;北斗导航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定位功能,没有决策分析功能,AD错误;遥感是获取实时地面信息的系统,B错误。故选C。
4.
高分二号属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可通过对地探测直接获取矿床露头信息,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卫星定位系统可获取矿床露头位置,ACD错误。故选B。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5.A
6.C
5.
遥感技术(RS)指飞机、卫星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能够快速获取地物信息,如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分布状况,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BCD错误。故选A。
6.
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不同,①正确;卫星遥感受天气影响大,可能拍不到清晰照片,②错误;卫星遥感探测的优点有范围广、连续性强,③正确。遥感智能化高,但治虫过程中需要人工合作完成,④错误,故选C。
遥感技术(RS)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小等优势。
7.B
【详解】
RS主要用于获取遥感影像,GIS主要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分析,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台风的监测定位是依靠GPS,对可能经过区域概率分析依靠的是GIS。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C
9.D
8.
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或河床,蓄水后会形成堰塞湖,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季节主要是降水相对比较集中的季节,我国是季风气候为主,夏秋季节降水相对集中,另外较为狭窄的河谷比较容易被堵截,加上滑坡的条件是两岸坡度较大,根据季节排除AD,根据位置,堰塞湖的位置应该是要具备蓄水条件的地方,C处处于较为宽阔的河谷地带,蓄水条件较好,两端坡度陡峭容易被堵塞,故选C。
9.
堰塞湖的变化信息主要包括水位的上涨情况和面积的大小,使用遥感影像技术最为快捷,地理信息系统是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做定位的,虚拟现实技术现在的主要应用是数字化地球上的某些地理事物。故选D。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已在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评价、区域规划、生态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与预报、精确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船舶、飞机、汽车等)导航、大地测量、摄影测量、野外考察探险、土地利用调查、精确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人员跟踪、休闲娱乐)等不同领域。
10.D
11.A
10.
将堰塞体用混凝土加固,随着堰塞湖湖水越聚越多,最终还是会溃坝而且危害更大,A错误;堰塞湖主要会对下游居民造成危害,B错误;直接摧毁堰塞体会导致湖水迅速下泄,造成危害,C错误;开挖泄洪通道使水慢慢流出,可降低危害程度,D正确;故选D。
11.
遥感(RS)是通过物体不同的辐射率感知区分物体,可用来实时监测堰塞湖动态变化,A正确;卫星定位系统(GNS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没有实时监测的作用,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数据分析,没有实时监测的作用,C错误;数字地球是数字化地球模型,没有实时监测的作用,D错误;故选A。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GPS获得的是精确地三维坐标——高程(海拔),经纬度。实例:监测台风位置,监测地壳运动,(飞机,汽车,船舶)导航,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定位)。遥感(RS):指飞机、卫星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不能完全替代野外调查,范围大,速度快(实时),资源(人力、财力投入少)。实例:卫星获取云图影像,检测滑坡灾害(环境监测),尽快获取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信息,对农作物估产(资源调查),嫦娥二号对月球某些区域进行立体成像。地理信息系统(GIS):指专门处理地里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实例: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对环境和资源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叠图分析(比如分析我国那些区域适合种植水稻,就是用GIS按照水热条件,降水量,热量等因素叠图分析得出的),拨打120时用GIS技术调配离病人最近的救护车等。
12.A
13.B
14.D
1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根据材料可知,要分析2019~2021连续三年木里火灾灾情,要用到GIS分析、查询、处理功能,A对;RS主要是对火灾进行实时性的监测,能有效的监测火灾范围,是GIS的数据源,B错;BDS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功能和GPS差不多,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C、D错。故选A。
13.
清明祭祖是人为原因,不符合题意,A错;3、4月份北半球气温迅速回升,风多风大,风干物燥,冷空气活动频发,这些气象条件,是诱发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火灾发生后加速蔓延的一大条件,B对;地震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并没有时间限制,C错;雷电多发是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会引起森林火灾,但3、4月份四川省木里县因海拔高,气温达不到强对流天气,D错。故选B。
14.
根据材料四川省木里县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针叶林,A、B错;海拔高,气温较低,针叶林根系不发达,根系浅,容易倾倒,C错;山高坡陡,地形导致焚风效应加剧火势,D对。故选D。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15.C
16.D
17.A
15.
