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地球陆地表面局部地区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
A.地形和洋流 B.纬度和地势
C.纬度和太阳辐射 D.经度和地势
2.图中a、b、c、d四地( )
A.都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B.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都相同 D.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不同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S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字母代表的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
A.a- 春分 B.b- 冬至 C.c- 夏至 D.d-秋分
6.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有下列古诗中描述的哪个节日活动(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成下面小题。
7.神州十三号发射时刻,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 )
A. B. C. D.
8.该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的纬度值是( )
A.8°N B.10°S C.8°S D.6°S
巴西基督像加基座高达38米,矗立在海拔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顶,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45°W,23°S)(左图),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标之一。2020年6月22日当地正午,到此观光的小明同学发现基督像日影正好投向基督像右手正下方(右图),雕像有部分损毁,据专家解释是自然力量偶尔所致,破坏力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 )
A.1时 B.12时 C.20时 D.23时
10.巴西基督像面朝(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民间自古流传至今。节气歌如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小满节气日期大致为( )
A.5月5日 B.5月21日 C.6月5日 D.7月7日
12.湖北省仙桃市某中学学生观察发现日出方位由东南逐渐向东北方向变化,则该中学生观察的时段在(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4.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防寒成本 B.观赏需求 C.采光风向 D.昼夜温差
15.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
A.春季上午 B.春季下午 C.秋季上午 D.秋季下午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7.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19.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④位于①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2.图中四地中,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北纬20° B.赤道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
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太阳位置有很大变化。2017年二十四节气每个对应日期的9点,某摄影爱好者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高楼上,从朝东的窗口以相同位置拍摄太阳。一年下来,他将拍摄的24个太阳叠加,全部位点呈现为倾斜的“8”字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摄影师在夏至日9点拍摄太阳时,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
A.东北 B.正东 C.东南 D.正南
25.下列节气中,北京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的是( )
A.立夏 B.白露 C.立冬 D.小寒
读极点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四点坐标正确的是( )
A.①(30°S,135°E) B.②(66°34 N,135°W)
C.③(23°26 N,45°W) D.④(60°S,135°W)
27.图中各点( )
A.①点位于南半球 B.②点位于西半球
C.③点位于东半球 D.④点位于中纬度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山东舰的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 )
A.A与B之间 B.B与C之间 C.C与D之间 D.D与A之间
29.该日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海南自转速度大于北京 D.航母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h56min4s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当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1.日地距平比由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
C.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 D.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二、综合题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图甲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图乙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
(1)图甲为以____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其日期为北半球的______(填节气)日,对应图乙中的_____(填序号)。
(2)图甲中A、B、C、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弧BD为______(填晨或昏)线,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
(3)图乙①②③④中,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是______(填序号),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__(填序号)。
(4)图甲此时A点地方时为______时,该日北京日出_____(填方向),极昼范围为______。
33.读“二分二至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B位置时,对应的节气是:____;该日,银川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该日过后,银川日出方向是____。
(2)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靠近____点(近日或远日),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并一直朝____方向运动。
(3)地球公转从B到D过程中,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地球公转从A到C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
(4)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为____。
34.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 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1.
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整体上受纬度因素影响,数值由南向北递增说明北部纬度低、南部纬度高;在局部地区等值线发生弯曲,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如在a地等值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说明该处自转线速度比同纬度地区小,这是地势低导致的,b地相反。B正确;洋流、太阳辐射和经度因素对自转线速度没有较大影响,ACD错误。故选B。
2.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而图示区域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错误;图示区域最南部的等值线显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840千米/小时,约为赤道处(1670千米/小时)的一半,说明南部纬度约为60°S,图示区域最北部的线速度约为900千米/小时,远小于1447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因此图示区域多位于30°S——60°S,属中纬度地区,B正确;由图可知,a、b、c、d四地线速度不同,b>c=d>a,C错误;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B。
地球围绕地轴自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角速度: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线速度:单位时间内走过的长度。角速度:南极点、北极点的角速度为0,其他地区的角速度都相等(15°/h);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线速度逐渐降低,赤道约为1670km/h,南北纬30°约为1447km/h,南北纬60°为约837km/h,南极点北极点为0。
3.C
4.D
3.
由图可知,S点为南极点,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排除A;图中全球经度被8等分,每份45°,故②为135°W,不是东西半球的界线,排除B;图中方向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故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C正确;⑤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排除D。故选C。
4.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点递减,⑤地在30°N,比②地在赤道上,⑤地比②地线速度小,排除A、B;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相同,⑤地和②地都未在极点,角速度相同,排除C,选择D。
该题考查了方向、东西半球判断,自转的基本规律。
5.C
6.D
5.