郑州特大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是连降暴雨,降水集中,强度大;而郑州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加上路面硬化多,下渗慢,导致地表径流过多,形成严重内涝。郑州位于内陆, 不临海,没有海水倒灌,因此关联性最小的是C。
16.
发生洪水时,地下室容易进水,因此不要躲进地下室,A错误。 山下地势低,容易出现积水,应向地势高的山上逃生,B错误。被洪水包围时不要留在原地等待, 应抓住漂浮物体向高处逃生,C错误,D正确。故选D。
17.
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生产虚拟环境,但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所以要快速了解该水库实时水域面积,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故选A。
1、被洪水围困时,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遇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框架结构的住宅楼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2、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土结构的住房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寻求救援;3、无通信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情况危急时,可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18.B
19.C
18.
首先,需要获得用户的行程记录,需要对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利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次,通过用户填写的信息、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前疫情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用到了“分析”功能,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②③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面状信息的获取,数字地球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之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的技术,均不是不同颜色健康码生成与使用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①④错。故选B。
19.
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需要对手机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记录,借助了手机记录移动轨迹的功能,同时手机也需要共享用户信息,支持相关软件对手机定位系统的信息进行授权获取,②④正确。这种疫情健康信息的识别获取并不是利用手机进行查询疫情分布,①错。手机并不能获取每日体温,③错。故选C。
“3S”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①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 或“ 多个点”。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如果是“点”则选用GPS。②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的是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的结果,若要监测则应选用RS技术。
(2)“想”与“看”区分RS与GIS: “想”即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 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0.A
21.B
20.
注意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主要原因应该和气象因素相关。空气湿度小,空气干燥,有利于火灾的发生。风力较大有利于火灾的蔓延,①④正确;该时间为11月份,气温不高,②错。人口密集不属于气象因素,且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多山地,人口密度不是很大,③错。故选A。
21.
火灾发生的原因无法用GIS来进行分析,A错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确定火灾地点范围,并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可以分析火灾蔓延方向,B正确。可以预测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的高低,但无法准确预测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C错误。火灾发生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无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D错误。故选B。
本题组第1小题要抓住题干关键词“气象等级较高”。第2题需要对GIS技术及其运用加以理解。 GIS技术即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预测、规划等。
22.C
23.A
22.
结合材料:图层叠加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在阶段成果图中,有径流量、植被覆盖率、陡谷这些条件,可知分析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故选C。
23.
读图可知,由甲和陡谷能得出“地质地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地质因素,而地表堆积碎屑物的多少是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基础,故选A。
泥石流(mudslide)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4.C
25.A
24.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推动了夏季风向大陆进行水汽输送,而沿海地区的台风也为水汽输送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来源。携带大量水汽的东南风,在河南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导致了河南暴雨的出现,①②③正确。河南海陆位置相对靠近内陆地区,海陆位置不是导致此次暴雨形成的主要因子,④错。故选C。
25.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主要借助传感器对下垫面气象因子进行面状获取,主要采用了RS技术,A正确。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GIS主要对已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查询、分析、预测和规划等。故选A。
“3S”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①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 或“ 多个点”。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如果是“点”则选用GPS。②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的是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的结果,若要监测则应选用RS技术。
(2)“想”与“看”区分RS与GIS: “想”即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 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6.A
27.C
26.
由所学知识可知,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所以及时得知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和定位,不符合题意,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不符合题意,C错误;数字地球是指信息化的地球,即将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27.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设计最佳的营救方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救援方案,C正确;遥感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获取地理信息,不符合题意,A错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不符合题意,B错误;数字地球系统是指信息化的地球,即将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
RS指遥感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获取地理信息;GIS指地理信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GPS指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
28.D
29.C
30.B
28.
云层中要有充足的水汽才能发生强烈的凝结、凝固现象,从而形成冰雹,A不符合题意;大气的温度要低于0℃,云中雨滴才能凝结成冰珠,从而逐渐形成冰雹,B不符合题意;强烈的上升气流才发生强烈的凝结、凝固现象,从而形成冰雹,C不符合题意;稳定的大气环境,不可能出现强烈的上升气流,云中冰珠不可能逐渐增大形成冰雹,D符合题意。故选D。
29.