图示内容为从北极上空俯瞰的地球公转轨道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公转。根据图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断abcd分别代表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春分日。故选C。
6.
读图可知,d代表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代表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此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日期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A选项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般在阳历2月份;B选项中的“正月”一般在阳历2月份;C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人采用阴历,因此C选项的时间一般为阳历10月份;D选项中的清明节在每年阳历4月4日前后。故D正确,A、B、C错误。
通过地球公转方向与地轴的倾斜方向确定四个位置对应的节气及具体日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8.D
7.
由神州十三号发射时为2021年10月16日可知,此时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是,A错误;再由北京时间为0时23分,可计算得知,180度经线为4时23分,0度经线为16时23分;C正确,BD错误。故选C。
8.
10月16日为9月23日之后24天,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推得,太阳直射点每移动1度纬度,大致用4天左右,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应是由赤道向南移动了大约6度,因此最接近的的纬度值是6°S。D正确。故选D。
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9.D
10.A
9.
根据材料,当地(45°W,23°S),位于南半球,西三区,当地正午,即西三区区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西三区早11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12+11=23时,D正确。故选D。
10.
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该纬度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南,由图可知,此时基督像右手指向南方,所以基督像面朝东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11.B
12.A
11.
全年共分为二十四节气,相邻节气之间大约间隔半个月。根据节气排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因此小满大约在夏至(6月22日)前一个月,即5月22日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会使日出方位由东南向东北移动。岳阳市某中学学生观察发现,日出方位由东南逐渐向东北方向变化,则该中学生观察的时段应该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惊蛰到立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正确。立夏到小暑时段,后期的夏至到小暑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错误。白露到立冬,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错误。立冬到小寒期间,前期的立冬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之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之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13.D
14.C
15.A
13.根据材料“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此地树木落叶,为落叶阔叶林,选B。
14.图中的防寒措施采用了一面封闭一面开敞固定的做法,封闭是为了挡风,开敞是为了采光,据此选C。
15.根据防寒棚应朝向北,开敞面朝南的特点定出图示方向,再根据图示影子朝向西北可知此时太阳在东南方向,应为上午。再根据此时新叶发芽可以判定此时为春季,据此选A。
16.B
17.D
16.
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太阳是恒星,说明飞机飞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对。A、C、D错。故选B。
17.
沿水平方向以837km/h低空匀速飞行,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1670km/h,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60°纬线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北纬60°,D对。A、B、C错。故选D。
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1670km/h,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18.C
19.D
18.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四个地点中,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62°S),纬度最高的是南极点,所以,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长城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
昆仑站是2009年1月27日建成,太阳直射点大致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最靠近图中的④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我国一共有5个南极科考站,其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海拔和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
20.C
21.B
22.C
20.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可知,③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① 位于北纬60° ,②位于南纬30°, ④位于北纬1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
利用纬度判断南北。① 位于北纬60° ,④位于北纬15°,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利用经度判断东西,① 位于东经90° ,④位于西经150°,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东经度地点在西。所以④位于①的东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直射,③④两点符合题意。在南北回归线上的点,一年中都有一次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的点,一年中都没有太阳直射,①②两点不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方格状经纬网图(1)利用纬度判断南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2)利用经度判断东西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1)南北方向:若图中没有标出南北极,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a.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此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b.根据图中东、西经以及经度数值进行判断,基本方法是: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顺(逆)时针方向箭头,进而判断南北极点。在判断出南北极点后,读出两点的纬度数值,再确定出两点的南北方向。(2)东西方向:由于东西方向为相对位置,确定要以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为准,即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在判断时首先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劣弧,然后沿劣弧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箭尾所指方向即为西。
23.C
【详解】
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故判断当地位于回归线上,而我国只有北回归线经过。故选C。
24.C
25.D
24.
夏至日太阳的升落轨迹为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9点是太阳的位置为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
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是昼夜长短差异最大,也即夏至或冬至时昼夜长短差别最大,选项中四个节气,与两至点最接近的是小寒,因此,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是小寒,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日出方位和二十四节气,日出方位要记住不同季节日出日落的轨迹,通过轨迹判断太阳的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有关,解题时最好画出太阳的直射曲线,进行推断。
26.B
27.B
26.
左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俯视图;虚线应代表回归线和极圈,因此①②的纬度分别为23°26 N和66°34 N;A错误。右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俯视图;虚线应代表回归线和极圈,因此③④的纬度分别为23°26 S和66°34 S,C、D错误。依据图中信息可知,②位于0°经线以西135°,经度为135°W。因此②的地理坐标为(66°34 N,135°W),故B正确。
27.
左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俯视图,因此①点位于北半球,A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西经度大于20°属西半球,依据图中信息可知,②位于0°经线以西135°,经度为135°W,③位于0°经线以西45°,经度为45°W,因此②③点均位于西半球,B正确、C错误;30°--60°属于中纬度,④的纬度为66°34 ,应属于高纬度,D错误。故选B。
本题属基础题,较容易,耐心解读图形信息即可。
28.B
29.D
28.该日为12月17日,此时接近冬至日,图示中的ABCD分别对应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则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秋分与冬至之间,即B-C之间,据此分析本题选B。
29.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可知,该日为12月17日,此时接近冬至日,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变快,AB错误;海南纬度较北京低,则海南自转线速度大于北京,但自转角速度二者相等,C错误;航母随地球自转,故航母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也为一个恒星日,即为23h56min4s,D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
公转速度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月初时,接近冬至日,速度最快;公转至远日点,7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
30.D
31.A
30.
由题意可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说明此时实际日地距离小于日地平均距离且二者差值最大,即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④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1.
由上题可知,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同理,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大值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日地距平比由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期间,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正确、D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不变,线速度与纬度和海拔有关,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无关,BC错误。故选A。
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
32. 南 冬至 ② A>E>C>B 昏 理由: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弧BD由白天进入黑夜 ①③ ④ 6 东南方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公转轨道图和日照图。考查内容比较基础。
【详解】
(1)图甲地球自转呈顺时针,说明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显示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说明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即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图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知②对应的节气是冬至,由此可以推断,图乙中①②③④依次为秋分、冬至、春分、夏至,所以图甲对应图乙的②。
(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为图甲中A、B、C、E四点的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ECB,所以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A>E>C>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弧BD由白天进入黑夜,说明弧BD为昏线。
(3)前面分析已知图乙中①②③④依次为秋分、冬至、春分、夏至。我们知道,只有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所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序号是①③。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秋分、冬至、春分、夏至四个节气中与7月初最接近的是夏至,所以①②③④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④。
(4)图甲此时A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所以地方时为6时。根据前面分析,已知该日为冬至,北京昼最短夜最长,所以日出东南方,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33.(1) 秋分 平分或等长 东南
(2) 23°26′S 近日 南 北
(3)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
(4)66°34'N-90°N
本题以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的公转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1)
据图分析可知,B点为秋分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到南半球,因此日出东南方向。
(2)
结合分析可知,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逐渐接近1月初,近日点。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逐渐向赤道方向移动,即向北移动。
(3)
结合分析可知,地球公转从B到D过程中,地球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然后直射点再到赤道,先逐渐接近近日点,因此公转速度逐渐变快,后离近日点越来越远,接近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公转变慢。地球公转从A到C的过程中,中间经过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先变慢到最慢后逐渐变快。
(4)
根据分析可知,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即66°34'N-90°N的范围出现极昼现象。
34.(1)(20°N,45°W) 70°N
(2)C
(3)70°S及其以南地区
(4)西十区
(5)一种情况: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短;另一种情况: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长。
(6)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详解】
(1)图示越往北昼越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晨昏线与经线成20°夹角,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图中135°E经线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应为0点,据此推知直射点12点所在经线为45°W。 P点所在纬度位于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故判断P点纬度为70°N。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置越往北,昼长越长。据此图中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C。
(3)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故70°N以北出现极昼,而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4)图示135°E经线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应为0时,若A点的地方时为19点20分,则计算A点距离135°E时差为4小时40分,即经度差为70°,根据图示,A点、B点与135°E的经度差相同,都为70°,据此计算B点的经度为155°W,位于西十区。
(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但不能确定之后的运动方向。因此此日后分两种情况。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说明此日,地球公转应逐渐远离远日点(7月初),而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应将向南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若公转速度逐渐减慢,说明此日后地球公转应逐渐接近远日点(7月初),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应将向被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
(6)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自太阳直射点(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晨昏线分布与经度和纬度的基本关系;②掌握地方时差异和经度变化的关系;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基本规律;④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关系等内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