图中显示,冰雹形成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冷锋一般移动速度快,锋前的暖气团有可能出现强烈上升运动,有可能形成冰雹天气,①符合题意;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两者势力不强,因此很难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冰雹天气的可能性不大,②不符合题意;气旋中气流辐合上升,当地气旋势力够强时,会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有可能形成冰雹天气,③符合题意;反气旋中气流辐散下沉,不可能形成冰雹天气,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30.
相关部门在分析强降雨、冰雹灾害的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质调配时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出行导航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是地理信息系统,A错误;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进行矿产地质探测和监测森林火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不是地理信息系统,排除CD错误。故选B。
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上的高空时,便凝结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翩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31.(1)1∶50000000 ADBC
(2)RS GIS GPS 四
(3)① ④ ②
(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的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即可)
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
第(1)题,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500km,图上距离是1cm)可计算出比例尺的数值为1∶50000000。 根据城市经纬度位置及与北京的相对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A代表呼和浩特、B代表太原、C代表天津、D代表济南。
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具体应用。地图测绘部门需要利用RS技术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利用GIS技术获取出警车、救护车赶往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的最佳行车路线。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GPS技术获取的。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四颗卫星信息。
第(3)题,RS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即图中的①和⑤。GPS能够提供空间定位功能,即图中④和⑥。GIS技术可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其中GPS不需GIS反馈信息,图中GIS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序号②。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圆的重叠部分丙处是GIS与GPS重叠处,代表GIS与GPS技术的组合;其中代表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应用实例要与各处代表的技术组合相对应,明确图3中各综合应用代表的组合,其中甲代表RS、GPS、GIS组合;乙代表RS与GIS技术的组合;丙处代表GIS与GPS技术的组合;丁处代表RS与GPS技术的组合。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技术组合写出应用实例。
32.主题类型:红色旅游、客家文化游、美食体验游、乡村休闲游,
建议:突出红色旅游主题,增强地方特色:利用互联网自煤体宣传互动,扩大知名度;及时回应典型点评,负面消息,并加以管理,规范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体验活动,增加游客凝视节点。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旅游规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
读表可知,游记资料和短视频资料中的信息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重走长征路,红军快闪舞蹈等,说明主题之一是红色旅游;游记资料和短视频资料中的信息有客家千年古邑、古樟树、旧址旧居视频等说明主题之二是客家文化游;游记资料和短视频资源中的信息有必吃美食体验说明主题之三是美食体验游;游记资料和短视频资料中的向日葵、油菜花、乡村老街,研学旅行等说明主题之四是乡村休闲游。利用游客凝视视角主题,瑞金应突出红色旅游主题,增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利用互联网自煤体宣传互动,扩大知名度,增加旅游客源市场;及时回应典型点评,负面消息,并加以管理,规范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体验活动,增加游客凝视节点,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33.(1)A烈度小于B(B烈度大于A);A距离震中远(B距离震中近)。
(2)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3)参考答案一:D地距B地近;D地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地势平坦;
参考答案二:C地距B地较远;C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地势起伏较大);C地位于断裂带附近,不适合大型工程建设。
(4)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在教师指挥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本大题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的6.4级地震及震区图为材料,涉及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震后居民点重建选址的影响因素、防震抗震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根据烈度的影响因素,距离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居民点越多,烈度危害越大。由图可知,图中B地居民点距离震中较近,震中距小,且该地居民点较多,因此B地居民点的烈度较大,而A地震中距较大,居民点较少,烈度较小。
(2)根据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监测地震影响范围需要用到遥感技术(RS)的监测功能;评估地震灾害的损失,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预测功能。
(3)由图可知,图中D地离B地近;附近等高线较稀疏,地形坡度较缓,地形平坦,且附近没有断层构造,地质结构稳定,适合重建居民点;C地离B地较远,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地势起伏较大,且附近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居民点建设。
(4)若在教室遭遇地震,合理的避震方法,主要是保护学生的身体的关键部位,保护好头部,因此当地震来临时,要提醒学生躲在课桌下面,避免砸伤;后排的学生可以躲在内侧墙角,保护好头部;震后在教师指挥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